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梁羽生誕辰紀念日:與金庸一世的“瑜亮”情結∣眼光日曆

眼光日曆

梁羽生, 生於1924年5月5日, 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 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等)的影響較深, 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較重。 “開風氣也, 梁羽生, 發揚光大者, 金庸”。 其時, “文革”剛剛爆發, 香港的左右翼對立, 讓他承受了莫大的壓力。 而最大的壓力來自左翼的高層, 他們認為梁羽生對金庸評價過高。

梁羽生也再次評點了兩人的寫作, “金庸寫‘惡’、寫壞人比寫好人成功,

寫邪派比寫正派成功, 《書劍恩仇錄》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張召重, 寫四大惡人, 一個比一個精彩, 但寫好人君子, 段譽啊, 不夠精彩。 我自己寫邪派怎麽樣寫, 都不夠金庸那麽精彩, 我寫名士風流比較有一手。 ”

梁羽生的影響力為何不及金庸?

金庸的小說確超越了其他武俠小說, 他的小說內涵豐富, 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 金庸小說的藝術性專家學者探討很多, 作為普通讀者, 我們可以從情節與人物方面看一看。 金庸的小說情節特別精吸引人, 使人欲罷不能, 而且人物形象也鮮明, 有呼之欲出之感。 梁羽生曾化名佟碩之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來把自己與金庸來比較。 題目好像是《金庸梁羽生合論》, 平心而論,

這篇文章寫的相當精彩。 我想這種學術性的語言金庸來恐怕不一定能寫的來。 但在作品中, 金庸那半文半白的語言卻很有魅力, 梁羽生的語言用在這種古典情韻的現代武俠小說就不及金庸了。 相對來說, 梁羽生的小說較為呆板, 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也不多。 就拿你說的詩詞來說, 金庸古文學的功底可能的確不如梁羽生, 但是梁羽生的詩詞會給人以掉書袋的感覺。 金庸的詩詞功底不如梁羽生但他在文章中只一般引用詩詞, 但這些詩詞與作品融為一體, 意境悠遠。 比如, 段譽在太湖被鳩摩智挾持時, 看到太湖的優美景色, 脫口而出:“波渺渺, 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 斜日杏花飛。 ”


關於兩人作品的成就可謂是見仁見智了, 然而, 對於一位職業作家而言, 梁羽生對武俠有自己的理解, 這也是他所有著作所基於的理論基礎。 首先, 梁羽生對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價值給予明確肯定。 他指出, 作為一種小說流派, 武俠小說無疑是中國文學百花園中一朵奇異的鮮花,

“應當允許武俠小說存在”。 其次, 他認為, 武俠小說必須有武有俠, 武是一種手段, 俠是真正目的, 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所以, 俠是重要的, 武是次要的, 一個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 卻不可以沒有俠氣。 即“寧可無武, 不可無俠‘’再次, 他認為, 寫好武俠小說 , 作者只有具備相當的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識, 並有相當的藝術手段、古文底子, 而且還要懂得中國武術的三招兩式, 才能期望成功 。 撰寫者的創作態度應當端正。 他在1977年應新加坡寫作人協會的邀情作演講時, 介紹了自己創作武俠小說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時代的歷史真實;二是著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他對武俠小說的態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

他對武俠小說的態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