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長得太快太慢都要警惕 兩個生長高峰期別錯過

三四月份, 萬物復蘇萌芽, 百花逐漸盛開。 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開始加快, 很多人說, 春天是孩子長個子最快的季節。

在社會競爭中, 無論是職場找工作, 還是結婚找物件, 身高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所以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得高。

大部分人都知道, 決定一個人身高的因素, 既有先天的基因影響, 也和後天的營養有關。

其實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因素, 除了遺傳和營養外, 還有母孕情況、內分泌、疾病以及生活環境。 孩子長得太快或者長得太慢, 都有可能是生長發育出了問題。

病歷1

小女孩身高過高, 長出“小雞雞”

剛剛兩歲零九個月的菲菲(化名), 看起來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都高出一大截, 身高已經達到了1.01米。

家人帶她來看病, 並不是因為她個子長的過高, 而是因為她的外生殖器發生異常才來的, 陰蒂過長、肥大。

一年前, 媽媽發現異常,

寶貝女兒竟然慢慢長出了“小雞雞”!難道她是個男孩?或者是雙性人?這可愁懷了一家人。

菲菲2014年6月出生, 出生時和正常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 一切正常。

媽媽的奶水也非常好, 寶寶也很會吃, 長得胖嘟嘟, 很討人喜歡。 抱出去就明顯比其他同月齡的孩子顯得大, 人們都說“你真會養!”媽媽自然覺得很高興。

每天朝夕相處, 對於孩子的生長變化, 家長不會太敏感。 一年前, 姥姥給菲菲洗屁股的時候發現了異常。 “哎, 你來看看, 我怎麼覺得孩子尿尿的地方有些不大對勁。 ”媽媽過來看到後說:“其實我也感覺到了, 她這個地方好像比其他女孩顯得大, 老以為是上火了, 有些腫大。 ”

後來她開始關注孩子的生殖器變化, 似乎越來越大, 就像一個男孩的“小雞雞”,

莫非這個孩子是個男孩?或者是個雙性人?他們決定去農村當地的醫院看看。 當地醫院也沒看出個所以來, 就建議他們到徐州市區來看。

在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內分泌遺傳代謝病門診, 王秀麗主任給孩子檢查的時候, 發現孩子的“小雞雞”足足有半個小手指長, 看起來就像是男孩的小雞雞。

醫生給孩子做了基因染色體檢測、B超等多項目檢測。

染色體顯示為XX, 說明孩子是個女孩。 那為什麼會長“小雞雞”, 是不是生殖系統發生了問題?B超的結果出來了, 孩子的子宮、卵巢發育都很正常。

另外, 醫生給孩子測了骨齡, 菲菲實際年齡只有兩歲零九個月, 可是骨齡檢查的結果顯示已經5歲半。

所有的診斷結果出來了,

這個病屬於“女性男性化”也叫“女性加兩性畸形”, 根本原因是菲菲患上了一種叫做“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疾病。 發病率是萬分之一到兩萬分之一。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是什麼?可能大部分人聽都沒有聽過。

醫生解釋說,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又稱腎上腺生殖器綜合征或腎上腺性變態征。 主要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生物合成過程中所必需的酶存在缺陷, 致使皮質激素合成不正常。 多數病例腎上腺分泌理糖激素、理鹽激素不足而雄性激素過多, 故臨床上出現不同程度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伴有女孩男性化, 而男孩外生殖器顯示正常, 症狀表現的不明顯, 主要表現為性早熟, 此外, 也有低血鈉或高血壓等多種症候群。

這種病在門診並不算罕見。 幾天前, 一個7歲的男孩被家人帶來檢查, 他的外生殖器看起來正常, 身高也比同齡的孩子高出很多。 為他測了骨齡, 顯示骨齡已經9歲, 睾丸已經發育, 有性早熟的趨勢。

