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前有民國四大美男 現有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 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1912年, 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滅, 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緊隨其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使民主和科學深入人心, 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漸漸開化。 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大批女性文學作家及作品。 她們以其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及審美傾向而獨樹一幟, 令當時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 尤其是她們將自身大膽的人生情愛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 滲透融合于文學作品之中, 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

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 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呂碧城

呂碧城生於1883年, 父親呂鳳岐是光緒三年丁醜科進士及第, 曾任國史館協修、山西學政等, 家有藏書三萬卷。 12歲那年, 父親去世, 因呂家無男子, 族人便以其無後繼承財產為名, 霸佔呂家財產, 與呂碧城9歲時便議定婚約的汪氏, 見呂家變故, 也連忙退婚。

1904年, 呂碧城結識了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 並以絕妙文采, 得到英斂之的賞識, 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 從此, 呂碧城聲譽鵲起, 一發不可收。 此後, 她興辦女學、提倡女權、出國遊學, 後因不屑袁世凱稱帝, 毅然辭去了大總統秘書的職位。

動盪的時代, 新舊擅遞,

社會劇烈的變革, 個人不同尋常的境遇, 使碧城的詞別開生面, 多姿多彩, 倍受世人矚目。 呂碧城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新女性, 也是近代傑出的女詞人, 她的詩詞創作, 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才華, 作為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 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錄六十六位名家詞作四百九十八首, 呂碧城五首殿后, 有“一代詞媛”之稱。 文學家潘伯鷹形容她的詞“足與易安俯仰千秋, 相視而笑”近人錢仲聯先生作《南社吟壇點將錄》將呂碧城目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認為“(碧城)近代女詞人第一, 不徒皖中之秀。 ”

1943年1月4日, 呂碧城夢中得一詩, 抄寄友人:“護首探花亦可哀, 平生功績忍重埋。

匆匆說法談經後, 我到人間只此回。 ”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作, 堪稱絕命詩。

20天后, 61歲的呂碧城在香港九龍辭世。

呂碧城著作頗豐, 詩詞、散文俱佳。 代表著作有《信芳集》、《呂碧城集》、《歐美漫遊錄》等。

蕭紅

蕭紅, 1911年6月2日生於黑龍江省呼蘭府(1905年1月至1913年為呼蘭府, 2004年後劃為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 幼年喪母, 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 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 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 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0年, 蕭紅因反對包辦婚姻, 逃離家庭, 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 困於旅館, 困窘間向報社投稿, 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 兩人相愛, 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 蕭紅一生受盡白眼冷遇,

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 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 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 她一生拒絕給定、拒絕平庸, 這不僅體現在她對傳統社會的抗爭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 更體現在她的文學創作中。 不管是從題材選取還是手法運用, 蕭紅都拒絕已有成法, 另闢蹊徑, 堅持自己別致而獨特的風格。 在中國文學史上, 蕭紅將北方鄉村特有的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態、風俗文化, 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帶入文壇, 使文壇既陌生又無限新奇。

主要作品

小說

跋涉

生死場

橋牛車上 曠野的呼喊

馬伯樂

呼蘭河傳手小城三月蕭紅短篇小說

散文

蕭紅散文

回憶魯迅先生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紅選集

蕭紅散文選

石評梅

石評梅(1902——1928), 原名汝壁, 山西省平定縣城關人。 父親石銘, 字鼎丞, 清末舉人, 其家庭為平定城內一個書香門第。

石評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 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而自取筆名石評梅。 石評梅出生於山西一個清末舉人家庭, 自幼受“四書”、“五經”薰陶, 有深厚的文字功底。

1919年, “五四運動”後, 石評梅報考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系。 在女高師讀書期間, 期間, 她結識了一大批摯友, 也因此闖入了文學的門檻。 石評梅開始在《語絲》、《晨報副刊》、《文學旬刊》、《文學》, 以及她與陸晶清參與編輯的《婦女週刊》、《薔薇週刊》等等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 其中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

