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暴風馮鑫單月質押5次股份,要做下一個賈躍亭?

藍鯨TMT 劉敏娟

近日來, 隨著樂視及其各子版塊資金鏈危機日益放大, 公司實際控制人賈躍亭頻繁質押股份“補血”、面臨平倉危機的消息甚囂塵上,

再次將樂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身為曾經叱吒A股的“妖股”, 暴風集團也曾是樂視的崇拜者, 在“樂視生態”大行其道之時推出“暴風生態聯邦”模式。 如今, 暴風集團董事長兼CEO馮鑫似乎仍無法控制自己模仿賈躍亭的步伐, 尤其在股份質押方面簡直學到了極致。

無論是基於公司層面的生態打法, 還是基於個人層面解決資金問題的手段, 馮鑫好像都被打上了賈躍亭的“烙印”。 這不禁讓人猜想, 馮鑫這是要做下一個賈躍亭的節奏嗎?

平均每週一次股份質押, 馮鑫質押比例近七成

賈躍亭和資金, 早已成為樂視最為核心的關鍵字;而股份質押作為上市公司常用的籌資方式, 又與賈躍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自樂視網2010年上市以來, 包括賈躍亭在內的樂視高管就頻繁地通過質押股份來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只是, 在頻繁施展這一財技之後, 當前賈躍亭已面臨幾乎所有股份都被質押的窘境。

根據樂視網披露的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 共持有5.12億股樂視網股份的賈躍亭, 已將4.97億股股份進行了質押, 占其持股數的97.2%, 遠遠高於去年底不到90%的質押比例。

反觀馮鑫, 似乎也正在質押股份這條路上蒙眼狂奔。 據藍鯨TMT梳理, 今年以來, 馮鑫已累計進行6次股份質押, 而其中就有5次股份質押行為集中在四月份。 換言之, 今年4月, 馮鑫平均每週都會進行一次股份質押。

在質押比例方面, 截至目前, 馮鑫持有暴風集團約5860萬股股份, 占公司總股本的的21.18%;馮鑫個人已累計質押股份4006萬股,

占其持股數的68.36%, 占公司總股本的14.48%。

頻繁質押股份背後, 凸顯暴風資金困局

從股份質押的本質來看, 它屬於一種權利質押, 是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在出質人所持有的股份上設定限制性物權。 當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時,

債權人可以依約定就股份折價受償, 或將該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價金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方式。

然而, 股份質押並非百利而無一害, 它其實更像一柄雙刃劍, 在幫助公司緩解資金壓力的同時, 也可能給公司帶來一定風險。 根據質押規定, 一旦上市股價下跌, 達到股票質押時約定的警戒線甚至強平線, 出質人需要向抵押方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股票。

對於質押股份的風險, 深諳此道的賈躍亭此前曾表示, 股權質押融資成本太高, 只是一個階段性策略, 並不是長久之計。

據瞭解, 在資本市場上, 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股份的情況並不少見, A股兩市幾乎每天都上演著這類戲碼;可以說, 股份質押已成為大股東最常用的融資方式之一。

但像馮鑫這般在短期內如此頻繁地質押股份, 且質押比例持續攀升的情況實屬罕見, 難免令人起疑。

至於馮鑫最近6次質押股份的用途, 暴風集團均表示, 這主要是用於融資。 有業內人士表示, 通常而言, 公司股東通過質押股份融資所取得的資金多是用來補充公司的現金流, 這背後折射出來的問題是, 暴風集團的資金狀況或許已經不容樂觀了。

暴風首季淨利驟降585%, 學樂視造生態留下後遺症

談到暴風集團在A股市場的走勢, 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妖股”。 自2015年3月24日上市以來, 暴風集團(更名前叫“暴風科技”)從7.14元的發行價一路瘋漲, 在40天裡36個漲停的傲嬌姿態下, 於2015年5月21日創下327.01元的最高價記錄, 漲幅逼近50倍, 堪稱漲停王。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股災的來臨,暴風集團開始一路走低,在元氣大傷後一蹶不振、風光不再。今年以來,暴風集團的股價始終在低位徘徊,截至5月3日收盤,報29.9元/股,跌1.74%。