還有一個7歲的女孩, 個子也很高, 母親帶她來的原因, 是因為發現孩子乳房已經開始發育, 她母親擔心是性早熟, 測骨齡結果顯示已經10歲。

醫生告訴記者, 一般情況, 家長都認為孩子長得快長得高是好事, 所以很少有家長單純因為孩子個子過高或者長得太快來檢查的。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症的一個明顯的表現, 就是孩子生長較快, 明顯比同齡的孩子高。 但是, 並非是患上這種病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是高個子。 恰恰相反, 由於過早發育,會導致性早熟,使骨骺過早閉合,會過早停止生長。骨骺過早閉合,比別人少生長發育幾年,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將來成年後身材矮小。所以,孩子長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家長要注意。導致生長過快的,除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還有其他的疾病。

醫生表示,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發育,比如:母孕關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慢性腎臟疾病、垂體發育等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身材矮小,一定要儘早進行治療。

病歷2

四歲零七個月男孩身高比別的孩子矮

家住邳州的小男孩晨晨,今年四歲零七個月,出生時很正常,身高53釐米,看起來和其他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

後來,家裡人發現他生長發育遲緩,明顯比其他孩子看起來小,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已經超過一米高,而他本人身高只有95釐米。

無獨有偶。今年兩歲半的月月,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瘦小很多。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本以為她是早產兒,媽媽說39周足月出生,從出生就比別的孩子小,只有四斤四兩。

本以為好好餵養能追上。可以後來發現,不管怎麼喂總是長不胖,對營養的吸收也不好。“可能就是胎沒坐好!”媽媽說。

醫生為她做了體察,準備做生長激素激發試驗,如果可以,就要通過每天打生長激素讓她長大。

醫生說,像月月的情況就是屬於不孕原因造成的發育遲緩,可能是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嚴重的妊娠合併症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通俗的說法就是胎沒坐好。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早干預治療,將來肯定是比正常人的平均身高要低。而且將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高於一般人。

在兒童遺傳代謝病門診,王秀麗的桌子上堆著一摞摞厚厚的患兒資料,其中發育遲緩的要比發育過快的患兒多出很多。

他們中有很多,經過診斷體內生長激素缺乏,就需要每天注射生長激素來促進其生長。

在眾多導致矮小的因素中,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對身高的影響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患兒因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的身材矮小,稱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又稱垂體性侏儒症。是兒科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大多為散發性,少部分為家族性遺傳。

對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主要採用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開始治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有很多患兒需要每天打生長激素。天天來醫院打明顯不現實。所以,就像糖尿病人在家打胰島素一樣,這些孩子的父母可以每天在家裡,在孩子的肚皮上進行注射。

王秀麗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資料統計,在我國發育遲緩的孩子有3900萬,需要治療的只有700萬。還有很多情況是不需要通過打生長激素來治療的。

看到前面的介紹,也許有的家長會感到緊張,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發育遲緩都需要治療,前面我們說人的生長發育,也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人生長發育的晚,有的人生長發育的早。只要他的身高、體重和各項機能都在正常的範圍內,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發育遲緩都需要治療。

案例3

他在班裡個子最小,原因是爸爸發育的晚

昨天,記者正在婦幼保健院採訪時,遇到一位30多歲的媽媽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門診。

“他個兒矮,在班裡是最矮的,您看看他是不是發育正常?”

這位媽媽介紹,兒子今年5歲,現在上幼稚園大班,因為上學比別的孩子早一年,所以在班裡顯得最矮小,但是孩子的智力、運動協調性各方面都沒有問題,所以她也就沒太在意。

“今天,幼稚園園長拉著我,給我看了一個你們兒保所貼的一個材料,建議我來給孩子檢查一下,人家是好心,我們就來查查。”

她說,促使她帶孩子來檢查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位同事身高一米八,兒子26歲了身高才一米六,說是錯過了發育期,沒辦法了。

醫生為孩子量了身高,對其全身做了體查,對比了《2005年我國兒童身高百分位標準值》,笑著告訴這位媽媽:“放心吧,沒事,這個孩子只是身高偏低,但還是在正常的範圍內。”

“哦,那我就放心了。不過我一直有些不太明白,我身高1.68米,他爸爸1.78米,他怎麼能偏矮呢?”

