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論語》共讀,夏殷能征

【共讀內容】

3.09 子曰:『夏禮, 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禮, 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 則吾能征之矣。 』

【導讀學者】

鄒 峻:國家開放大學 副教授

賀希榮:中山大學哲學博士

賀希榮:

各位師友早上好, 很榮幸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八佾第九章[玫瑰][握手][抱拳]

關於此章, 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征的訓詁問題;二、孔子表達此章的時間和文化含意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 包鹹曰:征, 成也。 杞、宋, 二國名, 夏、殷之後。 夏、殷之禮, 吾能說之, 惜乎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 鄭曰:獻, 猶賢也。 我不以禮成之者, 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包、鄭均以“成”訓“征”, 其義且為皇侃、邢昺所用。 但自從朱熹論語集注以“證”訓“征”, 後世學者基本都以朱子之義為長。

劉寶楠論語正義:上焉者雖善無征, 無征不信, 不信民弗從。 注雲:“征, 或為證, 所謂征驗也。 ”此鄭存異本, 視征成之義為長。

程樹德論語集釋:按:包注:征, 成也。 邢疏:“征, 成。 釋詁文。 ”按今爾雅亦無此文。 以杞宋之君暗弱, 不足以成之訓征字殊晦, 未若集注之長。 經中征、證多通借也。

近人錢穆、楊伯峻亦並采集注義。

楊伯峻注釋括注引征朱《注》雲:"文, 典籍也;獻, 賢也。 "[微笑]

以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征, 無征不信, 不信民弗從。 故君子之道, 本諸身, 征諸庶民……”視之, 吾以集注之“征, 證也”確為義長。

關於第二個問題, 即孔子此章之語的文化背景及內在含意問題

在整部論語中, 孔子直接說“吾能”, 似僅此一見。 由此, 引人注意孔子作此表達的背景或者條件問題。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 周室微而禮樂廢, 詩書缺。 追跡三代之禮, 序書傳, 上紀唐虞之際, 下至秦繆, 編次其事。 曰:“夏禮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 殷禮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 足, 則吾能征之矣。 ”觀殷夏所損益, 曰:“後雖百世可知也, 以一文一質。 周監二代, 鬱鬱乎文哉。 吾從周。 ”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史遷以為本章蓋孔子序《書》、《傳》時所發。

劉寶楠:據漢志, 是夫子此言因修春秋而發, 春秋亦本周禮也。

愚意以為, 孔子是否序《書》、《傳》, 是否“修春秋”或“作春秋”, 後世多有疑者。 然論語中孔子與弟子、時人問答, 謙沖涵泳、導隱曲折之意具在, 似此直白而言“吾能”,

確為不類。 故認此為孔子記撰之文因而直陳其事, 非為對答也。 至於實指為序書傳或作春秋所發, 非吾所能知, 蓋闕之可也。

劉寶楠論語正義:正義曰:文, 謂典策;獻, 謂秉禮之賢士大夫。 子貢所謂賢者識大, 不賢者識小, 皆謂獻也。 禮, 中庸雲:子曰:吾學夏禮, 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 有宋存焉。 言只有宋存而文獻皆不足征也。 又禮運雲:“孔子曰:我欲觀夏道, 是故之杞, 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時焉。 我欲觀殷道, 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 ”夏時坤乾皆文之僅存者。 夫子學二代禮樂, 欲斟酌損益以為世制, 而文獻不足。 雖能言之, 究無征驗。 故不得以其說著之於篇, 而只就周禮之用於今者為之考定而存之。

孔子究於何種情形而發此章之語,

難以詳知。 然其意旨所歸, 或可探焉。 劉寶楠以為“夫子學二代禮樂, 欲斟酌損益以為世制”, 愚意以為近之。

清—李顒—反身錄:問:夏殷之亡久矣, 夫子何故致意其禮?曰:國可亡, 史不可亡。 況一代有一代之典章制度, 雖時異世殊, 非所以施於昭代, 而其大經之法, 豈可令其泯滅而失傳。 夏殷之禮, 夫子蓋于殘篇斷簡之中, 因流窮源, 由微知著, 能言其概, 蓋欲參考巨證, 筆之於書, 以存二代經世之典, 使後世議禮制度者有所考鏡折衷。 惜乎既無成籍可據, 又鮮老成典故者相質。 無征不信, 故不禁流連而三歎也。

徐複觀先生曾詳論“春秋是禮的世紀”, 蓋禮為人文之表徵, 文明之載體, 春秋是中華德禮文明在商周之際奠基之後的繁榮之時。

孔子年三十而以知禮名。 由孔子答子張“殷因于夏, 禮所損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 禮所損益, 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也。 ”及史記所載“後雖百世可知也, 以一文一質”推之, 孔子循禮而求道, 探百世之制, 此聖人之志。 故致意于夏殷之禮, 於孔子言, 正所謂“好古敏求”也。

