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讓金融“接地氣” 中國力推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王恩博)在中國, 以往被認為“嫌貧愛富”的金融如今正變得越來越“接地氣”。

“普惠金融事關發展和公平, 有利於促進創業創新和就業。 ”3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聚焦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提升服務能力。 會議指出, 此舉可以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 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援, 防止脫實向虛。

“普惠金融是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 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服務。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告訴中新社記者, 它致力於讓所有企業和家庭都有平等獲得金融的權利, 金融機構也可以向市場所有群體, 尤其是弱勢群體提供金融服務。

然而, 中國當前的金融服務體系還難稱普惠。 一方面, 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仍有巨大金融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 多樣化金融需求與相對單一的金融供給間矛盾突出;另一方面, 普惠金融服務物件情況複雜, 風險程度差異較大, 金融機構的信貸資本管理、風險容忍度、考評機制等管理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這種情況下, 針對普惠金融的“事業部改革”應運而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 這一改革的核心便在於完善體制, 設立專門人員和資源處理普惠金融業務, 並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

事實上, 中國在此方面已有所實踐。 2008年以來, 中國農業銀行持續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亦於2016年9月建立三農金融事業部, 截至去年末該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28萬億元人民幣, 服務農戶近1000萬人。

郵儲銀行副行長、三農金融事業部總裁邵智寶分析說, 此舉使得金融服務“三農”更高效、更快捷。 例如, 該行在三農金融事業部內建立了一套垂直的“三農”貸款審查審批體系, 並在有條件的地區適度下沉審查審批許可權至縣域機構, 從而使貸款審批效率更高、放款更快,

更貼近“三農”業務特性。

對於普惠金融事業部建設的日程表, 官方此次明確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 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 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 採取專門的信貸評審、風險管理、資源保障、績效考核等機制, 下放信貸審批許可權, 實行專業化經營管理。

目前, 中國各大銀行已紛紛著手開始進行“事業部改革”。 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已先後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中國銀行則將以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為基礎整合業務, 儘快完成相關工作。

在政策支持方面, 會議明確, 將發揮財政擔保體系對發展普惠金融的支援作用, 合理提高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業務不良貸款容忍度,

對普惠金融業務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在貨幣信貸政策方面給予一定激勵, 支援商業銀行完善服務網路。

“要發揮政府的作用, 但也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此, 王擎提醒, 就普惠金融而言, 政府應建平臺、優環境、強監管、造聲勢、促創新, 更多在加強保障和完善制度上下功夫, 儘量較少直接介入金融交易活動, 尤其謹慎使用擔保和補貼等手段。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