“你們夫妻倆是不是有誰原來生長發育晚一些?”王秀麗問,“我聽他爸爸說過,他是長個比較晚。”這位媽媽回答。

“那就應該問題不大,實在不放心就三個月到半年後再來檢查一次。”

另外建議這位媽媽讓孩子每天早些睡覺,最好是在9點前,另外注意補鈣和維生素AD。

誤區

關於長個兒,家長的意識中有很多誤區

醫生告訴記者,孩子的生長有他特定的時間段。不管是長得太快還是太慢,一定要在青春期之前,儘早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是不是需要治療。另外,醫生還介紹了很多家長意識中的誤區。

誤區1 現在不長,以後會長

有人說:“俺現在不長,以後還會長!”還有很多家長認為“23,竄一竄!”其實這是錯誤的。

孩子不長個,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晚長”,一定要及時就診,由醫生來判斷是否真的是晚長,以免貽誤孩子的治療時機,造成終生的遺憾。

一個人的身高80%是在青春期之前長的,20%是在青春期長的。如果在青春期前個子就矮小,那麼80%的孩子在經過青春期以後,個子還是矮小的。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前,已經表現出矮小,有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所致,沒有進行治療,青春期三四年就過去了,孩子骨骺生長板閉合,就很難再治療。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要長高就沒辦法了。

誤區2 補補鈣就長了

人的長骨的生長,不是主要靠鈣質,鈣也不是生長的主要動力,靠的是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食物營養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生長。所以說,要想長高並不是單純補鈣就可以。

為什麼要在青春期之前越早檢查越好, 因為,越早發現治療的效果越好,越小的孩子骨骺發育越活躍,對於藥物的作用越敏感。如果等到孩子的骨骺板閉合,用藥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誤區3 打生長激素不好

生長激素是人體生長必需的要素之一。不要一聽是激素就排斥。各方面發育正常的孩子,自然不需要再打生長激素,如果確診是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一定是要接受治療的。

醫生說到其中的一個病例也是很無奈,孩子因為矮小來檢查,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症,就一直打到7歲,不知道什麼原因忽然就停止不再打了,過了一年又來了,問其原因,說是聽說那麼小的孩子打激素不好,所有他們就給孩子停了,停了一年,一量孩子身高發現幾乎沒長,所以這才又來醫院找她。

■專家提醒

把握好兩個生長高峰期

醫生說,人從一出生就開始長,但是在一生中有兩個生長高峰,一個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青春期。

第一個高峰期是嬰兒期,也就是剛出生的第一年,又稱乳兒期。這一年生長速度最快,一年裡身高最多可以長25釐米,在這個階段,嬰兒主要從乳類獲得營養,體格生長迅速,體重也可增加兩倍,腦發育也很快。一周歲時,動作發育已達到能接觸周圍人物的水準,如能坐、開始學走路等。

一歲之後,生長速度開始減慢。

第二個高峰期是10到20歲,也就是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顯著的特點,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

在整個青春期裡,女孩和男孩增長的速度有一定的差別,女孩在整個青春期總共可以長高25釐米,每年平均可以長高6—8釐米,而男孩總共可以長高25—30釐米,每年長高8—12釐米。

如果想要讓孩子能夠長的高,在這兩個階段就可以給孩子加強營養、補充鈣質和AD,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利於長高的運動。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釐米,因此,建議兒童每天多做戶外運動,根據孩子的性格、體質特點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運動,否則影響孩子的情緒,對長高不利。

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長很有利。但也要注意不能急於求成, 因為長期過量超負荷運動會造成軟骨損傷。