孔子止曰“能言”, 蓋言當以實相對。 如太史公自序以孔子作春秋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 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此“言”與“行事”相對, 猶此章“言”與“征”相對, 故以集注“征, 證也”義長也。 然既不能“征”, 孔子猶發此“言”, 蓋惋惜遺憾之意也;而孔子于夏殷二代禮之義理知之明也可知也。

鄒峻:

@賀希榮 [強]

孔子有大家學養在身, 故有吾能之言教[微笑]

補充一個材料

禮記•孔子閒居

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達于禮樂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無,以橫于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矣。

所謂五至三無,可解為針對上一章與教子夏學詩道理的深化:

志之所志,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

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微笑]

如此,似可理解朱子釋文獻的良苦用心,即崇典而尚賢也。此當是為學習本章之關鍵處[微笑]

孔子何言吾能者也?

知石看來:

孔子乃聖人之後,早年受家學蒙養,深知祖上陰功必顯於自身,故有十五而志於學的宏願,光宗輝祖之遺風必出於孔子慎宗追遠之情懷,此亦為孔子創立君子養生學以裕後學的又一明證也[微笑]

美麗人生:

在整部論語中,孔子直接說“吾能”,似僅此一見。由此,引人注意孔子作此表達的背景或者條件問題。

孫福萬:

謝謝兩位老師的解讀!精彩!

我再補充下本人在《論語易解》中的解讀:

孔子對三代之禮都很重視,但夏禮、殷禮,孔子雖然大略都知道,卻無法得到印證,唯有周禮燦然完備(恐也難說完全得到印證),故其有“鬱鬱乎文哉!吾從周”之說(詳見3.10)。李澤厚由此發揮說:“孔子講的古禮,都無法印證。也許,正是這啟發康有為大講孔子‘托古改制’,來為自己變法維新作旗號?自我作古,原意難尋,中國早有此解釋學傳統。君不見,中國傳統正是通過不斷的注、疏、解、說而一再更新麼?董仲舒、朱熹、王陽明以及其他許多大儒小儒,不都是這樣做的麼?他們不必另張旗號,別作他說,‘不破不立’;而完全可以拭舊如新、推陳出新,這也就是‘轉化性的創造’;至今似仍可作為中國式的某種前進道路。

《周易》對“先王”以及上古禮制的讚美之詞是很多的,這和孔子在《論語》中的立意完全一致。比如觀卦《象》曰“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噬嗑卦《象》曰“先王以明罰敕法”,渙卦《象》曰“先王以享於帝立廟”等等。這裡的“先王”,有以為是商王者,有以為是周王者,有以概稱古代聖王者,但無論如何,其中的“托古”之意是很明顯的。當然,最著名的還是《繫辭下》講到的“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的章節,除了“包犧氏(伏羲氏)”,該章還提到了神農氏、黃帝、堯、舜等古代聖人,他們不僅“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而製作了八卦,而且教民耕種、“交易”和利用“舟楫之利”,“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以及安排喪葬和製作“書契”等——如果說連孔子關於夏禮、殷禮都不能獲得印證,那麼這些東西又是由何得知並得到印證的呢?在某種意義上,這恐怕也是一種“托古改制”或者“合理推論”罷了。

劉國慶:

我們現在把論語作為傳統文化,孔子那個時代把夏禮,殷禮作為傳統文化。發掘一下孔子如何對待傳統,對我們今天也許是有參照作用的。

我們注意到,孔子對傳統不盲從,要“征”或者說“證”。本章中,孔子要求傳統經過兩重檢驗:文、獻,即典章文物和優秀人物(賢人),換句話說,傳統(如夏禮和殷禮)要同時具有人證和物證,才能證明是真實的。

孔子這裡的人證,並不僅僅是“見證”,而是要優秀的人物在真實傳承。論語中有這樣一段: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正因為文武之道在人,孔子才能夠從人上學習。或者說,從同時代的優秀人物身上傳給孔子,孔子再繼續傳下去。

事實上就在問話者所在的衛國,就有一位有名的賢臣蘧伯玉。論語中記載: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

曰:“夫子何為?”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孔子在自己的國家-魯國中,甚至在他的同僚中,也有很優秀的人物。在論語中我們都熟悉了三桓,季孫、叔孫、孟孫,這三桓都與儒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的叔孫氏,猶其是魯國的名門,當時的叔孫婼和他的父親叔孫豹都是人品極佳,又思想深刻的人。

