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銀河護衛隊2》一部非典型性的美式英雄片

記得《銀河護衛隊》上映的時候, 我都還沒有開始寫影評, 轉眼第二部上映, 已經三年了。

當年對於《銀河護衛隊》, 最大的感受是逗趣搞怪的風格,

使得它成為超級英雄電影中的異類, 同時, 對群像人物的樹立也相當成功, “速激”系列用了幾部作品才辦到的事情, 《銀河護衛隊》只用了兩個小時就辦到了, 而且效果比兩年後隔壁DC的《自殺小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純類比, 不引戰)不錯, 風格與人物這兩大亮點, 是《銀河護衛隊》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畢竟相比《復仇者聯盟》等其他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 《銀河護衛隊》的幾名成員的戰鬥力遠遠稱不上超級英雄, 而更像是一群泥腿子的流氓特工。 即使是將故事背景搬到了更加絢麗斑斕的銀河之中, 也並沒有營造出比其他漫威電影更加華麗和炫酷的大場面特效情景。 在如今已經高度成熟的好萊塢特效工業的產品之中,
單論特效, 《銀河護衛隊》系列的兩部作品都只能算得上是中上之作, 在迪士尼爸爸的陣營中更算不上頂尖。

然而, 《銀河護衛隊2》無疑是一部成功的續作, 因為它並沒有在視覺效果亦或是故事情節上尋找突破, 事實上第二部從整體上看幾乎談不上有什麼故事, 而是將第一部作品的兩大亮點繼續發揚光大, 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和深化。

首先是風格上, 不同於漫威的其他超級英雄片, 《銀河護衛隊》從橫空出世的那一刻開始, 就是以主人公星爵為中心為觀眾呈現了一出“星際搖滾音樂喜劇”, 所以被很多觀眾與普遍的超級英雄片區分開來看待。 影片所有突出的元素, 都來自於星爵這個人物身上。 比如影片一言不合就放歌的設置, 雖然歌曲內容並不全部與影片的故事情節相契合, 但有時候和絃與鼓點就是更加能夠撩撥和刺激觀眾, 從而強化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的視聽感受。 另外, 這個時代進去在一定程度上為影片帶來了別樣的年代感, 更顯獨特之處。

在細節上, 其實放歌就和諸如Hans Zimmer等電影配樂大師的作品具有一樣的功能性, 只要歌詞和旋律不和影片中的內容產生過大的差異, 不會產生破壞性的效果, 而且很容易成為加分項, 或者至少不會減分。 影片中星爵隨身攜帶的隨身聽和母親留下的Awesome Mix, 和即使打架都要來一段歌舞的行事風格, 是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隨性和瀟灑, 當然也伴隨著很強的喜劇效果。

不過, 若是要真正談及影片的喜劇風格, 在《銀河護衛隊2》中, 則是由小格魯特接棒第一部的星爵承擔了大部分的喜劇效果。 不得不說導演詹姆斯·古恩深諳圈粉之道, 將在第一部中犧牲後重生的樹人格魯特設置為重新長大的孩子形象, 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

個子小、大眼萌的小樹人格魯特簡直可愛得犯規啊!即使是在兇險異常的戰鬥環境中, 小格魯特也能一股清流一般地表現出孩子無憂無慮的一面, 當然他也少不了調皮搗蛋, 讓他的眾多“老爸老媽”們頭痛得無可奈何。 很難想像, 在第二部中變成小樹人的格魯特的配音依然是光頭硬漢范·迪塞爾, 雖然借助了一些技術手段, 但是“唐老大”你這萌死人不償命的語氣簡直讓人刮目相看啊!整部《銀河護衛隊2》幾乎只要有小格魯特的地方, 影院裡就充滿了歡聲笑語, 使得影片完美延續了前作的逗逼基因。

另一方面,《銀河護衛隊2》相比前作而言,最大的亮點其實是對影片人物的深化。如果說第一部是非常完整地樹立了這一群像人物的團體的話,那麼第二部則是點面俱到地對片中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作了更全面地描繪,同時也使得人物關係更加有說服力,也更加有感染力。影片中星爵的兩位“爸爸”都有著很重的戲份,但兩人對待這個兒子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國內的一則新聞,一位少女婉拒了親身父母的邀請,而選擇繼續留在將自己從小撫育長大的養父身邊照料其生活起居。網友們大都評論孩子有良心,知恩圖報,但就像這部電影中提到的,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性格的形成和從小的幻想,往往都是與撫育自己的人所掛鉤的,親密的關係和情感更多地在於陪伴和交流,在這種長年累月積澱而成的羈絆面前,單純的血緣關係顯得無力了許多。