■相關連結 12種有利於長高的運動

1、爬牆摸高

面對牆壁而立,牆上預先劃一條標記線,此線為自己最高的摸高點。然後,用雙手手指沿牆升高,兩腳起踵,儘量向上伸展,設法觸及或超出此摸高標記線。接著將腳跟與手一起慢慢放下。做上升運動時吸氣,腹部肌肉用力;放下時呼氣,腹部肌肉放鬆。

2、單杠懸垂

兩手握杠(正握),做靜止懸垂,到稍感吃力時為止。腹部肌肉應儘量放鬆。

3、擺臂伸展

兩腳分開,兩腿伸直,以右手觸左腳,左手觸右腳的交替擺臂轉體,頭部向上轉動。

4、扶竿碰地

兩腳開立,用一根竹竿(約同自己身高),放於頭後肩上,兩手握竿臂伸直,上體前傾與地面平行,兩腿伸直。然後做向左、向右轉體運動,使竹竿頂端觸及地面。

5、倒勾懸垂

兩腳踝關節前面勾住單杠,頭朝下,腹部肌肉儘量放鬆。要注意保護。

6、模仿爬竿

徒手做模仿爬竿動作。兩腳腳尖抵地,兩手做換手交替向上伸展的練習。

7、坐凳後仰

身體坐方凳前沿部位,兩腳腳尖勾住床邊、書櫃之類的重物,然後身體向後倒,兩臂跟著高舉向後下方引伸,腰部貼凳面,儘量將頭向下伸展。

8、上體前引

坐於地上,上體與地面呈直角。然後,上體前倒,兩臂做向前引伸動作,手指尖觸及最遠的地方。

9、後伸踢腿

兩手撐地,單腳跪撐,用另一腳連續做4次向後上方踢伸的練習。然後,左、右腳進行交換。

10、“拱橋”練習

兩腳開立,兩手向後著地成“拱橋”型動作。開始時兩腳著地,成“拱橋”後可增加捉踵動作。該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切忌給兒童做提腰的動作。

11、臥床伸腰

睡前或早上醒來時,在床上可多做幾次伸懶腰的活動。要使手和腳儘量向最遠的地方引伸。

12、縱跳摸高

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衝。

由於過早發育,會導致性早熟,使骨骺過早閉合,會過早停止生長。骨骺過早閉合,比別人少生長發育幾年,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將來成年後身材矮小。所以,孩子長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家長要注意。導致生長過快的,除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還有其他的疾病。

醫生表示,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發育,比如:母孕關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慢性腎臟疾病、垂體發育等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身材矮小,一定要儘早進行治療。

病歷2

四歲零七個月男孩身高比別的孩子矮

家住邳州的小男孩晨晨,今年四歲零七個月,出生時很正常,身高53釐米,看起來和其他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

後來,家裡人發現他生長發育遲緩,明顯比其他孩子看起來小,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已經超過一米高,而他本人身高只有95釐米。

無獨有偶。今年兩歲半的月月,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瘦小很多。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本以為她是早產兒,媽媽說39周足月出生,從出生就比別的孩子小,只有四斤四兩。

本以為好好餵養能追上。可以後來發現,不管怎麼喂總是長不胖,對營養的吸收也不好。“可能就是胎沒坐好!”媽媽說。

醫生為她做了體察,準備做生長激素激發試驗,如果可以,就要通過每天打生長激素讓她長大。

醫生說,像月月的情況就是屬於不孕原因造成的發育遲緩,可能是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嚴重的妊娠合併症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通俗的說法就是胎沒坐好。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早干預治療,將來肯定是比正常人的平均身高要低。而且將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高於一般人。

在兒童遺傳代謝病門診,王秀麗的桌子上堆著一摞摞厚厚的患兒資料,其中發育遲緩的要比發育過快的患兒多出很多。

他們中有很多,經過診斷體內生長激素缺乏,就需要每天注射生長激素來促進其生長。

在眾多導致矮小的因素中,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對身高的影響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患兒因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的身材矮小,稱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又稱垂體性侏儒症。是兒科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大多為散發性,少部分為家族性遺傳。

