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政府補貼200多億!近800家新三板企業拿它做業績“遮羞布”

過去一周, 新三板年報披露工作正式收官, 一萬多家掛牌企業交出了去年的成績單。

截止5月3日, 已披露年報的10554家新三板企業中,

有8428家企業實現盈利, 占比近八成, 整體盈利情況較好。

不過, 8000多家盈利的企業中, 有794家公司業績只是表面看來光鮮, 實則靠著非經常性損益“遮羞”, 這才擺脫了經營虧損的尷尬。

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所謂“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生產經營業務無關, 或者雖與經營業務相關, 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 因而不能真實公允地反應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來說, 非流動資產損益、稅收返還、委託投資損益、政府補貼等等這些項目都放到非經常損益一欄。 這也是為什麼看企業報表時, 扣非淨利潤常被關注的原因, 因為這才最能反映企業真實經營狀況的指標。

1757家企業過半利潤靠“水分”支撐

犀牛之星資料研究中心統計, 已披露年報的10554家新三板企業中,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正數的公司有6759家, 占比64%。

而在實現盈利的新三板企業中, 非經常損益占淨利潤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757家, 超過100%的有837家。 不得不說, 靠非經常性損益來“潤色”業績的企業真不少。

分析非經常性損益貢獻利潤超100%的企業發現, 他們主要集中於機械設備、資訊技術、電子設備和化工等行業。

其中, 機械設備領域非經常性損益利潤貢獻比最高, 達到149家;資訊技術行業次之, 為140家。

警惕“偽高增長”, 8家企業兩年靠非經常損益“扶正”業績

有人說, 業績高增長的企業就是“白馬股”, 未必。 去年有153家企業, 淨利潤同比實現100%以上的高增長, 但扣非後淨利潤卻下滑了。 (文末附有名單)

以淨利增長率最高的國科海博為例, 去年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9倍, 達1762.61萬元, 但扣非後淨利潤卻下滑412%, 為-1578.45萬元。 相差為什麼辣麼大?國科海博轉讓自己子公司股權收入了1440萬。

同樣靠非經常性損益實現“高增長”的還有兩家創新層企業。

金投金融去年淨利潤1006萬元, 上年同期虧損482萬元;而扣非後依舊虧損,

達到830萬元。

金投金融年報顯示, 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約278萬元, 而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的金額高達1578萬元, 領先去年整年利潤。 至於, 這“其他”的項目究竟是什麼, 公司並未明說。

另一家創新層企業情況則好一些, 天階生物去年盈利301萬, 同比實現翻番, 扣非後利潤則為177萬, 同比上年下滑26%。

助推天階生物業績翻番正是源於政府的補貼, 當年政府補助242萬元, 佔據了淨利潤的八成。

不僅如此, 更有8家公司, 連續兩年憑藉非經常性損益“扶正”了自己的業績, 即2015年、2016年淨利潤為正, 但扣非淨利潤卻呈負數。 這幾家分別是海的動力、太能電氣、盛華霖、新中法、康銘泰克、寶鑫瑞、新基地和中青國際。

794家企業整體淨利潤不及政府補助的28億

2016年, 新三板整體非經常性經營損益為190.72億元, 占整體淨利潤的16.43%。 這其中, 兩大“輸血”來源就是政府補助和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

據統計, 10554家新三板企業去年政府補助總額為206.91億元, 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17.76億元。

2016年政府補助前十的企業

作為新三板上的明星企業,華強方特在受到投資者追捧之餘,政府對其也是厚愛有加。去年,華強方特收到的政府補貼就高達3.53億元,簡直羨煞旁人。

不過,人家業績也確實是好的沒話說。2014年-2016年淨利潤分別達到7.23億、6.54億和7.11億,不服都不行。

除政府補助,甩賣資產也是充盈業績不錯的方法。2016年6月30日,銀豐棉花以5.22億的價格轉讓全資子公司銀豐倉儲90%股權,這讓公司當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收穫4.87億元。

即便如此,銀豐棉花依舊難以擺脫虧損,淨利潤-2.18億。年報顯示,除主業棉花業務銷售大幅收縮之外,因棉花期貨業務導致地平倉損益也讓公司蒙受虧損,當年期貨平倉損益為-6.94億元。

2016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前十的企業

扯下政府補助和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這兩塊“遮羞布”,有多少企業在“裸泳”?近800家。

去年,794家企業靠非經常性損益才得以盈利,他們獲得的政府補助收入達27.71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6.95億元。更讓人心塞的是,這幾百家企業整體淨利潤還比不上去年政府補助的總額,僅為17.52億元。

雖然政府補助和甩賣資產在短期內能夠對企業業績改善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掛牌公司主業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僅靠非經常性損益,這最後一塊“遮羞布”也會有被扒下的一天!

去年153家企業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增減比例對比情況

犀牛之星-ipo3.com

作為新三板上的明星企業,華強方特在受到投資者追捧之餘,政府對其也是厚愛有加。去年,華強方特收到的政府補貼就高達3.53億元,簡直羨煞旁人。

不過,人家業績也確實是好的沒話說。2014年-2016年淨利潤分別達到7.23億、6.54億和7.11億,不服都不行。

除政府補助,甩賣資產也是充盈業績不錯的方法。2016年6月30日,銀豐棉花以5.22億的價格轉讓全資子公司銀豐倉儲90%股權,這讓公司當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收穫4.87億元。

即便如此,銀豐棉花依舊難以擺脫虧損,淨利潤-2.18億。年報顯示,除主業棉花業務銷售大幅收縮之外,因棉花期貨業務導致地平倉損益也讓公司蒙受虧損,當年期貨平倉損益為-6.94億元。

2016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前十的企業

扯下政府補助和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這兩塊“遮羞布”,有多少企業在“裸泳”?近800家。

去年,794家企業靠非經常性損益才得以盈利,他們獲得的政府補助收入達27.71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6.95億元。更讓人心塞的是,這幾百家企業整體淨利潤還比不上去年政府補助的總額,僅為17.52億元。

雖然政府補助和甩賣資產在短期內能夠對企業業績改善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掛牌公司主業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僅靠非經常性損益,這最後一塊“遮羞布”也會有被扒下的一天!

去年153家企業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增減比例對比情況

犀牛之星-ipo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