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中的朱德形象

來源解放軍報

史沫特萊,美國著名記者, 積極的女權運動者。 1928年底, 她作為《法蘭克福日報》特派記者來到中國, 在親眼目睹舊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慘狀後, 毅然加入了中國社會救亡運動, 和中國人民心連心共命運。 她親筆撰文報導江西蘇區的革命鬥爭, 現場報導西安事變。 抗日戰爭爆發後, 她作為戰地記者報導戰況, 並動員和組織外國醫生到解放區進行人道主義救助。 1937年, 史沫特萊在延安見到了朱德, 被他的個人魅力和革命情懷深深吸引, 通過觀察和思考, 憑藉其正確的政治立場下寫下了《偉大的道路》,

全面報導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的戰鬥生活, 真實反映了這位農民將軍在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一、堅守信仰, 矢志不渝的革命風範

在《偉大的道路》中, 史沫特萊通過講述朱德的生平, 還原朱德經歷的革命事件, 真實展現了朱德矢志不渝的革命領袖形象。 佃農出身的朱德, 童年時期受早期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啟蒙, 外國侵略者的堅船利炮, 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 普通百姓的窮困潦倒, 以及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 點燃了他救國的希望, 為此他樹立了堅定的革命信念, 激發了他投身革命的熱情和戰場殺敵的勇氣, 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離開家鄉遠赴昆明雲南陸軍講武堂求學,

加入同盟會, 積極投身辛亥革命, 參加了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 成為滇軍名將。 但是軍閥混戰使國家陷入了悲慘的境地, 朱德認識到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無法解決中華民族出路問題。 他開始從絕望的深淵向外探索, 他從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朱德從共產黨身上看到了希望, 在陳獨秀拒絕他入黨的要求後, 他依然沒有放棄對革命理想的信念, 而是遠渡重洋, 會見共產黨人, 瞭解共產主義, 研究外國的政治思想和制度。

在馬克思的故鄉, 朱德見到了周恩來。 史沫特萊記錄他加入黨組織時寫道, “他顧不得拉過來的椅子, 端端正正地站在這個比他年輕十歲的青年面前,

用平穩的語調, 說明自己的身份和經歷, 他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柏林的黨組織, 他一定會努力學習和工作, 只要不再回到舊的生活裡去——它已經在他的腳底下化為塵埃了, 派他做什麼工作都行。 ”1922年, 朱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朱德在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崇高理想後,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和重大挫折, 他始終沒有動搖。 越是危難關頭, 他越是信念堅定。 長征途中, 張國燾企圖“創造川康新大局面”, 另立中央, 為此朱德循循善誘, 與張國燾徹夜長談。 為團結張國燾, 朱德主動提出願意將自己的職務讓給他;在張國燾與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集體發生政治分歧時,
在黨的會議上, 他開誠佈公地指出紅軍行動應執行黨中央的決定;行軍作戰時期, 他主張一切以服從戰爭勝利為根本, 有力的維護了黨中央的團結穩定。 張國燾軟禁朱德要求他斷絕和毛澤東的關係, 譴責黨北上會師的決議。 朱德立場堅定, 據理力爭, “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 但你割不斷我和毛澤東的關係。 決議我是舉過手的, 我不能反對它”。 最終在朱德的勸說下, 促成了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 面對張國燾圖謀分裂我黨的行徑, 朱德臨危不懼, 堅決維護黨的利益, 體現了革命領袖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二、一心向學、追求真理的學者氣質

朱德經歷了革命的洗禮, 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史沫特萊描述朱德學習時寫道:“時間像狼群一樣在後面追逐著他,

他頑強、虛心、毫不鬆懈的學習著”。 在歐洲留學期間, 朱德一邊如饑似渴地鑽研學問, 一邊研究歐洲文化, 包括能使它強大得足以征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工業和文化方面的典章制度。 一有時間, 他就走出校門, 到外面去觀摩、瞭解德國社會。 他在柏林軍事博物館, 研究過去戰爭中的武器, 和德軍在歷次戰役中繳獲的旗幟。 他訪問了許多工人和知識份子家庭, 察看他們的陳設和生活, 他也去欣賞歌劇和音樂會, 並訪問共產主義青年團營地。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 便可以看到他在公路上行進, 口袋裡塞滿了地圖和筆記本, 筆記本上記滿了他的考察筆記。 長征途中, 他專心致志地對軍閥部隊的性質進行分析, 討論大雪山中作戰的戰術問題。土地革命時期,朱德深入考察江西農民的生活,為制定合理的土改政策提供了依據。朱德的妻子康克清在接受史沫特萊採訪時說:“他只要能找到軍事和政治書籍,就要精心閱讀;看報紙和報告,也要仔細劃線,不放過一字一句”。