叔孫豹就是“三不朽”價值的首創者:

《左傳·襄二十四年》: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歲)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叔孫豹提倡三不朽的時候,孔子才出生三歲。叔孫豹是魯國的“外交部長”,他的言行,構成了孔子童年的生活背景。叔孫豹去世的時候,孔子已經十四歲了,已經到了青年期了。

在青年期,史書上記載孔子與叔孫豹的兒子叔孫婼同朝為官,共同經歷了昭公與季平子的內戰,而且都是站在昭公一邊:

前525年,郯國國君來魯國聘問,講說了鳥名為官號之事,叔孫婼接待,孔子一起參與這次接待。前517年,魯昭公在郈昭伯的慫恿下,討伐季平子,季平子被圍困在高臺上。孟懿子支持季平子,將郈昭伯斬殺于南門之西。叔孫婼想援救魯昭公,沒有成功,自禱其死,十月十一戊辰日,叔孫婼去世。

一位同僚因為沒有能夠成功地救援自己的主公,“自禱其死”而死,這對孔子會有多大的影響?

孔子在而立之年以前,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鄭國的名臣子產。左傳中記錄: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

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 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孔子能夠聽到子產的意見,還能發表評論,可見當時有一個言論交流網路,孔子身在其中。

子產去世的時候,孔子“出涕”:《左傳 昭公二十年》記載: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 “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 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這“古之遺愛”四個字,說明孔子不是把子產當成一個孤立的個人,而是當成那個偉大傳統的一個碩果僅存的代表。

在孔子壯年,為行道而周遊列國14年,其中10年在衛國,而在衛國期間9年就住在剛才談到“君子”蘧伯玉家,因此蘧伯玉的言行、思想對孔子肯定是有影響的。

孔子不僅僅在接受著先輩(叔孫豹,子產等)的影響,在和同輩(叔孫婼,蘧伯玉等)的交往中共同啟發和學習、實踐著“周禮”,他還在自身哺育後賢的經歷中勤於總結,快速地修正著自己。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通過前人流傳下的記載,證之以文物即人類的文化創造,在與優秀人物的交往中學習探討,並在自身應用的過程中快速總結、完善、修正,這就是我所體會到的孔子對傳統的態度:活的傳統。體現在活人身上,並為活人所修正發展的傳統,因而也是凝聚了整個民族生活和智慧的共業。

馬震宇:

以文載道,以行體道。

李偉東:

以文載道,文以載道,載道之文。不載道之文,是什麼文?

小閻:

馬震宇:

@李偉東 廣州 現在不“載”道的“文”很多呀。

李偉東:

@馬震宇

百分之九十的書不載道,我現在去書店,很難買到一本書...

馬震宇:

今天聽會“新型智慧城市發展論壇”。

談到“不能只要智慧不要城市,要發展創新”。

我想 談智慧不能只要技術創新不要“道”;

古講以文載道,現在應講以“資訊”載道,(流行的專業名稱是“資訊惠民”嘛)。

否則資訊無“道”,如何“推”(或傳承)先賢文明呢?

李偉東:

資訊無道,就是垃圾了

柴俊: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句詩出自《詩經.衛風.碩人》,是詩經中描繪美人的經典句子,但後一句“素以為絢兮”,三句相連則在詩經中沒有發現。而繪事後素有兩種解釋:

一是繪畫時先畫彩色,再用粉白線條勾勒。

二是先畫粉色後用五彩。

從女孩子化妝的過程來看,上粉底應該在前,畫畫時應該也是先選素潔的紙張,所以我在這裡用第二種解釋。而錢穆先生採用了第一種解釋,但本質是一樣的,從後文子夏和孔子的對話來看,這句話都是表示忠信的本質是禮的基礎,就像中國人眼中的美女都要有雪白細膩的皮膚一樣,雪白的皮膚能夠分外承托美女五官之美,而禮也要有忠信的本質來承托,一個不忠不信的人再講究禮,也只是顯得虛偽做作,讓人不相信禮。

從這段裡也可以看出孔門弟子讀詩經,必定要聯繫到對禮的理解。

這段話的解釋是: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還有素粉讓美貌更加絢麗,這三句詩該怎麼理解?”孔子說:“你看女子畫眉毛和唇線之前都要先打粉底。”子夏說:“那是不是說禮是在忠信的本質之後再講究的事情?”孔子說:“卜商(就是子夏)這下引開我的話頭了,像他這樣,就可以開始和他討論詩經了”。

吳小萌:

古文訓詁,今文大義,不同場合,斟酌用之…

在此用古文,會越詁越激動;而倩盼的比喻,分明就是在比喻“仁”與“禮”之間的關係…

比喻有恰當不恰當,也有明喻、暗喻、各種喻等等。此時訓詁要退場,微言大義要顯現…

所以,不去追究細節,孔子與其弟子所要表達的,就是“有了仁,禮才有用”這個大義。

如同“人而不仁如禮何”,沒有仁這個前提,禮又有什麼用呢?於是比喻,女人天生長的好看,化妝對她才更有用!

