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別盯著收益率,你的投資還有兩個基準等著可用

怎麼評價自己在股市的戰績呢?很多投資者都是單純地將收益表現作為衡量的唯一標準, 這確實沒有錯, 收益高表明自己的資金利用率高, 收益低表明自己的資金利用率低, 但你想過沒有你為什麼要投資呢?

投資目的要清晰

投資其實是寄託了我們要實現的人生目標, 可能是付房貸、可能是為孩子未來的教育資金做準備, 可能為退休後的生活未雨綢繆。 當然你要是只是玩玩而已也是一個目標, 但這個目標一定要清晰, 目標不清晰是造成對收益要求的偏離。

當偏離之後, 造成的結果就是為了收益率而投資, 並非為了人生目標而投資, 這樣就失去了投資的價值, 特別是當看到一段時期資金的投資表現不如意的時候, 就會對自己的投資能力產生懷疑, 甚至隨意想改變自己的投資計畫, 這樣不僅是短視, 而且最終導致自己的人生目標泡湯。

因此, 你的投資更好評估應該同時構建兩個比較基準, 一個以投資為基礎, 與相關指數進行比較, 觀察投資的有效性;一個以通過投資可以實現的人生目標為導向, 構建框架, 説明我們衡量目標實現的進程。

第一基準:讓你不至於灰心

首先來看第一個基準。

以投資為基礎的比較基準通常是一個或多個指數。 例如, 滬深300指數代表了股票型指數基金可以跟蹤的股票, 基本上偏股型基金都是按照這個基準作為判斷的, 你也應該學基金, 不要老學那些牛散, 牛散不是你想當就能夠當的, 那樣的風險非常大, 遭遇監管大年, 你可能就會感受壓力, 相反基金的投資依然可以做到很靚麗, 雖然每年收益率有限, 但是足可以通過累積實現質變。

如果是喜歡投資中小創股票的, 不妨以創業板50指數或者中小板指數為衡量標準, 倘若你自己還買一些債券, 那麼你應該加入一些債券指數, 根據混合型基金通常使用的是中債綜合指數, 也有些使用了中債-新綜合指數, 區別在於中債綜合指數更強調市場的全面代表性, 更側重于作為市場表徵指數;而中債-新綜合指數則在保留市場代表性的同時, 兼顧可投資性從而更適合開發投資性產品。

當然也可以參考一下比較好的基金公司他們的基準利率, 從目前基金公司看比較好的基金公司有華夏、易方達、嘉實,

比如以華夏紅利為例, 它的股票策略業績比較基準為新華富時150紅利指數, 債券投資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新華富時中國國債指數。

所以本人比較喜歡看基金公司的招募說明書, 從招募說明書看看去學這家基金公司的投資思路、風控管理等等, 因此本人還是要提醒投資者我們運用此類比較基準時經常愛犯一種錯誤, 當投資收益表現低於指數時, 我們就會認為是哪裡做錯了, 一定要仔細回顧, 找出原因馬上改;但是當投資收益表現優於指數時, 我們就會大肆宣傳, 認為這是一個信號, 說明自己是股神。

實際上,比較基準應該是我們用來強化對自己投資策略的理解,不管是跑贏比較基準還是跑輸,這都是一種偏離;我們需要思考的絕對不僅僅是輸贏,而是以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1. 為什麼我們會偏離比較基準?

2. 這個偏離是正常的,還是投資策略哪裡出錯了?

3. 我們是否為了只追求當下的收益,承擔了過多的風險?

4. 投資的費用對這段時期收益表現的影響有多大?

5. 做到現在的程度,還有沒有成本更低的方式?

6、如果調整策略,能夠改變多少投資收益?

7、歷史中我們的策略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一段時期?

