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濟公化身弘一大師 游本昌:心存一盞藝術明燈

5月2日晚, 話劇《最後之勝利》在河北會堂上演, 著名表演藝術家游本昌身著僧衣, 腳穿芒鞋, 清瘦的面龐上有著無限慈憫, 炯炯的眼神中透著不屈、睿智和達觀——5月2日和3日,

因飾演濟公而家喻戶曉的著名表演藝術家、84歲高齡的遊本昌, 在省會河北會堂傾情演出話劇《最後之勝利》。 首場演出結束後, 遊本昌接受了記者採訪。

機緣 79個配角後,

迎來一個主角“濟公”

也許是遊本昌飾演的濟公形象太過深入人心, 無論走到哪裡, 他都會被貼上“濟公”的標籤。 一提到濟公, 他就笑了, 笑時眼神狡黠, 活脫脫濟公再世, “知道嗎?那是我的第80個角色。 ”

那是1985年, 已52歲的遊本昌出演了演藝生涯中第一個重量級的主角兒濟公。 此前, 他已經演了79個配角, 多是跑龍套。 儘管自認不是主角兒的料, 但他依然對每一個角色都傾注大量心血, 盡力做到最好, 演藝事業卻始終不溫不火。 然而多年積澱終究沒有白費,

飾演濟公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轉機, 令他一夜成名, 火遍全國。

電視連續劇《濟公》大獲成功之後, 很多人找遊本昌拍戲。 但他對劇本有著極高的要求, 劇本不好就直接拒絕, 結果得罪很多人。 “我的要求並不高, 我得對得起演員這個職業, 不能胡亂接角色。 ”遊本昌說, 自己一輩子有一個讓人銘記的形象就知足了。 就這樣, 他又閑了很多年, 不曾想機緣再次降臨。

在一次聚會上, 有一位導演突然提出想邀請他在一部話劇中飾演弘一大師李叔同。 “我當時的心情很複雜。 弘一大師一生傳奇, 令人高山仰止。 我能演好弘一大師嗎?”在朋友們的勸說下, 生性灑脫的遊本昌決定試一試, 看看“鞋兒破, 帽兒破”的濟公, 能否化身為“長亭外,

古道邊”的高僧弘一大師。

執著 為了拍戲, 賣房籌款

然而, 遊本昌沒有想到, 出演弘一大師之路會如此艱辛。

2010年, 該話劇因無法走商業化模式, 導演決定退出, 沉浸在戲中的遊本昌傻了眼。 因不願這部耗費心血的劇中途擱置, 一貫隨緣的遊本昌執念發作, 狠心賣房籌款, 買下版權, 定名為《最後之勝利》。 “要麼不做, 要做就堅持到底, 我就是要讓這部話劇走上舞臺。 ”遊本昌擲地有聲地說。

不被看好, 沒有贊助。 此外, 遊本昌還得自己負擔全部經費, 組織演員班子、租劇場、出勞務費……不僅如此, 遊本昌還動員全家上陣, 女兒擔任編劇, 妻子擔任監製。 經過夜以繼日地排練和改編, 這部劇終於得以在上海演出三場。

三場演出產生轟動,

好評如潮。 之後, 話劇《最後之勝利》榮獲2011年第二屆全國戲劇文化大獎, 而且邀約不斷。 “從一年3場到一年超過20場, 並且走出國門, 在新加坡、義大利、加拿大等地演出……古人說天道酬勤, 此言不虛。 ”遊本昌說。

藝境 擇一事而終一生,

對藝術精益求精

燈光幽暗, 佈景極簡, 清淨恬淡中暗流洶湧, 卻又自始至終透著一股豁達自如——這是話劇《最後之勝利》獨特的藝術美感, 也正是在這種意境中, 遊本昌以收放自如的表演成功塑造了弘一大師的形象, 生動詮釋了一代高僧的愛國情懷。

“演員就是要敢於挑戰, 敢於出演不同性格的角色。 ”遊本昌說, 人們一直拿他當一個喜劇演員, 但他從來沒有局限於此。 他認為, 自己是一個性格演員,

“演不同的角色, 得有不同的樣子。 濟公外表有點放浪形骸, 但內心是善而正的, 弘一大師則是沉潛心胸, 睿智自然。 這兩個角色有一個相同點, 都有一顆禪心, 一顆大愛慈悲之心。 ”

“角色沒有輕重之分, 關鍵看你有沒有用心揣摩。 ”遊本昌說, 自己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而他們那一屆中, 以表演作為事業的, 全班只有他一個人, 因為他是真心喜歡表演。 近幾年, 他出演了電影《刀見笑》中的隱退刀匠, 電影《劍雨》裡的高僧, 塑造了不同性格的角色形象。 為了演得傳神精彩, 他甚至為了《劍雨》中角色的幾句臺詞, 而精研《金剛經》兩個月。

“一個演喜劇的演員, 最後能演好一出盪氣迴腸的正劇乃至悲劇, 是我的願望。 ”游本昌告訴記者, 俄羅斯莫斯科小劇院有一個著名的喜劇演員伊林斯基, 演了一輩子喜劇,83歲時演了一齣悲劇《托爾斯泰之死》,獲得大獎,令他很羡慕。他坦言表演這條路不易走,但別怕寂寞,要守得住冷清,“擇一事而終一生,心中得有一盞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明燈,甭管颳風、下雨,心中始終陽光,始終坦然面對。”

演了一輩子喜劇,83歲時演了一齣悲劇《托爾斯泰之死》,獲得大獎,令他很羡慕。他坦言表演這條路不易走,但別怕寂寞,要守得住冷清,“擇一事而終一生,心中得有一盞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明燈,甭管颳風、下雨,心中始終陽光,始終坦然面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