其他人物之間的互動也很有意思。卡魔拉和星雲兩姐妹,都是宇宙大反派滅霸的養女,在強權與壓迫中長大的二人,從小就相愛相殺,從第一部來看,卡魔拉有點想和解的態勢,但星雲明顯不領情,但在這一部中兩人卻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火箭浣熊徹底被定位成了團隊中的一個核心技術型人才,但他尖酸刻薄的性格卻依然不改,在本片中還引起了很大的風波。片中勇度和火箭二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印象深刻:原來他們二人曾經都是不守規矩不受歡迎的人,勇度因此被掠奪者逐出門庭,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曾經的家人,而從火箭在銀河護衛隊中的境況看起來也正在走勇度的老路,但正因為勇度曾經歷過,所以他理解火箭,知道他乖張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安全感的缺失,從而鼓勵火箭更加坦誠地去面對自己的家人。這一段戲在影片中其實是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不僅讓火箭與銀護大家庭的關係更加堅實,而且也對勇度這個人物進行了更深刻的挖掘,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星際大盜身上更多有血有肉的一面。

此外,新角色螳螂女和毀滅者德克斯竟然被湊成了一對奇怪的CP,這是一個耿直boy和耿直girl的組合。德克斯在第一部中已經展現了他超短超直的腦回路,而這一部中,導演越發會利用他的耿直和幾乎為0的幽默感來製造喜劇效果,這種反差式的笑點還是挺有意思的。螳螂女則是與德克斯相當,幾乎是不存在什麼社交能力,所以會在探知到星爵對卡魔拉的情愛之後當著兩人的面絲毫不覺得尷尬地直接指出,而與銀河護衛隊相遇,對她個人而言則是一個新篇章了。螳螂女雖然被德克斯吐槽長得奇醜無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比漫畫中的造型好看一百倍了,希望亞裔演員龐·克萊門捷夫也能憑藉這個角色,為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贏得更多的機遇吧!

相信影片中最讓人難忘的,應該是最終一幕的“太空葬禮”吧!《銀河護衛隊2》這部電影,其實在漫威的超級英雄片中,越來越像一種異類了,比第一部更甚。因為它真正的高潮部分,並不是最後的大戰,事實上看慣了這種類型片的觀眾,早就能猜到戰鬥的結局,幾乎已經產生審美疲勞了。然而,《銀河護衛隊2》卻用一場盛大的葬禮,為我們奉獻了一個溫情而感人的結局。說到這裡不得不劇透了:當勇度死後,曾經將他逐出門牆的掠奪者們,在知曉了勇度捨己為人的壯舉之後,紛紛趕來為勇度送行,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這是勇度舊日的家庭,對他重新的接納。另一方面,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也都默默地注視著他漸行漸遠的棺木,為他送行。這是新的家庭對勇度的不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這一幕中,小樹人格魯特從慢慢攀上星爵的大腿,到從火箭的身上跳向卡魔拉的肩頭,一點一滴地把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串聯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隱喻,也是一種傳遞,勇度對星爵有著親父子的感情,而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何嘗又不是把格魯特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對待呢?

近年來,在各類商業大片中的“天團”越來越多,成功的往往都已經向“family”轉型,比如速激家族,而還有待提升的,往往還停留在“team”階段,比如自殺小隊。至於復仇者聯盟,其實從來不算一個團隊,其中的成員的矛盾也從來沒有消停過,整個複聯從未往統一的方向發展過,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能用《雷神3》中雷神偶遇浩克後的一句臺詞更能說明——“a friend from work”,只是單純的合作關係而已。在“family”團隊概念的組件上,我個人覺得《銀河護衛隊》系列是所有超級英雄片中最為成功的典範了。

《銀河護衛隊2》歷史性地為觀眾準備了5個彩蛋,不介意的話我就在這裡劇透下吧!不想看的可以直接say u la la了~

(1) 勇度死後,他忠心的部下繼承了他的飛箭技能,正在苦苦修行中,似乎也要加入銀河護衛隊。

(2) 勇度死後,促成了分散多年的掠奪者組織重組,包括我們在片中已經見過的楊紫瓊和史泰龍等人紛紛露面。

(3) 片中的反派之一的黃金女祭司,又創造出一個完美生命體,來繼續追殺銀河護衛隊。(應該就是亞當術士)

(4) 格魯特成長到少年期,也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開始不聽星爵等人的教訓,星爵深感勇度當年管教自己恐怕也不容易。

(5) 漫威之父斯坦李老爺子這次不滿足於在片中小小地露臉了,還在終極彩蛋中怒刷了一波存在感,似乎要開始在漫威宇宙中正式為自己的安插一個角色了。(據說是觀察者)

另一方面,《銀河護衛隊2》相比前作而言,最大的亮點其實是對影片人物的深化。如果說第一部是非常完整地樹立了這一群像人物的團體的話,那麼第二部則是點面俱到地對片中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作了更全面地描繪,同時也使得人物關係更加有說服力,也更加有感染力。影片中星爵的兩位“爸爸”都有著很重的戲份,但兩人對待這個兒子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國內的一則新聞,一位少女婉拒了親身父母的邀請,而選擇繼續留在將自己從小撫育長大的養父身邊照料其生活起居。網友們大都評論孩子有良心,知恩圖報,但就像這部電影中提到的,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性格的形成和從小的幻想,往往都是與撫育自己的人所掛鉤的,親密的關係和情感更多地在於陪伴和交流,在這種長年累月積澱而成的羈絆面前,單純的血緣關係顯得無力了許多。