面對具有封建思想的農民,朱德不但不嫌棄他們,還幫助他們建立新思想,脫離舊思想的束縛,特別是在對待敵軍傷兵的重要性問題上,始終把人道主義救助放在首位。朱德深深懂得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與農民代表談話,瞭解農民生活的真實狀況,學習土匪朱老聾子的戰術,採納知識份子胡少海的計謀,活捉城裡的當權者。每次戰鬥打響前,朱德會走遍整個山區,勘察地形和防禦工事,使用自己創造的、適合現場情況的戰術,甚至運用古時中國軍隊、蒙古軍隊和太平軍的戰術。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時,朱德通過學習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講話,將軍事戰術歸納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把運動戰和遊擊戰結合,有利地打擊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三、愛兵如子,謙遜認真的領袖風度

朱德戎馬一生,雖貴為將官,卻始終愛兵如子,為士兵爭取權利一直貫穿于朱德的整個戰鬥生活中。朱德愛與士兵們談論國家大事,給他們講解中國革命歷史,黨和軍隊的方針和政策,並且與全體戰士和指戰員一起總結過去戰鬥或戰役經驗,讓士兵學會思考和講述他們對軍事、政治和個人的問題的看法,培養他們的警惕性和責任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作為革命軍隊一名成員的重要性。外國記者約翰·羅德瑞在延安時對朱德這樣評價“這位有人欲得之而甘心的人物,到處走動,全無護衛,而且從不帶武器。戰士們視他為神明,這是歷史上少見的事”。

朱德在指揮作戰之余,還從事紡織、排字、種菜、做飯、寫詩和講學,不僅為自己的部隊講解軍事戰略和戰術,而且向婦女班講授如何儲存蔬菜。朱德講話時毫不裝腔作勢,非常嚴肅,很有說服力,成為士兵眼中的“紅軍父親”。史沫特萊在聽朱德演講後表述“他像是一個教師,而且時常停下來問道:‘懂不懂?’下面如果不懂,他選用其他更平易的字句,再重複和講解一次”。在長征途中,朱德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軍政教育,教導士兵對部落人民要和氣和尊重。董必武向史沫特萊介紹了同朱德一起翻越夾金山時的情景,“士兵們都精疲力盡地躺下休息,朱德卻照往常一樣,到四處巡查,他一路上和部隊一同跋涉,疲勞不堪,但他的例行檢查卻是無論如何中斷不了的”。朱德有一匹馬,除非檢查部隊,他一向讓給戰士們騎,幹部們向他抗議,因為他要在整個長征中指揮全軍,他說自己天生身體結實,戰士們更需要他的馬。

四、熱愛人民,將心比心的公僕情懷

史沫特萊在到達延安之前,在中國居住過七年之久。她親眼目睹南京政府方面的報紙曾用“赤匪頭子”“共匪”、殺人犯、強盜、放火犯等各式各樣的名稱來稱呼朱德,國內和國外的外文報紙也吠影吠聲,使得史沫特萊對朱德形成了這樣的刻板印象:他是一個堅強勇敢但脾氣暴躁的人。等到她見到朱德本人,才發現他“鼻子寬短,面色黝黑,看起來完全是一副普通相貌,要不是身穿制服的話,很容易把他當作中國哪個村子裡的農民老大爺”。他穿著破舊褪色的制服,聽到外界關於他的“土匪”說法時流露出深沉的悲戚,他揚起頭說:“土匪問題是個階級問題”。當史沫特萊要求為他寫傳記時,他堅持認為自己的生平只是中國農民和士兵生平的一小部分,從沒有打算把自己描繪成英雄,並勸說史沫特萊到處走走,見見更多有戲劇性的人物,再做決定。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無華的農民,讓史沫特萊感到從他的聲音、動作,以至他的每一個腳步,都充滿了大丈夫的氣魄。朱德從沒有把自己當做官來看待,一生竭盡所能為民服務,他帶領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權,每逢春耕播種和收穫季節,他都要帶著沒有軍事任務的人,幫助農民,以增加生產。談起窮人們的悲慘遭遇,他就像“社會學家”,回想起農民做事的敏捷徹底,他對人民就充滿了敬意。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在總司令部裡的燭光下工作到深夜,可是每到早晨,他就象普通農民一樣下地幹活。朱德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中,自己生活上克勤克儉、清正廉潔,保持將心比心的公僕情懷。遠在四川老家的母親80多歲,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得不向自己的老同學寫信求援,他在信中說:“我數十年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係,向你募兩百元中幣”。戰功赫赫的八路軍總司令清貧如此、清廉如此,讓人肅然起敬!史沫特萊筆下的朱德成了一種象徵,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使這位平凡普通的農家子弟經過驚濤駭浪的革命洗禮,像火車頭一樣帶領中國歷史列車滾滾向前,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研究生)

責任編輯:呂俊平

討論大雪山中作戰的戰術問題。土地革命時期,朱德深入考察江西農民的生活,為制定合理的土改政策提供了依據。朱德的妻子康克清在接受史沫特萊採訪時說:“他只要能找到軍事和政治書籍,就要精心閱讀;看報紙和報告,也要仔細劃線,不放過一字一句”。