這裡的比喻,十分貼切嗎?未必,只是為了說明道理,而已,後人不能想得太歪了。

看了各位老師的解釋,對自己的理解,又堅定了很多。但是,我要說的是,用天生麗質比作是“仁”,並不是說天生就是“仁”。

禮,是約束,如果用化妝或裝飾來比喻約束,有點牽強,但前後邏輯正確,就是先有坯子,再有裝飾,先有仁,才有禮。

“克己復禮為仁”,可見,仁不是天然的,而是自我約束後的產物。醜女,不是“仁”,美女,才是“仁”。自然本身不是仁,自然中的和諧才是仁。如果比喻,那就是說,天生麗質的“倩盼”女人,才可比喻為仁,而這已經不是順手拿來的“純天然”,而是“純天然”中美好的成分!我覺得,這一點異常重要。

柴俊:

微笑比濃妝更迷人

吳小萌:

仁,已然有了努力的成分,不是人類的純天然的成分,人類的純天然中,還有不仁。

仁是自我約束,禮是外部約束。仁,不是人性,而是調節後的人性,是約束後的人性。

我覺得,這章中,孔子師徒,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仁與禮的先後關係。他們沒提及醜女,而只提及了美女,就是在潛意識中,認定了仁是美的,不是醜的。

至於比喻貼切不貼切,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美女微笑比醜女微笑更迷人…

適當裝扮了的美女,比天然美女,更吸引人!

湯兆寧:

沒有內心的美好或仁,再美的女人也不耐看,並且還會成為家庭的毒瘤。

前幾天看了講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的生平的“翠堤春曉”,一部黑白老片子。約翰和美麗的女歌唱家心有靈犀,互相激發靈感,使作曲家衝破當時社會的壓力,寫出一首首美妙的華爾滋曲子,兩人也暗生情愫。但是約翰的妻子,最終用其內心的美好,贏回了丈夫的心。

一個人種的是什麼就會收穫什麼。仁心收穫平安喜樂,不仁之心也許能滿足一時的物欲私欲,但最終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楊伯峻譯文】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這是他們的歷史檔和賢者不夠的緣故。若有足夠的檔和賢者,我就可以引來作證了。”

【注釋】[表情]杞——國名,夏禹的後代。周武王時候的故城卽今日河南的杞縣。其後因為國家弱小,依賴別國的力量來延長國命,屢經遷移。[表情]宋——國名,商湯的後代,故城在今日河南商邱縣南。國土最大的時候,有現在河南商邱以東,江蘇徐州以西之地。戰國時為齊、魏、楚三國所共滅。[表情]文獻——《論語》的“文獻”和今天所用的“文獻”一詞的概念有不同之處。《論語》的“文獻”包括歷代的歷史檔和當時的賢者兩項(朱注雲:“文,典籍也;獻,賢也。”)。今日“文獻”一詞只指歷史檔而言。

【論語正義】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包曰:“徵,成也。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夏、殷之禮,吾能說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鄭曰:“獻,猶賢也。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o正義曰:“文”,謂典策;獻,謂秉禮之賢士大夫。子貢所謂賢者識大,不賢者識小,皆謂獻也。《禮中庸》雲:“孔子曰:‘吾學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言祇有宋存,而文獻皆不足徵也。又《禮運》雲:“孔子曰:‘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夏時、坤乾,皆文之僅存者。夫子學二代禮樂,欲斟酌損益,以爲世制,而文獻不足,雖能言之,究無徵驗。故不得以其說箸之於篇,而祇就周禮之用於今者,爲之攷定而存之。《中庸》雲:“攷諸三王而不繆。”以周監二代,周禮存,則夏殷之禮可推而知,故通言攷也。又雲:“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注雲:“徵或爲證,所謂徵驗也。”此鄭存異本。視徵存之義爲長。民之所微,皆在文獻,故文獻不足,則不能徵之。《漢書藝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記言,或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天然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云云。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所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曆數,藉朝聘以定禮樂。”所《漢志》,是夫子此言,因修《春秋》而發,《春秋》燫本周禮也。戴氏望《論語注》雲:“王者存二王之後,杞、宋於周,皆得郊天,以天子禮樂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備其典章文物。周衰,杞爲徐、莒所脅,而亦於夷。宋三世內娶,皆非其國之故。孔子傷其不用賢,以致去禮,故言全優不足徵以歎之。”