在股價大跌的同時,暴風集團的業績表現也令人擔憂。根據暴風集團發佈的財務報告,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2016年的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53%,但淨利潤卻同比下降69.53%至5281萬元;2017年一季度,暴風集團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136%;而淨利潤延續2016年的下跌勢頭,虧損1647.8萬元,同比暴跌585%。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正是暴風盲目模仿樂視的生態模式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2016年6月6日,在“暴風科技”更名為“暴風集團”時,馮鑫提出要做暴風生態,並推出“生態聯邦”的概念。

當時,馮鑫對於樂視所涉足的一些領域均表示推崇,認為“應該義無反顧地學習”。為此,暴風曾陸續進軍秀場、TV、影視、遊戲等領域,通過並購等各方式佈局。

直到去年底賈躍亭自曝樂視的資金困境,導致樂視資金鏈危機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影響到整個樂視生態,馮鑫才意識到,或許自己拜錯了師傅。於是,馮鑫在近期舉辦的投資者溝通會上正式宣佈,暴風集團將全面實行“今日頭條化”,並指出2017年暴風TV、VR和暴風影音三大平臺將全面擁抱資訊流,採用類似於今日頭條的模式。

結語:

一位長期觀察暴風集團的資深財經人士對藍鯨TMT表示,暴風集團上市之初,曾憑藉VR熱點而備受資本青睞,股價一路飆漲;但目前暴風集團的基本面並不看好,業績情況也十分糟糕,不會考慮買入暴風集團股票。

上海交大財華院院長毛毛老師對藍鯨TMT表示,從股票技術圖形來看,暴風集團現在缺少主力資金的參與,處於市場的邊緣狀態。從目前來看,公司新近推出的題材還未激發出市場的興趣。當前,市場資金偏愛“一帶一路”、“雄安”等概念,暴風集團這支股票幾乎已淪為一個指數工具。

毋庸置疑的是,馮鑫與賈躍亭一樣,都是講故事高手,都曾靠著向投資者描繪宏大的藍圖獲得資本追捧。如今,暴風集團嘗試通過擺脫樂視的生態模式,轉而模仿今日頭條模式來扭轉頹勢,只是不知道,這次暴風能堅持學多久呢?

堪稱漲停王。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股災的來臨,暴風集團開始一路走低,在元氣大傷後一蹶不振、風光不再。今年以來,暴風集團的股價始終在低位徘徊,截至5月3日收盤,報29.9元/股,跌1.74%。

在股價大跌的同時,暴風集團的業績表現也令人擔憂。根據暴風集團發佈的財務報告,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2016年的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53%,但淨利潤卻同比下降69.53%至5281萬元;2017年一季度,暴風集團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136%;而淨利潤延續2016年的下跌勢頭,虧損1647.8萬元,同比暴跌585%。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正是暴風盲目模仿樂視的生態模式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2016年6月6日,在“暴風科技”更名為“暴風集團”時,馮鑫提出要做暴風生態,並推出“生態聯邦”的概念。

當時,馮鑫對於樂視所涉足的一些領域均表示推崇,認為“應該義無反顧地學習”。為此,暴風曾陸續進軍秀場、TV、影視、遊戲等領域,通過並購等各方式佈局。

直到去年底賈躍亭自曝樂視的資金困境,導致樂視資金鏈危機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影響到整個樂視生態,馮鑫才意識到,或許自己拜錯了師傅。於是,馮鑫在近期舉辦的投資者溝通會上正式宣佈,暴風集團將全面實行“今日頭條化”,並指出2017年暴風TV、VR和暴風影音三大平臺將全面擁抱資訊流,採用類似於今日頭條的模式。

結語:

一位長期觀察暴風集團的資深財經人士對藍鯨TMT表示,暴風集團上市之初,曾憑藉VR熱點而備受資本青睞,股價一路飆漲;但目前暴風集團的基本面並不看好,業績情況也十分糟糕,不會考慮買入暴風集團股票。

上海交大財華院院長毛毛老師對藍鯨TMT表示,從股票技術圖形來看,暴風集團現在缺少主力資金的參與,處於市場的邊緣狀態。從目前來看,公司新近推出的題材還未激發出市場的興趣。當前,市場資金偏愛“一帶一路”、“雄安”等概念,暴風集團這支股票幾乎已淪為一個指數工具。

毋庸置疑的是,馮鑫與賈躍亭一樣,都是講故事高手,都曾靠著向投資者描繪宏大的藍圖獲得資本追捧。如今,暴風集團嘗試通過擺脫樂視的生態模式,轉而模仿今日頭條模式來扭轉頹勢,只是不知道,這次暴風能堅持學多久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