對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主要採用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開始治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有很多患兒需要每天打生長激素。天天來醫院打明顯不現實。所以,就像糖尿病人在家打胰島素一樣,這些孩子的父母可以每天在家裡,在孩子的肚皮上進行注射。

王秀麗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資料統計,在我國發育遲緩的孩子有3900萬,需要治療的只有700萬。還有很多情況是不需要通過打生長激素來治療的。

看到前面的介紹,也許有的家長會感到緊張,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發育遲緩都需要治療,前面我們說人的生長發育,也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人生長發育的晚,有的人生長發育的早。只要他的身高、體重和各項機能都在正常的範圍內,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發育遲緩都需要治療。

案例3

他在班裡個子最小,原因是爸爸發育的晚

昨天,記者正在婦幼保健院採訪時,遇到一位30多歲的媽媽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門診。

“他個兒矮,在班裡是最矮的,您看看他是不是發育正常?”

這位媽媽介紹,兒子今年5歲,現在上幼稚園大班,因為上學比別的孩子早一年,所以在班裡顯得最矮小,但是孩子的智力、運動協調性各方面都沒有問題,所以她也就沒太在意。

“今天,幼稚園園長拉著我,給我看了一個你們兒保所貼的一個材料,建議我來給孩子檢查一下,人家是好心,我們就來查查。”

她說,促使她帶孩子來檢查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位同事身高一米八,兒子26歲了身高才一米六,說是錯過了發育期,沒辦法了。

醫生為孩子量了身高,對其全身做了體查,對比了《2005年我國兒童身高百分位標準值》,笑著告訴這位媽媽:“放心吧,沒事,這個孩子只是身高偏低,但還是在正常的範圍內。”

“哦,那我就放心了。不過我一直有些不太明白,我身高1.68米,他爸爸1.78米,他怎麼能偏矮呢?”

“你們夫妻倆是不是有誰原來生長發育晚一些?”王秀麗問,“我聽他爸爸說過,他是長個比較晚。”這位媽媽回答。

“那就應該問題不大,實在不放心就三個月到半年後再來檢查一次。”

另外建議這位媽媽讓孩子每天早些睡覺,最好是在9點前,另外注意補鈣和維生素AD。

誤區

關於長個兒,家長的意識中有很多誤區

醫生告訴記者,孩子的生長有他特定的時間段。不管是長得太快還是太慢,一定要在青春期之前,儘早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是不是需要治療。另外,醫生還介紹了很多家長意識中的誤區。

誤區1 現在不長,以後會長

有人說:“俺現在不長,以後還會長!”還有很多家長認為“23,竄一竄!”其實這是錯誤的。

孩子不長個,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晚長”,一定要及時就診,由醫生來判斷是否真的是晚長,以免貽誤孩子的治療時機,造成終生的遺憾。

一個人的身高80%是在青春期之前長的,20%是在青春期長的。如果在青春期前個子就矮小,那麼80%的孩子在經過青春期以後,個子還是矮小的。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前,已經表現出矮小,有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所致,沒有進行治療,青春期三四年就過去了,孩子骨骺生長板閉合,就很難再治療。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要長高就沒辦法了。

誤區2 補補鈣就長了

人的長骨的生長,不是主要靠鈣質,鈣也不是生長的主要動力,靠的是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食物營養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生長。所以說,要想長高並不是單純補鈣就可以。

為什麼要在青春期之前越早檢查越好, 因為,越早發現治療的效果越好,越小的孩子骨骺發育越活躍,對於藥物的作用越敏感。如果等到孩子的骨骺板閉合,用藥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誤區3 打生長激素不好

生長激素是人體生長必需的要素之一。不要一聽是激素就排斥。各方面發育正常的孩子,自然不需要再打生長激素,如果確診是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一定是要接受治療的。