o注:“徵成”至“之後”。

o正義曰:鄭注《中庸》雲:“徵,猶明也。吾能說夏禮,顧杞之君不足與明之也。”注《禮運》雲:“徵,成也。無賢君,不足與成也。”成、明同義。亦包此注意也。《史記 陳杞世家》:“杞東樓公者,夏後禹之苗裔也。周武五封之於杞,以奉夏後氏祀。”《宋世家》:“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紂之庶兄也。代殷後,奉其先祀,國於宋。”是杞、宋爲二國名,夏殷之後也。杞初遠走高飛即今開封府杞縣,後遷東國,與齊魯地近。宋都商丘,即今歸德府治商丘縣。

o注:“獻猶”至“故也”。

o正義曰:《爾雅釋言》:“獻,聖也。”郭注:“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書益稷》:“萬邦黎獻。”某氏傳:“獻,賢也。”此注雲:“猶賢”者,據此《說文》,“獻”本“宗廟大名羹獻”,與“賢”義絕遠,注以“獻”爲“儀”之叚借,故曰“猶賢”。《爾雅釋詁》:“儀,善也。”《詩文王》“宜昭義問”,毛傳:“義,善也。”“義”、“儀”字同。《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伏生傳作“民儀”。《周官司尊彜注》“獻”讀爲“犧”,又讀爲“儀”,皆“獻”、“儀”通用之證。此段氏《玉裁》說,見《尚書撰異》。鄭以“獻”指杞宋之君。《禮運注》雲:“謂無賢君也。”又《中庸注》雲“君雖善,善無明徵,則其善不信也。”言君雖善無明徵,即是文獻不足,《禮注》與此注相發。

【論語注疏】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包曰:「徵,成也。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夏、殷之禮,吾能說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鄭曰:「獻,猶賢也。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疏】「子曰」至「徵之矣」。o正義曰:此章言夏、商之後不能行先王之禮也。「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言之,宋不足徵也」者,徵,成也。杞、宋二國,言夏、殷之後也。孔子言,夏、殷之禮,吾能說之,但以杞、宋之君闇弱,不足以成之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者,此又言不足徵之意。獻,賢也。孔子言,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o注「包曰」至「成也」。o正義曰:「徵,成」,《釋詁》文。雲「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者,《樂記》雲:「武王克殷,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是也。

【論語集注】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杞,夏之後。宋,殷之後。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言二代之禮,我能言之,而二國不足取以為證,以其文獻不足故也。文獻若足,則我能取之,以證君言矣。

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達于禮樂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無,以橫于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矣。

所謂五至三無,可解為針對上一章與教子夏學詩道理的深化:

志之所志,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

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微笑]

如此,似可理解朱子釋文獻的良苦用心,即崇典而尚賢也。此當是為學習本章之關鍵處[微笑]

孔子何言吾能者也?

知石看來:

孔子乃聖人之後,早年受家學蒙養,深知祖上陰功必顯於自身,故有十五而志於學的宏願,光宗輝祖之遺風必出於孔子慎宗追遠之情懷,此亦為孔子創立君子養生學以裕後學的又一明證也[微笑]

美麗人生:

在整部論語中,孔子直接說“吾能”,似僅此一見。由此,引人注意孔子作此表達的背景或者條件問題。

孫福萬:

謝謝兩位老師的解讀!精彩!

我再補充下本人在《論語易解》中的解讀:

孔子對三代之禮都很重視,但夏禮、殷禮,孔子雖然大略都知道,卻無法得到印證,唯有周禮燦然完備(恐也難說完全得到印證),故其有“鬱鬱乎文哉!吾從周”之說(詳見3.10)。李澤厚由此發揮說:“孔子講的古禮,都無法印證。也許,正是這啟發康有為大講孔子‘托古改制’,來為自己變法維新作旗號?自我作古,原意難尋,中國早有此解釋學傳統。君不見,中國傳統正是通過不斷的注、疏、解、說而一再更新麼?董仲舒、朱熹、王陽明以及其他許多大儒小儒,不都是這樣做的麼?他們不必另張旗號,別作他說,‘不破不立’;而完全可以拭舊如新、推陳出新,這也就是‘轉化性的創造’;至今似仍可作為中國式的某種前進道路。

