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雙峰發現春秋時期青銅編鐘

新湖南用戶端日報5月5日訊(記者 周俊 通訊員 肖展發 熊智龍)5月4日, 雙峰縣文物管理局幹部來到杏子鋪鎮坳頭山村拓木組, 向發現和主動上繳春秋時期青銅編鐘的劉華新、譚有能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 近年來, 雙峰縣已累計出土春秋時期青銅編鐘1套, 戰國時期青銅編鐘2套。

今年2月, 村民劉華新在牛墳山整理山地進行油茶種植時, 挖出了青銅器。 經雙峰縣文物管理局現場清點,

共有完整器5件, 殘損器2件, 其它碎片經拼對後為5件, 共計12件, 為一整套青銅編鐘。 經現場考古發掘和勘察, 該地區土質為黃土層, 無明顯墓葬土質痕跡, 初步判斷為窖藏。 經省文物鑒定中心認定, 其中2件為春秋饕餮紋虎型鈕編鐘, 另三件為春秋扁鈕乳釘紋編鐘, 整套編鐘最大的重達8公斤, 最小的1.5公斤。 該文物已移送至雙峰縣文物管理局文物標準庫房保護和儲存, 破損殘損碎片將送往省博物館進行修復。

據雙峰縣文物管理局局長肖巍介紹, 雙峰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長沙郡的經濟文化重鎮。 歷史以來, 這裡商業繁華、文化興盛、名人輩出, 是三國時期蜀相蔣琬和清末名臣曾國藩的故鄉, 也是近代有名的女傑之鄉。

目前, 已累計出土文物2000餘件, 涵蓋了新石器時代至辛亥革命時期。

為推進文物保護和展覽, 雙峰縣建立了防火防盜、恒溫恒濕的文物標準庫房;規劃建設占地600畝的標準化博物館, 對相關文物進行免費展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