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想瞭解黃茶?從君山銀針開始

在六大茶類當中, 有一類黃茶, 這是六大茶類中可謂品種最少、產量最低、知名度也最小的一類茶。

由於黃茶工藝的複雜性, 願意做黃茶、堅持做黃茶的人越來越少,

因此也造成了世人對黃茶越來越陌生, 甚至有一些誤解。

我國的黃茶中,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可以說是君山銀針。 君山茶在唐代就已經有名, 在清朝時更是被列為貢茶。 1956年8月, 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 君山銀針榮獲金質獎章。

目錄

1|君山銀針是怎樣一種茶?

2|洞庭湖、洞庭山, 你分得清嗎?

3|好山好水成就了君山銀針。

4|黃茶和綠茶的區別在哪裡?

1|君山銀針是怎樣一種茶?

君山銀針, 屬於黃茶類。 產自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 採用全芽頭製作而成, 形細如針, 嫩而多毫, 泛著銀光。

其成品茶芽頭茁壯, 長短大小均勻, 茶芽內面呈金黃色, 外層白毫細密, 金色與白毫交相輝映, 所以又雅稱“金鑲玉”。

君山銀針香氣清高,

味醇甘爽, 湯色呈現黃色, 葉底肥厚勻亮, 也呈黃色, 符合黃茶“黃湯黃葉”的特點。

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 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 隨後緩緩降落, 忽升忽降, 蔚成趣觀, 故君山銀針有“三落三起”之稱。 最後豎沉於杯底,

如刀槍林立, 似群筍破土, 芽光水色, 渾然一體, 堆綠疊翠, 妙趣橫生, 歷來傳為美談。

2|洞庭湖、洞庭山, 你分得清嗎?

說到洞庭, 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江蘇洞庭碧螺春, 洞庭, 到底是湖是山?想想都要暈了。

君山銀針產自君山, 君山是湖南岳陽洞庭湖裡的一座島嶼, 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 洞庭湖這個地方, 是湖南湖北的交界處。

碧螺春產自洞庭山, 洞庭山是位於蘇州西南的太湖中的兩座小島, 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稱。

杯小茶來給你們理一理思緒, 不同的省、不同的湖、不同的山、不同的茶:

湖南-洞庭湖-君山-君山銀針

江蘇-太湖-洞庭山-碧螺春

3|好山好水成就了君山銀針。

茶, 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

我們常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好山好水出好茶, 其實想表達的就是, 生態環境好, 對茶來說真的很重要。 只有茶的“底子”是好的, 才可能通過制茶人的技術成全它完整的生命。

君山島上多為砂質土壤, 疏鬆而肥沃。 全年氣候溫和, 空氣非常濕潤。 春夏季湖水蒸發, 雲霧彌漫,

島上樹木叢生, 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 山地遍佈茶園。

這樣好的水圍繞著這樣好的山, 形成了絕佳的小氣候。 君山島四面環水, 無高山深谷, 太陽從早到晚照射全島, 陽光中含有較多的紅光和黃光, 晝夜濕差較小, 而地面晝夜溫差大, 這種小氣候特別有利於茶樹生長。

4|黃茶和綠茶的區別在哪裡?

黃茶不管是外觀還是滋味都跟綠茶有點類似,綠茶製作增加一道悶黃的工序,就變成了黃茶。

就像我們炒青菜一樣,要炒出綠油油的菜,是不能蓋鍋蓋的,如果蓋上悶了一會,菜葉就會發黃,味道也會不太一樣。

黃茶的主要製作工序是:鮮葉-殺青-揉撚-悶黃-乾燥。

其中的悶黃,分為幹悶和濕悶。是指在茶葉殺青揉撚後,或者是乾燥過程中,堆積在一起,有的會用布蓋住讓茶葉慢慢升溫。利用濕熱的作用,讓黃茶產生輕微的發酵,這是形成黃茶“黃湯黃葉”的關鍵性步驟。

黃茶和綠茶主要有幾點區別:

綠茶“清湯綠葉”,黃茶“黃湯黃葉”,這裡的湯是指茶湯,葉是指沖泡之後的葉底。

綠茶的刺激性稍強,而黃茶滋味比綠茶醇和,不苦不澀。

綠茶清香,黃茶香氣比綠茶濃郁、持久。

圖文轉載:茶的故事

4|黃茶和綠茶的區別在哪裡?

黃茶不管是外觀還是滋味都跟綠茶有點類似,綠茶製作增加一道悶黃的工序,就變成了黃茶。

就像我們炒青菜一樣,要炒出綠油油的菜,是不能蓋鍋蓋的,如果蓋上悶了一會,菜葉就會發黃,味道也會不太一樣。

黃茶的主要製作工序是:鮮葉-殺青-揉撚-悶黃-乾燥。

其中的悶黃,分為幹悶和濕悶。是指在茶葉殺青揉撚後,或者是乾燥過程中,堆積在一起,有的會用布蓋住讓茶葉慢慢升溫。利用濕熱的作用,讓黃茶產生輕微的發酵,這是形成黃茶“黃湯黃葉”的關鍵性步驟。

黃茶和綠茶主要有幾點區別:

綠茶“清湯綠葉”,黃茶“黃湯黃葉”,這裡的湯是指茶湯,葉是指沖泡之後的葉底。

綠茶的刺激性稍強,而黃茶滋味比綠茶醇和,不苦不澀。

綠茶清香,黃茶香氣比綠茶濃郁、持久。

圖文轉載:茶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