《周易》對“先王”以及上古禮制的讚美之詞是很多的,這和孔子在《論語》中的立意完全一致。比如觀卦《象》曰“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噬嗑卦《象》曰“先王以明罰敕法”,渙卦《象》曰“先王以享於帝立廟”等等。這裡的“先王”,有以為是商王者,有以為是周王者,有以概稱古代聖王者,但無論如何,其中的“托古”之意是很明顯的。當然,最著名的還是《繫辭下》講到的“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的章節,除了“包犧氏(伏羲氏)”,該章還提到了神農氏、黃帝、堯、舜等古代聖人,他們不僅“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而製作了八卦,而且教民耕種、“交易”和利用“舟楫之利”,“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以及安排喪葬和製作“書契”等——如果說連孔子關於夏禮、殷禮都不能獲得印證,那麼這些東西又是由何得知並得到印證的呢?在某種意義上,這恐怕也是一種“托古改制”或者“合理推論”罷了。

劉國慶:

我們現在把論語作為傳統文化,孔子那個時代把夏禮,殷禮作為傳統文化。發掘一下孔子如何對待傳統,對我們今天也許是有參照作用的。

我們注意到,孔子對傳統不盲從,要“征”或者說“證”。本章中,孔子要求傳統經過兩重檢驗:文、獻,即典章文物和優秀人物(賢人),換句話說,傳統(如夏禮和殷禮)要同時具有人證和物證,才能證明是真實的。

孔子這裡的人證,並不僅僅是“見證”,而是要優秀的人物在真實傳承。論語中有這樣一段: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正因為文武之道在人,孔子才能夠從人上學習。或者說,從同時代的優秀人物身上傳給孔子,孔子再繼續傳下去。

事實上就在問話者所在的衛國,就有一位有名的賢臣蘧伯玉。論語中記載: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

曰:“夫子何為?”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孔子在自己的國家-魯國中,甚至在他的同僚中,也有很優秀的人物。在論語中我們都熟悉了三桓,季孫、叔孫、孟孫,這三桓都與儒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的叔孫氏,猶其是魯國的名門,當時的叔孫婼和他的父親叔孫豹都是人品極佳,又思想深刻的人。

叔孫豹就是“三不朽”價值的首創者:

《左傳·襄二十四年》: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歲)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叔孫豹提倡三不朽的時候,孔子才出生三歲。叔孫豹是魯國的“外交部長”,他的言行,構成了孔子童年的生活背景。叔孫豹去世的時候,孔子已經十四歲了,已經到了青年期了。

在青年期,史書上記載孔子與叔孫豹的兒子叔孫婼同朝為官,共同經歷了昭公與季平子的內戰,而且都是站在昭公一邊:

前525年,郯國國君來魯國聘問,講說了鳥名為官號之事,叔孫婼接待,孔子一起參與這次接待。前517年,魯昭公在郈昭伯的慫恿下,討伐季平子,季平子被圍困在高臺上。孟懿子支持季平子,將郈昭伯斬殺于南門之西。叔孫婼想援救魯昭公,沒有成功,自禱其死,十月十一戊辰日,叔孫婼去世。

一位同僚因為沒有能夠成功地救援自己的主公,“自禱其死”而死,這對孔子會有多大的影響?

孔子在而立之年以前,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鄭國的名臣子產。左傳中記錄: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

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 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孔子能夠聽到子產的意見,還能發表評論,可見當時有一個言論交流網路,孔子身在其中。

子產去世的時候,孔子“出涕”:《左傳 昭公二十年》記載: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 “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 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這“古之遺愛”四個字,說明孔子不是把子產當成一個孤立的個人,而是當成那個偉大傳統的一個碩果僅存的代表。

在孔子壯年,為行道而周遊列國14年,其中10年在衛國,而在衛國期間9年就住在剛才談到“君子”蘧伯玉家,因此蘧伯玉的言行、思想對孔子肯定是有影響的。

孔子不僅僅在接受著先輩(叔孫豹,子產等)的影響,在和同輩(叔孫婼,蘧伯玉等)的交往中共同啟發和學習、實踐著“周禮”,他還在自身哺育後賢的經歷中勤於總結,快速地修正著自己。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通過前人流傳下的記載,證之以文物即人類的文化創造,在與優秀人物的交往中學習探討,並在自身應用的過程中快速總結、完善、修正,這就是我所體會到的孔子對傳統的態度:活的傳統。體現在活人身上,並為活人所修正發展的傳統,因而也是凝聚了整個民族生活和智慧的共業。

馬震宇:

以文載道,以行體道。

李偉東:

以文載道,文以載道,載道之文。不載道之文,是什麼文?

小閻:

馬震宇:

@李偉東 廣州 現在不“載”道的“文”很多呀。

李偉東:

@馬震宇

百分之九十的書不載道,我現在去書店,很難買到一本書...