其他人物之間的互動也很有意思。卡魔拉和星雲兩姐妹,都是宇宙大反派滅霸的養女,在強權與壓迫中長大的二人,從小就相愛相殺,從第一部來看,卡魔拉有點想和解的態勢,但星雲明顯不領情,但在這一部中兩人卻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火箭浣熊徹底被定位成了團隊中的一個核心技術型人才,但他尖酸刻薄的性格卻依然不改,在本片中還引起了很大的風波。片中勇度和火箭二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印象深刻:原來他們二人曾經都是不守規矩不受歡迎的人,勇度因此被掠奪者逐出門庭,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曾經的家人,而從火箭在銀河護衛隊中的境況看起來也正在走勇度的老路,但正因為勇度曾經歷過,所以他理解火箭,知道他乖張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安全感的缺失,從而鼓勵火箭更加坦誠地去面對自己的家人。這一段戲在影片中其實是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不僅讓火箭與銀護大家庭的關係更加堅實,而且也對勇度這個人物進行了更深刻的挖掘,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星際大盜身上更多有血有肉的一面。

此外,新角色螳螂女和毀滅者德克斯竟然被湊成了一對奇怪的CP,這是一個耿直boy和耿直girl的組合。德克斯在第一部中已經展現了他超短超直的腦回路,而這一部中,導演越發會利用他的耿直和幾乎為0的幽默感來製造喜劇效果,這種反差式的笑點還是挺有意思的。螳螂女則是與德克斯相當,幾乎是不存在什麼社交能力,所以會在探知到星爵對卡魔拉的情愛之後當著兩人的面絲毫不覺得尷尬地直接指出,而與銀河護衛隊相遇,對她個人而言則是一個新篇章了。螳螂女雖然被德克斯吐槽長得奇醜無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比漫畫中的造型好看一百倍了,希望亞裔演員龐·克萊門捷夫也能憑藉這個角色,為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贏得更多的機遇吧!

相信影片中最讓人難忘的,應該是最終一幕的“太空葬禮”吧!《銀河護衛隊2》這部電影,其實在漫威的超級英雄片中,越來越像一種異類了,比第一部更甚。因為它真正的高潮部分,並不是最後的大戰,事實上看慣了這種類型片的觀眾,早就能猜到戰鬥的結局,幾乎已經產生審美疲勞了。然而,《銀河護衛隊2》卻用一場盛大的葬禮,為我們奉獻了一個溫情而感人的結局。說到這裡不得不劇透了:當勇度死後,曾經將他逐出門牆的掠奪者們,在知曉了勇度捨己為人的壯舉之後,紛紛趕來為勇度送行,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這是勇度舊日的家庭,對他重新的接納。另一方面,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也都默默地注視著他漸行漸遠的棺木,為他送行。這是新的家庭對勇度的不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這一幕中,小樹人格魯特從慢慢攀上星爵的大腿,到從火箭的身上跳向卡魔拉的肩頭,一點一滴地把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串聯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隱喻,也是一種傳遞,勇度對星爵有著親父子的感情,而銀河護衛隊的眾人何嘗又不是把格魯特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對待呢?

近年來,在各類商業大片中的“天團”越來越多,成功的往往都已經向“family”轉型,比如速激家族,而還有待提升的,往往還停留在“team”階段,比如自殺小隊。至於復仇者聯盟,其實從來不算一個團隊,其中的成員的矛盾也從來沒有消停過,整個複聯從未往統一的方向發展過,他們之間的關係,可能用《雷神3》中雷神偶遇浩克後的一句臺詞更能說明——“a friend from work”,只是單純的合作關係而已。在“family”團隊概念的組件上,我個人覺得《銀河護衛隊》系列是所有超級英雄片中最為成功的典範了。

《銀河護衛隊2》歷史性地為觀眾準備了5個彩蛋,不介意的話我就在這裡劇透下吧!不想看的可以直接say u la la了~

(1) 勇度死後,他忠心的部下繼承了他的飛箭技能,正在苦苦修行中,似乎也要加入銀河護衛隊。

(2) 勇度死後,促成了分散多年的掠奪者組織重組,包括我們在片中已經見過的楊紫瓊和史泰龍等人紛紛露面。

(3) 片中的反派之一的黃金女祭司,又創造出一個完美生命體,來繼續追殺銀河護衛隊。(應該就是亞當術士)

(4) 格魯特成長到少年期,也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開始不聽星爵等人的教訓,星爵深感勇度當年管教自己恐怕也不容易。

(5) 漫威之父斯坦李老爺子這次不滿足於在片中小小地露臉了,還在終極彩蛋中怒刷了一波存在感,似乎要開始在漫威宇宙中正式為自己的安插一個角色了。(據說是觀察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