面對具有封建思想的農民,朱德不但不嫌棄他們,還幫助他們建立新思想,脫離舊思想的束縛,特別是在對待敵軍傷兵的重要性問題上,始終把人道主義救助放在首位。朱德深深懂得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與農民代表談話,瞭解農民生活的真實狀況,學習土匪朱老聾子的戰術,採納知識份子胡少海的計謀,活捉城裡的當權者。每次戰鬥打響前,朱德會走遍整個山區,勘察地形和防禦工事,使用自己創造的、適合現場情況的戰術,甚至運用古時中國軍隊、蒙古軍隊和太平軍的戰術。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時,朱德通過學習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講話,將軍事戰術歸納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把運動戰和遊擊戰結合,有利地打擊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三、愛兵如子,謙遜認真的領袖風度

朱德戎馬一生,雖貴為將官,卻始終愛兵如子,為士兵爭取權利一直貫穿于朱德的整個戰鬥生活中。朱德愛與士兵們談論國家大事,給他們講解中國革命歷史,黨和軍隊的方針和政策,並且與全體戰士和指戰員一起總結過去戰鬥或戰役經驗,讓士兵學會思考和講述他們對軍事、政治和個人的問題的看法,培養他們的警惕性和責任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作為革命軍隊一名成員的重要性。外國記者約翰·羅德瑞在延安時對朱德這樣評價“這位有人欲得之而甘心的人物,到處走動,全無護衛,而且從不帶武器。戰士們視他為神明,這是歷史上少見的事”。

朱德在指揮作戰之余,還從事紡織、排字、種菜、做飯、寫詩和講學,不僅為自己的部隊講解軍事戰略和戰術,而且向婦女班講授如何儲存蔬菜。朱德講話時毫不裝腔作勢,非常嚴肅,很有說服力,成為士兵眼中的“紅軍父親”。史沫特萊在聽朱德演講後表述“他像是一個教師,而且時常停下來問道:‘懂不懂?’下面如果不懂,他選用其他更平易的字句,再重複和講解一次”。在長征途中,朱德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軍政教育,教導士兵對部落人民要和氣和尊重。董必武向史沫特萊介紹了同朱德一起翻越夾金山時的情景,“士兵們都精疲力盡地躺下休息,朱德卻照往常一樣,到四處巡查,他一路上和部隊一同跋涉,疲勞不堪,但他的例行檢查卻是無論如何中斷不了的”。朱德有一匹馬,除非檢查部隊,他一向讓給戰士們騎,幹部們向他抗議,因為他要在整個長征中指揮全軍,他說自己天生身體結實,戰士們更需要他的馬。

四、熱愛人民,將心比心的公僕情懷

史沫特萊在到達延安之前,在中國居住過七年之久。她親眼目睹南京政府方面的報紙曾用“赤匪頭子”“共匪”、殺人犯、強盜、放火犯等各式各樣的名稱來稱呼朱德,國內和國外的外文報紙也吠影吠聲,使得史沫特萊對朱德形成了這樣的刻板印象:他是一個堅強勇敢但脾氣暴躁的人。等到她見到朱德本人,才發現他“鼻子寬短,面色黝黑,看起來完全是一副普通相貌,要不是身穿制服的話,很容易把他當作中國哪個村子裡的農民老大爺”。他穿著破舊褪色的制服,聽到外界關於他的“土匪”說法時流露出深沉的悲戚,他揚起頭說:“土匪問題是個階級問題”。當史沫特萊要求為他寫傳記時,他堅持認為自己的生平只是中國農民和士兵生平的一小部分,從沒有打算把自己描繪成英雄,並勸說史沫特萊到處走走,見見更多有戲劇性的人物,再做決定。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無華的農民,讓史沫特萊感到從他的聲音、動作,以至他的每一個腳步,都充滿了大丈夫的氣魄。朱德從沒有把自己當做官來看待,一生竭盡所能為民服務,他帶領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權,每逢春耕播種和收穫季節,他都要帶著沒有軍事任務的人,幫助農民,以增加生產。談起窮人們的悲慘遭遇,他就像“社會學家”,回想起農民做事的敏捷徹底,他對人民就充滿了敬意。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在總司令部裡的燭光下工作到深夜,可是每到早晨,他就象普通農民一樣下地幹活。朱德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中,自己生活上克勤克儉、清正廉潔,保持將心比心的公僕情懷。遠在四川老家的母親80多歲,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得不向自己的老同學寫信求援,他在信中說:“我數十年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係,向你募兩百元中幣”。戰功赫赫的八路軍總司令清貧如此、清廉如此,讓人肅然起敬!史沫特萊筆下的朱德成了一種象徵,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使這位平凡普通的農家子弟經過驚濤駭浪的革命洗禮,像火車頭一樣帶領中國歷史列車滾滾向前,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研究生)

責任編輯:呂俊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