馬震宇:

今天聽會“新型智慧城市發展論壇”。

談到“不能只要智慧不要城市,要發展創新”。

我想 談智慧不能只要技術創新不要“道”;

古講以文載道,現在應講以“資訊”載道,(流行的專業名稱是“資訊惠民”嘛)。

否則資訊無“道”,如何“推”(或傳承)先賢文明呢?

李偉東:

資訊無道,就是垃圾了

柴俊: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句詩出自《詩經.衛風.碩人》,是詩經中描繪美人的經典句子,但後一句“素以為絢兮”,三句相連則在詩經中沒有發現。而繪事後素有兩種解釋:

一是繪畫時先畫彩色,再用粉白線條勾勒。

二是先畫粉色後用五彩。

從女孩子化妝的過程來看,上粉底應該在前,畫畫時應該也是先選素潔的紙張,所以我在這裡用第二種解釋。而錢穆先生採用了第一種解釋,但本質是一樣的,從後文子夏和孔子的對話來看,這句話都是表示忠信的本質是禮的基礎,就像中國人眼中的美女都要有雪白細膩的皮膚一樣,雪白的皮膚能夠分外承托美女五官之美,而禮也要有忠信的本質來承托,一個不忠不信的人再講究禮,也只是顯得虛偽做作,讓人不相信禮。

從這段裡也可以看出孔門弟子讀詩經,必定要聯繫到對禮的理解。

這段話的解釋是: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還有素粉讓美貌更加絢麗,這三句詩該怎麼理解?”孔子說:“你看女子畫眉毛和唇線之前都要先打粉底。”子夏說:“那是不是說禮是在忠信的本質之後再講究的事情?”孔子說:“卜商(就是子夏)這下引開我的話頭了,像他這樣,就可以開始和他討論詩經了”。

吳小萌:

古文訓詁,今文大義,不同場合,斟酌用之…

在此用古文,會越詁越激動;而倩盼的比喻,分明就是在比喻“仁”與“禮”之間的關係…

比喻有恰當不恰當,也有明喻、暗喻、各種喻等等。此時訓詁要退場,微言大義要顯現…

所以,不去追究細節,孔子與其弟子所要表達的,就是“有了仁,禮才有用”這個大義。

如同“人而不仁如禮何”,沒有仁這個前提,禮又有什麼用呢?於是比喻,女人天生長的好看,化妝對她才更有用!

這裡的比喻,十分貼切嗎?未必,只是為了說明道理,而已,後人不能想得太歪了。

看了各位老師的解釋,對自己的理解,又堅定了很多。但是,我要說的是,用天生麗質比作是“仁”,並不是說天生就是“仁”。

禮,是約束,如果用化妝或裝飾來比喻約束,有點牽強,但前後邏輯正確,就是先有坯子,再有裝飾,先有仁,才有禮。

“克己復禮為仁”,可見,仁不是天然的,而是自我約束後的產物。醜女,不是“仁”,美女,才是“仁”。自然本身不是仁,自然中的和諧才是仁。如果比喻,那就是說,天生麗質的“倩盼”女人,才可比喻為仁,而這已經不是順手拿來的“純天然”,而是“純天然”中美好的成分!我覺得,這一點異常重要。

柴俊:

微笑比濃妝更迷人

吳小萌:

仁,已然有了努力的成分,不是人類的純天然的成分,人類的純天然中,還有不仁。

仁是自我約束,禮是外部約束。仁,不是人性,而是調節後的人性,是約束後的人性。

我覺得,這章中,孔子師徒,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仁與禮的先後關係。他們沒提及醜女,而只提及了美女,就是在潛意識中,認定了仁是美的,不是醜的。

至於比喻貼切不貼切,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美女微笑比醜女微笑更迷人…

適當裝扮了的美女,比天然美女,更吸引人!

湯兆寧:

沒有內心的美好或仁,再美的女人也不耐看,並且還會成為家庭的毒瘤。

前幾天看了講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的生平的“翠堤春曉”,一部黑白老片子。約翰和美麗的女歌唱家心有靈犀,互相激發靈感,使作曲家衝破當時社會的壓力,寫出一首首美妙的華爾滋曲子,兩人也暗生情愫。但是約翰的妻子,最終用其內心的美好,贏回了丈夫的心。

一個人種的是什麼就會收穫什麼。仁心收穫平安喜樂,不仁之心也許能滿足一時的物欲私欲,但最終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

資料編纂:【論語滙】志願者

【楊伯峻譯文】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這是他們的歷史檔和賢者不夠的緣故。若有足夠的檔和賢者,我就可以引來作證了。”