石評梅的作品不僅有纏繞不清的哲學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層面上也表現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滿了“冷月、孤墳、落花、哀鳴、殘葉”等冷豔的詞彙,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淚珠匯成,可謂滿紙辛酸淚。然而她的善感與抑鬱的氣質並不妨礙她對女性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反而使她能夠從悲觀主義的角度循著情感的悲哀邏輯進行思辨與覺悟,表現一種極熱烈又悲哀至極的呐喊。廬隱曾評價她說,石評梅註定了她是悲劇中的主角。她經歷了從幻想到現實痛苦,從虛幻、失望、渴望到仇恨、反抗、破壞的連續悲劇起落的過程。她的散文就她自身的情感苦旅和這中間巨大的思考時空的真實記錄。

石評梅的作品無論是對光明的渴望、愛情的追求,還是對婦女和社會的解放的渴望,都充滿著柔弱女性奮力掙扎和不斷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她的作品呈現了其思想發展過程中從充滿時代悲哀的歎息到對理想追求執著精神的轉變過程;她充滿了對既崇敬又心愛的人的緬懷,也表現了對真摯愛情的執著追求;同時,她深深地理解中國勞動婦女以及全民族的悲慘命運和對黑暗的抗爭,從而使爭取自由和解放的執著精神也赫然紙上。

著作書目

《偶然草》(小說、散文集)1929,北平華嚴書店《濤語》(散文集)1929,神州

《石評梅選集》(詩歌、散文、小說等合集)1983,山西人民《石評梅作品集》(散文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石評梅作品集》(詩歌、小說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石評梅作品集》(戲劇、遊記、書信集)1985,書目文獻出版社張愛玲簡介。

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1995.9.8)原名張瑛。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

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一類的文章。1942年應《西風》雜誌《我的生活》徵文寫散文《我的天才夢》得名譽獎。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爐香)被周瘦鵑發在《紫羅蘭》雜誌上。隨後接連發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此後三四年是她創作的豐收期,作品多發表於《天地》、《萬象》等雜誌。她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曾發表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發現老死於美國洛杉磯自寓。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于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隨後,又寫有中篇小說《小艾》、長篇小說《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戀》、《怨女》和評論集《紅樓夢魘》等。張愛玲的電影緣《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裡推敲答案,儘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畫,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歎。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

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其中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

石評梅的作品不僅有纏繞不清的哲學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層面上也表現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滿了“冷月、孤墳、落花、哀鳴、殘葉”等冷豔的詞彙,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淚珠匯成,可謂滿紙辛酸淚。然而她的善感與抑鬱的氣質並不妨礙她對女性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反而使她能夠從悲觀主義的角度循著情感的悲哀邏輯進行思辨與覺悟,表現一種極熱烈又悲哀至極的呐喊。廬隱曾評價她說,石評梅註定了她是悲劇中的主角。她經歷了從幻想到現實痛苦,從虛幻、失望、渴望到仇恨、反抗、破壞的連續悲劇起落的過程。她的散文就她自身的情感苦旅和這中間巨大的思考時空的真實記錄。

石評梅的作品無論是對光明的渴望、愛情的追求,還是對婦女和社會的解放的渴望,都充滿著柔弱女性奮力掙扎和不斷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她的作品呈現了其思想發展過程中從充滿時代悲哀的歎息到對理想追求執著精神的轉變過程;她充滿了對既崇敬又心愛的人的緬懷,也表現了對真摯愛情的執著追求;同時,她深深地理解中國勞動婦女以及全民族的悲慘命運和對黑暗的抗爭,從而使爭取自由和解放的執著精神也赫然紙上。

著作書目

《偶然草》(小說、散文集)1929,北平華嚴書店《濤語》(散文集)1929,神州

《石評梅選集》(詩歌、散文、小說等合集)1983,山西人民《石評梅作品集》(散文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石評梅作品集》(詩歌、小說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石評梅作品集》(戲劇、遊記、書信集)1985,書目文獻出版社張愛玲簡介。

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1995.9.8)原名張瑛。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

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一類的文章。1942年應《西風》雜誌《我的生活》徵文寫散文《我的天才夢》得名譽獎。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爐香)被周瘦鵑發在《紫羅蘭》雜誌上。隨後接連發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此後三四年是她創作的豐收期,作品多發表於《天地》、《萬象》等雜誌。她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曾發表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發現老死於美國洛杉磯自寓。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于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隨後,又寫有中篇小說《小艾》、長篇小說《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戀》、《怨女》和評論集《紅樓夢魘》等。張愛玲的電影緣《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裡推敲答案,儘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畫,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歎。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

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