醫生說到其中的一個病例也是很無奈,孩子因為矮小來檢查,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症,就一直打到7歲,不知道什麼原因忽然就停止不再打了,過了一年又來了,問其原因,說是聽說那麼小的孩子打激素不好,所有他們就給孩子停了,停了一年,一量孩子身高發現幾乎沒長,所以這才又來醫院找她。

■專家提醒

把握好兩個生長高峰期

醫生說,人從一出生就開始長,但是在一生中有兩個生長高峰,一個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青春期。

第一個高峰期是嬰兒期,也就是剛出生的第一年,又稱乳兒期。這一年生長速度最快,一年裡身高最多可以長25釐米,在這個階段,嬰兒主要從乳類獲得營養,體格生長迅速,體重也可增加兩倍,腦發育也很快。一周歲時,動作發育已達到能接觸周圍人物的水準,如能坐、開始學走路等。

一歲之後,生長速度開始減慢。

第二個高峰期是10到20歲,也就是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顯著的特點,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

在整個青春期裡,女孩和男孩增長的速度有一定的差別,女孩在整個青春期總共可以長高25釐米,每年平均可以長高6—8釐米,而男孩總共可以長高25—30釐米,每年長高8—12釐米。

如果想要讓孩子能夠長的高,在這兩個階段就可以給孩子加強營養、補充鈣質和AD,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利於長高的運動。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釐米,因此,建議兒童每天多做戶外運動,根據孩子的性格、體質特點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運動,否則影響孩子的情緒,對長高不利。

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長很有利。但也要注意不能急於求成, 因為長期過量超負荷運動會造成軟骨損傷。

■相關連結 12種有利於長高的運動

1、爬牆摸高

面對牆壁而立,牆上預先劃一條標記線,此線為自己最高的摸高點。然後,用雙手手指沿牆升高,兩腳起踵,儘量向上伸展,設法觸及或超出此摸高標記線。接著將腳跟與手一起慢慢放下。做上升運動時吸氣,腹部肌肉用力;放下時呼氣,腹部肌肉放鬆。

2、單杠懸垂

兩手握杠(正握),做靜止懸垂,到稍感吃力時為止。腹部肌肉應儘量放鬆。

3、擺臂伸展

兩腳分開,兩腿伸直,以右手觸左腳,左手觸右腳的交替擺臂轉體,頭部向上轉動。

4、扶竿碰地

兩腳開立,用一根竹竿(約同自己身高),放於頭後肩上,兩手握竿臂伸直,上體前傾與地面平行,兩腿伸直。然後做向左、向右轉體運動,使竹竿頂端觸及地面。

5、倒勾懸垂

兩腳踝關節前面勾住單杠,頭朝下,腹部肌肉儘量放鬆。要注意保護。

6、模仿爬竿

徒手做模仿爬竿動作。兩腳腳尖抵地,兩手做換手交替向上伸展的練習。

7、坐凳後仰

身體坐方凳前沿部位,兩腳腳尖勾住床邊、書櫃之類的重物,然後身體向後倒,兩臂跟著高舉向後下方引伸,腰部貼凳面,儘量將頭向下伸展。

8、上體前引

坐於地上,上體與地面呈直角。然後,上體前倒,兩臂做向前引伸動作,手指尖觸及最遠的地方。

9、後伸踢腿

兩手撐地,單腳跪撐,用另一腳連續做4次向後上方踢伸的練習。然後,左、右腳進行交換。

10、“拱橋”練習

兩腳開立,兩手向後著地成“拱橋”型動作。開始時兩腳著地,成“拱橋”後可增加捉踵動作。該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切忌給兒童做提腰的動作。

11、臥床伸腰

睡前或早上醒來時,在床上可多做幾次伸懶腰的活動。要使手和腳儘量向最遠的地方引伸。

12、縱跳摸高

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