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德邦上市衝刺曬家底: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快遞業務開始賺錢

文|天下網商記者陶旺波

3月16日晚間, 證監會預先披露了德邦物流最新的招股說明書, 德邦2016年最新業績情況也隨之曝光:170億元營收,

3.8億元淨利潤。 另外, 招股書披露, 德邦的快遞業務在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 但其在快遞市場占比仍然較小。

不過, 從德邦披露的資訊也可以看出, 隨著德邦在快遞領域的佈局, 德邦的人力成本正在大幅增加, 毛利率不斷下降。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 以直營模式起家的德邦不得不推出事業合夥人制度, 以紓解成本上的壓力。

從承包貨運處業務到零擔物流老大

根據招股說明書, 德邦IPO擬公開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 1.5 萬股, 包括公司公開發行的新股及公司股東公開發售的股份(以下簡稱“老股”)。 此次發行後德邦總股本不超過10.1萬股, 且本次公開發行後的流通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比例不低於10%。

此次發行新股後, 實際控制人崔維星直接與間接合計持股比例將下降到33.04%, 但不影響其對德邦的實際控制權。

崔維星於1998年6月至2002年5月承包了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老幹部航空客貨運處的業務, 然後在2001年6月成立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成立廣東德邦物流有限公司。

2009年6月, 崔維星與其他170名股東共同投資發起設立廣東德邦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8月與德邦控股共同投資發起設立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並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至今。

零擔物流是相對于整車物流而言, 一張貨運單貨物不夠整車運輸, 共同裝運。 德邦物流對運輸貨物重量按照不同規格進行分類:輕貨(單票30kg以下)、小票零擔(單票重量在30kg-500kg範圍內)、大票零擔(單票重量在500kg-6000kg範圍內)以及整車(單票6000kg以上)。

上市過程中, 德邦將募集29.88億元資金投入直營網點建設、零擔運輸車輛購置、快遞車輛及設備購置以及資訊一體化平臺建設等專案。

《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5 年和 2016 年, 德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分別達到 23.14%和 31.57%, 持續保持著零擔物流市場老大的地位。

但受不斷擴張的整車業務和快遞業務影響, 從2014年到2016年, 德邦物流毛利率一路下滑, 分別為 17.77%、14.53%及 13.41%。 另外, 主要受到快遞業務發展初期大量投入影響, 德邦2015年淨利潤一度大幅度下滑。

截至2016年年底, 德邦及下屬全資子公司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315個城市共擁有營業網點5320個(不含事業合夥人網點),

擁有各型運輸車輛10211台(僅考慮長途車車頭而不考慮半掛車的計算口徑), 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鄭州等各區域中心城市有114處分撥中心。

德邦上市的漫長中場

德邦選擇上市的原因與民營快遞企業差不多, 國際上知名的綜合物流企業都以快遞業務為主, 德邦作為中國零擔物流業規模最大的企業, 發展上面臨瓶頸, 需要開發快遞新業務, 而新業務的拓展顯然需要大筆的投入。

2015 年, 德邦物流新增加營業網點數 205 個, 同比增加3.81%, 但由於事業合夥人模式的推出, 德邦把業務薄弱的支線區域交給合夥人運營, 2016年營業網點因此減少261 個, 同比減少4.68%。

而德邦在2013年上線快遞業務之後, 大量前期投入也拖累了德邦的盈利能力,要想進一步發展,跟上民營快遞巨頭的腳步,德邦需要引入資本。

相比已經通過借殼和赴美IPO完成上市的五大民營快遞企業,德邦的上市之路可謂好事多磨。

2015年6月,德邦就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材料,7月3日,德邦在證監會官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但由於證監會在2015年7月到11月間暫停了IPO,德邦物流的上市進程不得不迎來“中場”休息。

鑒於IPO進程緩慢,五大民營快遞企業都選擇借殼上市、赴美IPO這兩種較為快捷的方式,陸續在2016年底2017年初完成上市。

但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覺得上市的早晚對德邦有多大的影響,更專注於把管理做扎實,把客戶體驗做好,所以沒有考慮借殼上市。

快遞扭虧為盈,但人力成本吞食盈利能力

上市步伐繼續邁進,但德邦面臨挑戰也越來越多,不論是在主營業務還是新的快遞業務上,德邦都有著不小的壓力。

與發達市場相比,國內公路零擔貨運市場集中度仍然不高。2009 年,歐洲公路貨運市場已經處於市場集中階段,最大的5家零擔公司份額之和為 28%,而美國公路貨運市場已經高度集中,最大的5家零擔公司份額之和達到60%。

而德邦不僅面臨天地華宇、佳吉快運等企業追趕,還有為數眾多區域性物流企業的競爭。

鑒於快運業務貢獻了超過87%的利潤,在快遞業務沒有建立起明顯優勢之前,德邦仍然會著力鞏固主營業務。從德邦配套募資用途也可以看到,超過一半的募資投入到零擔車輛的購置方面。

