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不看不知道-收藏毛主席像章裡面有這麼多學問!

自古以來,任何一種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都會真偽混雜地出現在藝術品市場,毛澤東像章也不例外。 時下,毛澤東像章贗品堂而皇之地佔據各地市場,且有迅猛蔓延之勢,對像章收藏界而言,提高識別能力,防止贗品繼續污染市場已成了刻不容緩的艱巨任務之一。

有真才有假,鑒別鋁質毛章真偽,一般而言,有三種方法。 一是看毛章正面漆色的質地和塗制的方法、特徵。 “文革”期間制的毛章,基本上是選用各種顏色的烘漆,它是氨基樹脂、醇酸樹脂與各色顏料研磨後,以苯類與丁醇混合劑調配而成。

它的特性是漆膜顏色鮮豔、光亮、豐滿,具有優良的附著力,有耐力、耐汽油、耐機油及耐磨性。 烘漆在烘烤乾燥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和溫度,才能達到如上的效果。 而造假者則往往採用簡單的筆塗方法,以酚醛樹脂漆或聚酚脂漆來塗制。 這類油漆塗料,不需烘烤而自然快幹固化,在漆面上會留有筆塗的層疊痕跡,顏色無光澤,且易泛黃變深,漆膜較脆易粉化。

二是鑒別鋁質毛章質地的密實度。 “文革”時期製作的毛章,通常是將鋼模具安裝在衝壓機中心的滑動軸心柱上,經機械衝壓將鋁片衝壓成章坯半成品(隨後再經過10多個工序方能成章)。 衝壓力噸位越大,章的密實度越高。 除了密實度高的感覺以外,它還保持了鋁片兩面的光潔度,這是純鋁強度低、塑性高的特性效果。

若細看每枚鋁質像章背面,能觀察到有一種衝力的痕跡所在。 有的毛章贗品製作,採用的是先進的矽膠制模技術。 該技術是將真品毛章正面在矽膠上壓印複製,再經化學處理後使其堅硬如鋼,這樣模具就做成了,然後依此翻鑄,造出大量的像章。 但是,“文革”時期的傳統衝壓技術和現在的先進技術所產的成品,雖然表面上頗為相似,但在質感上有本質的區別,特別是背面的可視光潔度有明顯的不同。

三是以毛章的材質化學處理工藝來識別其真偽。 “文革”時期的毛章絕大部分是鋁或鋁合金材質。 它的表層飾面化學處理只能是在電解液中進行“著色”。 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因全國流行用鋁或鋁合金製作毛章,因而也自行調製“著色”劑,形成各個地區的毛章表層飾面“著色”(通常是金黃色或銀白色)有深有淺。

自然產生了地區或本地區廠與廠之間在“著色”品質上的區別。 電解液“著色”工藝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直接影響毛章表層飾面品相的好壞。 因此各地區製作的毛章在漆色塗制、鋁材質地以及“著色”特性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現在毛章市場上出現的上海“大紅旗”套章偽品和內蒙古軍區方形“里程碑”套章偽品,儘管每枚章正面圖案浮雕也很精緻,但以上所說的三個特性是無法仿製的。

只有瞭解像章製作工藝和特性,再經過不斷地提高識別能力,才能在贗品充斥的市場上遊刃有餘,才不會在“淘寶”中“打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