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爾王》排給孩子看的莎士比亞

北京晨報訊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流傳400多年, 但這部戲排給孩子看卻是不太多見, 日前中國兒藝的七位男演員在假日經典小劇場呈現了這部戲,

以原汁原味的“莎劇”臺詞, 英國民歌式的遊吟唱段, 誇張精緻的人物造型等舞臺點滴, 傳遞出兒童劇絕非兒戲, 讓這部兒童劇看起來有藝術深度、有文學追求。

兒童劇《李爾王》導演張顏認為:“名著不分年齡, 差別只在於表達方式。 ”為了引領孩子瞭解經典, 每場演出開場前都增設“演前導賞”環節, 導演張顏從莎士比亞生平、《李爾王》的故事情節、創作背景、改編版本傳達的主旨等多方面為觀眾進行導賞。 為了既要表現“莎劇”的傳統風格, 又要富有“童趣”, 全劇選擇了娓娓道來的方式, 七位元男演員在舞臺上換上代表他們身份的服裝, 開始演繹這個悲傷的故事。 在戲裡, 他們是李爾、是三個女兒、是弄人、是忠臣;在戲外,

他們手持豎笛、吉他、手風琴, 用古老的英格蘭曲調, 帶領觀眾走向故事的深處, 但卻淡化了邪惡與死亡。 劇中最特別的是三位公主都是由男演員扮演。 除了“反串”, 奧本尼公爵、康華爾公爵、法蘭西王則分別由“偶”來出演。 這種類似“遊戲式”的表現形式, 更容易讓孩子對角色有清晰的認識。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說:“我們選擇莎士比亞, 是因為莎翁筆下的世間百態, 精美絕倫的臺詞, 充滿哲理的警句格言, 是留給世界最寶貴的財富;我們選擇《李爾王》, 是因為作品中宣揚的孝義、誠實與善良, 這些是應該讓孩子們懂得的。 我們希望為孩子打開一扇窗, 這扇窗裡, 既有明媚春光, 也有淒風苦雨。 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 他們終究要經風雨,

見世面。 ”

劉典/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