第二基準:讓你重拾人生樂趣

再來看看以人生目標為導向的比較基準。這個基準首先需要我們預先清楚地明確目標,比如我們前面說的買房、養老、教育等等,並始終牢記在心。

那麼這個基準應該如何挑選參照物呢?所以要建立一個理財計畫,把需要的資金和目前資金進行對比,通過對比來看出每年每月的收益率要完成多少才能夠達到,但這個不能夠定太高,過高的目標對你是一個負擔,但也不能夠定太低,太低你又失去了興趣,恰當好處,資金滿足夠用就行。

比如按照每一年通脹和經濟增長的表現來敲定今年這個基準,這是對養老而言非常重要的,因為養老養老就是跑贏市場,所謂市場不是在這個股市裡其他投資者的收益,這樣認識是錯誤的!跑贏市場是說你能夠跑贏國家和企業,國家、個人和企業是構成經濟的另外一個大餅,只有跑贏了國家和企業的收益,你才能夠戰勝市場,而國家和企業的收益表現在整體的經濟增長率,還有通貨膨脹率,這兩個指標對養老很有參考價值,因為錢總是貶值的,戰勝貶值就是你的養老目標。

當市場開始下跌,我們通常先去看自己的投資。當然,一個經過仔細測算定制出的理財方案必須將市場的波動充分考慮到基本假設中,因此審查這些基本假設可能會比審查投資更有效、更理智。有了人生目標導向的基準,我們可以在更大的框架下審視我們的投資,比如可以問自己:

1、現在的市場環境對目標有什麼影響?

2、我們是否沒有偏離正軌?

3、如果已經有了偏離,如何運用存款、稅和投資費用調整這個投資?

市場瞬息萬變,但是唯有堅持的人方能始終,在投資的領域沒有捷徑,好好善用這兩個基準幫助你吧!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實際上,比較基準應該是我們用來強化對自己投資策略的理解,不管是跑贏比較基準還是跑輸,這都是一種偏離;我們需要思考的絕對不僅僅是輸贏,而是以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1. 為什麼我們會偏離比較基準?

2. 這個偏離是正常的,還是投資策略哪裡出錯了?

3. 我們是否為了只追求當下的收益,承擔了過多的風險?

4. 投資的費用對這段時期收益表現的影響有多大?

5. 做到現在的程度,還有沒有成本更低的方式?

6、如果調整策略,能夠改變多少投資收益?

7、歷史中我們的策略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一段時期?

第二基準:讓你重拾人生樂趣

再來看看以人生目標為導向的比較基準。這個基準首先需要我們預先清楚地明確目標,比如我們前面說的買房、養老、教育等等,並始終牢記在心。

那麼這個基準應該如何挑選參照物呢?所以要建立一個理財計畫,把需要的資金和目前資金進行對比,通過對比來看出每年每月的收益率要完成多少才能夠達到,但這個不能夠定太高,過高的目標對你是一個負擔,但也不能夠定太低,太低你又失去了興趣,恰當好處,資金滿足夠用就行。

比如按照每一年通脹和經濟增長的表現來敲定今年這個基準,這是對養老而言非常重要的,因為養老養老就是跑贏市場,所謂市場不是在這個股市裡其他投資者的收益,這樣認識是錯誤的!跑贏市場是說你能夠跑贏國家和企業,國家、個人和企業是構成經濟的另外一個大餅,只有跑贏了國家和企業的收益,你才能夠戰勝市場,而國家和企業的收益表現在整體的經濟增長率,還有通貨膨脹率,這兩個指標對養老很有參考價值,因為錢總是貶值的,戰勝貶值就是你的養老目標。

當市場開始下跌,我們通常先去看自己的投資。當然,一個經過仔細測算定制出的理財方案必須將市場的波動充分考慮到基本假設中,因此審查這些基本假設可能會比審查投資更有效、更理智。有了人生目標導向的基準,我們可以在更大的框架下審視我們的投資,比如可以問自己:

1、現在的市場環境對目標有什麼影響?

2、我們是否沒有偏離正軌?

3、如果已經有了偏離,如何運用存款、稅和投資費用調整這個投資?

市場瞬息萬變,但是唯有堅持的人方能始終,在投資的領域沒有捷徑,好好善用這兩個基準幫助你吧!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