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夢想起航 C919深遠影響中國工業

5月5日, 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首飛。 儘管首飛距真正投入商業化運營仍較為遙遠, 但截止目前已經收穫了來自全球23家航空公司570架次的訂單,

其作為最主流的航空運輸市場(150座級), 完全按照國際主流適航標准和市場運營標準研製的幹線飛機, 備受關注。

中宏評論:

作為突破美國歐洲技術封鎖的C919, 整體國產化率已經達到50%以上, 從設計研發、總裝上線到實現首飛用了9年時間, 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集群, 有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研發, 70家企業成為C919的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 雖然發動機、航電等還是進口的, 但目前我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專案起步不久, 由於民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機在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及環境等方面較高要求, 國產發動機還不能滿足, 還需要廣泛的技術研究和積累。 同時, 發展民機發動機的還涉及到國際通行的各種適航標准,

想要達到這些目標短期內恐怕難以實現。 但是沒有這50%, 就不會有那50%, 正所謂路是一步一步走, 飯是一口一口吃。 正式首飛後將快速進入後續的測試、生產和交付階段, 相關的航空製造業上下游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同時, C919大飛機項目的突破, 也給高端裝備製造業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啟示。 一是中國商飛的成立, 依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 採取國際飛機製造商主流的“主製造商—供應模式”, 以分攤專案研製費用和風險, 可以為今後國企兼併重組提供一個可行樣本。 二是C919的整個研發過程, 充分體現了開放和市場協作, 不僅有國外企業的技術支持與成果轉化, 也有民營企業的加入,
這將對國有製造企業如何合理利用外資與民資起到借鑒作用。 此外, 還需進一步促進軍民融合的發展, 首要的是需積極轉變發展理念, 需跳出眼前利益的“漩渦”, 讓科技成果落地開花。 還要強化法規制度建設, 掃清制約發展的制度壁壘, 創新市場准入管理, 加快消除法治“盲區”, 以政策法規保障軍民融合順利推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