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夏商時期並沒有夏季,也不存在立夏!那時候,漢族還叫夏族

“鬥指東南, 維為立夏”, 當我們仰望夜空, 看到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東南時, 夏季就到來了。 西元2017年5月5日15:30:59, 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如約而至, 孟夏時節正式開始, 這是與中國人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節氣, 立夏。

其實夏天還沒到來前, 夏熱已經蔓延開來。 不過你知道麼?古代, 夏商時期是沒有夏天的這個季節的。


只有春秋, 沒有夏

有研究者稱, 夏字出現之初不是代表季節, 因為夏商之際沒有夏天一季, 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 由此“春秋”衍生出很多的語言含義, 比如用來表示一年, 四季, 年齡等。 春秋成歲, 所以當年記時的史書往往以春秋命名, 我們熟知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就是由此得名。

難道是像“冬”一樣, “夏”被替代了?

從《甲骨文字辨異》裡看, 並沒有“夏”字的出現。 甲骨文裡的“冬”字是用“終”字代替的, 那麼“夏”字有沒有可能被誤認, 也像冬字一樣是用別的字代替呢?有人提出在甲骨文裡夏字可能是由“蟬”字代替的。 蟬是夏季特有的蟲類, 它的鳴叫也宣告盛夏的到來。 這個說法看似些道理, 比如說秋天的“秋”字, 在甲骨文裡它的寫法正是蟋蟀形,預示著天氣轉涼, 蟋蟀開始鳴叫, 秋天就來了。

“夏天”在哪裡

而《說文》裡對“夏”的解釋為:“夏, 中國之人也。 從夊從頁從(jū), , 兩手。 夊(suī), 兩足也。 ”這裡指的就是中國人。 甲骨文裡雖然沒有“夏”字, 但是並不能證明夏朝沒有文字, 商代甲骨文的出現決不會是從天而降, 在它之前應有其發生演變的過程。 因此, 在先商時代, 夏朝也應有文字的發明與使用,

這才符合文字發生與演變的規律。 現存甲骨文, 其出現在商中後期, 先商的文字記錄有可能隨著時間的久遠而腐蝕掉了。 既然甲骨文裡找不到“夏”字, 那我們就看看最早出現文字記載的金文“夏”字吧。

可以看出這是個人型, 上面是個“頁”字, 頁字就是頭。

有手有足, 手上似乎還持有器械。 演變到小篆時候, 它的寫法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構件明顯只變現頭、手、腳了。

有學者考證, “夏”字初文, 上面的部分實為日”字, 下面為四肢大張的人形。 也就是說, 此時烈日當空, 人因天氣炎熱而大張四肢, 這樣“夏”字的基本涵義就是夏天的夏了。

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

夏表示中國人應該是源自夏朝的氏稱“夏後氏”,夏朝王族以國為氏,為夏後氏,簡稱夏。華夏族即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也是起源于夏後,其族以“夏”的形象為族徽圖騰。《韓非子·五蠹》有載“構木鑽燧于夏後氏”。由此可見《列子·黃帝篇》稱:“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就是後人常常將他們連在一起說成是人類始祖的原因。

古代有分野的觀念,觀察天文,以天體的位置確定夏季到來,又把這種天象和夏朝所在地域聯繫在一起,於是夏就和季節聯繫在一起了。再者,古人會在這個時間段,舉行一些祭祀儀式,表演樂舞祭祀夏帝,求降雨,久而久之,此時段跟夏聯繫在一起了,稱為夏季。

一年四季的輪換如同朝代千百年來的變更,而立夏的到來,就如新的朝代建立,一切都開始茁壯的成長。立夏是節氣中重要的八節之一,每到立夏,過去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現在,各地也有立夏吃蛋、秤人等習俗。立夏後,天氣日趨炎熱,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從黃帝內經養生角度講,此時應加強對心臟的養護,平時要靜心養神,保持心情舒暢。立夏的民間習俗各地均有不同,但各有特色,都體現了中國民俗文化的特色。

文/張振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

夏表示中國人應該是源自夏朝的氏稱“夏後氏”,夏朝王族以國為氏,為夏後氏,簡稱夏。華夏族即漢民族最早的稱呼——夏族,也是起源于夏後,其族以“夏”的形象為族徽圖騰。《韓非子·五蠹》有載“構木鑽燧于夏後氏”。由此可見《列子·黃帝篇》稱:“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就是後人常常將他們連在一起說成是人類始祖的原因。

古代有分野的觀念,觀察天文,以天體的位置確定夏季到來,又把這種天象和夏朝所在地域聯繫在一起,於是夏就和季節聯繫在一起了。再者,古人會在這個時間段,舉行一些祭祀儀式,表演樂舞祭祀夏帝,求降雨,久而久之,此時段跟夏聯繫在一起了,稱為夏季。

一年四季的輪換如同朝代千百年來的變更,而立夏的到來,就如新的朝代建立,一切都開始茁壯的成長。立夏是節氣中重要的八節之一,每到立夏,過去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現在,各地也有立夏吃蛋、秤人等習俗。立夏後,天氣日趨炎熱,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從黃帝內經養生角度講,此時應加強對心臟的養護,平時要靜心養神,保持心情舒暢。立夏的民間習俗各地均有不同,但各有特色,都體現了中國民俗文化的特色。

文/張振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