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家解讀2017經濟開局:"穩""進"格局更明朗

來源新華社

專家解讀2017中國經濟開局:“穩”“進”格局更明朗 消費放緩引關注

在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 論壇課題組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 今年前兩個月, 工業增速企穩, 投資增速止跌, 外儲重回“3萬億”, 物價溫和上升, PMI維持在擴張區間等一系列變化, 顯示中國宏觀經濟正在底部企穩回暖。

“1、2月份開了個好頭, 為全年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說, 儘管開年資料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春節等季節性因素擾動, 但總體而言經濟在回暖、信心在恢復。

例如, 從穩定增長看, 製造業、基礎設施以及房地產開發三大領域投資增速全面回升, 尤其後二者增速明顯加快;從結構優化看, 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對工業整體的支撐作用明顯, 同時也是吸引投資的重要領域。

畢吉耀分析說, 與去年同期相比, 今年開年宏觀決策部門“穩增長”的壓力要輕一些, 這意味著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前2個月, 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萬億元, 同比名義增長9.5%, 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0.7個百分點, 為近年來的低點。

有分析認為, 這種變化背後的主因在於汽車銷售的回落。 受小排量汽車減稅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及翹尾因素影響,

前兩個月, 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銷售額同比下降1%, 上年同期為增長5.4%。

“消費增速放緩是季節性現象, 還是趨勢性變化, 仍需後期進一步觀察。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尹恒表示, 自2014年最終消費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最終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率的貢獻一直穩定在4個百分點左右。

為穩定消費動力, 他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 減少居民面臨的不確定性, 提振消費信心;二要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 放鬆市場管制, 鼓勵創業創新, 增加居民就業機會和收入, 促進消費的轉型升級;此外還應加大再分配調節, 縮小收入差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