【注釋】[表情]杞——國名,夏禹的後代。周武王時候的故城卽今日河南的杞縣。其後因為國家弱小,依賴別國的力量來延長國命,屢經遷移。[表情]宋——國名,商湯的後代,故城在今日河南商邱縣南。國土最大的時候,有現在河南商邱以東,江蘇徐州以西之地。戰國時為齊、魏、楚三國所共滅。[表情]文獻——《論語》的“文獻”和今天所用的“文獻”一詞的概念有不同之處。《論語》的“文獻”包括歷代的歷史檔和當時的賢者兩項(朱注雲:“文,典籍也;獻,賢也。”)。今日“文獻”一詞只指歷史檔而言。

【論語正義】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包曰:“徵,成也。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夏、殷之禮,吾能說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鄭曰:“獻,猶賢也。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o正義曰:“文”,謂典策;獻,謂秉禮之賢士大夫。子貢所謂賢者識大,不賢者識小,皆謂獻也。《禮中庸》雲:“孔子曰:‘吾學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言祇有宋存,而文獻皆不足徵也。又《禮運》雲:“孔子曰:‘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夏時、坤乾,皆文之僅存者。夫子學二代禮樂,欲斟酌損益,以爲世制,而文獻不足,雖能言之,究無徵驗。故不得以其說箸之於篇,而祇就周禮之用於今者,爲之攷定而存之。《中庸》雲:“攷諸三王而不繆。”以周監二代,周禮存,則夏殷之禮可推而知,故通言攷也。又雲:“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注雲:“徵或爲證,所謂徵驗也。”此鄭存異本。視徵存之義爲長。民之所微,皆在文獻,故文獻不足,則不能徵之。《漢書藝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記言,或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天然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云云。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所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曆數,藉朝聘以定禮樂。”所《漢志》,是夫子此言,因修《春秋》而發,《春秋》燫本周禮也。戴氏望《論語注》雲:“王者存二王之後,杞、宋於周,皆得郊天,以天子禮樂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備其典章文物。周衰,杞爲徐、莒所脅,而亦於夷。宋三世內娶,皆非其國之故。孔子傷其不用賢,以致去禮,故言全優不足徵以歎之。”

o注:“徵成”至“之後”。

o正義曰:鄭注《中庸》雲:“徵,猶明也。吾能說夏禮,顧杞之君不足與明之也。”注《禮運》雲:“徵,成也。無賢君,不足與成也。”成、明同義。亦包此注意也。《史記 陳杞世家》:“杞東樓公者,夏後禹之苗裔也。周武五封之於杞,以奉夏後氏祀。”《宋世家》:“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紂之庶兄也。代殷後,奉其先祀,國於宋。”是杞、宋爲二國名,夏殷之後也。杞初遠走高飛即今開封府杞縣,後遷東國,與齊魯地近。宋都商丘,即今歸德府治商丘縣。

o注:“獻猶”至“故也”。

o正義曰:《爾雅釋言》:“獻,聖也。”郭注:“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書益稷》:“萬邦黎獻。”某氏傳:“獻,賢也。”此注雲:“猶賢”者,據此《說文》,“獻”本“宗廟大名羹獻”,與“賢”義絕遠,注以“獻”爲“儀”之叚借,故曰“猶賢”。《爾雅釋詁》:“儀,善也。”《詩文王》“宜昭義問”,毛傳:“義,善也。”“義”、“儀”字同。《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伏生傳作“民儀”。《周官司尊彜注》“獻”讀爲“犧”,又讀爲“儀”,皆“獻”、“儀”通用之證。此段氏《玉裁》說,見《尚書撰異》。鄭以“獻”指杞宋之君。《禮運注》雲:“謂無賢君也。”又《中庸注》雲“君雖善,善無明徵,則其善不信也。”言君雖善無明徵,即是文獻不足,《禮注》與此注相發。

【論語注疏】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包曰:「徵,成也。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夏、殷之禮,吾能說之,杞、宋之君不足以成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鄭曰:「獻,猶賢也。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疏】「子曰」至「徵之矣」。o正義曰:此章言夏、商之後不能行先王之禮也。「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言之,宋不足徵也」者,徵,成也。杞、宋二國,言夏、殷之後也。孔子言,夏、殷之禮,吾能說之,但以杞、宋之君闇弱,不足以成之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者,此又言不足徵之意。獻,賢也。孔子言,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o注「包曰」至「成也」。o正義曰:「徵,成」,《釋詁》文。雲「杞、宋二國名,夏、殷之後」者,《樂記》雲:「武王克殷,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是也。

【論語集注】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杞,夏之後。宋,殷之後。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言二代之禮,我能言之,而二國不足取以為證,以其文獻不足故也。文獻若足,則我能取之,以證君言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