快遞業務方面,德邦剛剛起步便定位為“中國性價比最高的重貨快遞”,主要針對貨物重量在1.5kg到30kg的快遞產品,以實現與其他快遞公司的差異化服務。雖然通過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打開了局面,並在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但德邦快遞規模仍然比較小,由於尚處在前期打基礎階段,對德邦利潤率的拖累也比較明顯。

2015年,德邦利潤大幅減少,主要原因就是2013年德邦上線快遞業務後,人員及快遞網點建設等成本投入較大。

2015 年及和2016 年,德邦主營業務成本分別增長 28.00%及和33.29%,均高於同年23.14%及和31.57%的營業收入增速。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員工數目劇增,德邦人力成本不斷上漲。據德邦披露,快遞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德邦自有員工人數在2014年到2016年分別達到52520人、75244人和114108人。而德邦員工數量(包括勞務派遣用工)年均增長率達31.63%,人力成本正在成為德邦負擔最大的成本專案。

德邦物流雖然長期堅持直營模式,但在2015 年8月,為了實現快速擴張,彌補網路覆蓋的不足,德邦啟動事業合夥人計畫,已簽約成為公司事業合夥人的個體總計 5190 個。德邦方面表示,直營與合夥互補的網路結構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

合夥模式對德邦的服務品質也帶來了挑戰。2016 年,德邦的服務指標資料較2015年水準有所下降,其快遞業務新納入了事業合夥人的指標統計,異常簽收率、百萬件丟貨件數和萬件投訴量均有上升。

編輯|段心鑫

大量前期投入也拖累了德邦的盈利能力,要想進一步發展,跟上民營快遞巨頭的腳步,德邦需要引入資本。

相比已經通過借殼和赴美IPO完成上市的五大民營快遞企業,德邦的上市之路可謂好事多磨。

2015年6月,德邦就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材料,7月3日,德邦在證監會官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但由於證監會在2015年7月到11月間暫停了IPO,德邦物流的上市進程不得不迎來“中場”休息。

鑒於IPO進程緩慢,五大民營快遞企業都選擇借殼上市、赴美IPO這兩種較為快捷的方式,陸續在2016年底2017年初完成上市。

但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覺得上市的早晚對德邦有多大的影響,更專注於把管理做扎實,把客戶體驗做好,所以沒有考慮借殼上市。

快遞扭虧為盈,但人力成本吞食盈利能力

上市步伐繼續邁進,但德邦面臨挑戰也越來越多,不論是在主營業務還是新的快遞業務上,德邦都有著不小的壓力。

與發達市場相比,國內公路零擔貨運市場集中度仍然不高。2009 年,歐洲公路貨運市場已經處於市場集中階段,最大的5家零擔公司份額之和為 28%,而美國公路貨運市場已經高度集中,最大的5家零擔公司份額之和達到60%。

而德邦不僅面臨天地華宇、佳吉快運等企業追趕,還有為數眾多區域性物流企業的競爭。

鑒於快運業務貢獻了超過87%的利潤,在快遞業務沒有建立起明顯優勢之前,德邦仍然會著力鞏固主營業務。從德邦配套募資用途也可以看到,超過一半的募資投入到零擔車輛的購置方面。

快遞業務方面,德邦剛剛起步便定位為“中國性價比最高的重貨快遞”,主要針對貨物重量在1.5kg到30kg的快遞產品,以實現與其他快遞公司的差異化服務。雖然通過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打開了局面,並在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但德邦快遞規模仍然比較小,由於尚處在前期打基礎階段,對德邦利潤率的拖累也比較明顯。

2015年,德邦利潤大幅減少,主要原因就是2013年德邦上線快遞業務後,人員及快遞網點建設等成本投入較大。

2015 年及和2016 年,德邦主營業務成本分別增長 28.00%及和33.29%,均高於同年23.14%及和31.57%的營業收入增速。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員工數目劇增,德邦人力成本不斷上漲。據德邦披露,快遞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德邦自有員工人數在2014年到2016年分別達到52520人、75244人和114108人。而德邦員工數量(包括勞務派遣用工)年均增長率達31.63%,人力成本正在成為德邦負擔最大的成本專案。

德邦物流雖然長期堅持直營模式,但在2015 年8月,為了實現快速擴張,彌補網路覆蓋的不足,德邦啟動事業合夥人計畫,已簽約成為公司事業合夥人的個體總計 5190 個。德邦方面表示,直營與合夥互補的網路結構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

合夥模式對德邦的服務品質也帶來了挑戰。2016 年,德邦的服務指標資料較2015年水準有所下降,其快遞業務新納入了事業合夥人的指標統計,異常簽收率、百萬件丟貨件數和萬件投訴量均有上升。

編輯|段心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