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中這些英才本可大有作為,卻英年早逝

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不過傑出人物在歷史上也有功勞, 而且有時作用很大。 三國是一部大戲, 如果某些人物死的不是早了一點, 可能也會改寫歷史。

第一個可能就是郭嘉, 此人是曹操的謀士。 極善於出謀劃策, 料敵如神, 人稱鬼才。 他先是投奔了袁紹, 後來他發現袁紹不會用人, 西元196年在荀彧的推薦下投奔了曹操。 他在追隨曹操的11年征戰生涯中, 曹操的事業就一直處於上升的階段。 在他去世之後第二年, 也就是西元208年曹操就遭遇了著名的赤壁大敗。

曹操在赤壁敗退之後不禁發出感歎“郭奉孝在,

不使孤至此”和“哀哉奉孝, 痛哉奉孝, 惜哉奉孝”的感慨。 他如果當時在世, 曹操應該不會輕易冒進發動決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之戰了, 即使是發動了這場戰爭也不至於會敗的這麼慘。 從某種意義上應該說他的英年早逝, 也是劉備和孫權的運氣啊, 否則三國後來的局面就很難說了。 歷史上有記載說曹操覺得周圍的謀士中郭嘉是最年輕最信任的一個, 曾經是準備把他作為將來托孤之人, 就如同劉備托孤給諸葛亮, 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了。

第二個孫策:此人是三國東吳的實際開拓者孫策, 此人號稱小霸王。 他父親戰死的那一年, 他才不到17歲, 虎父無犬子人稱小霸王, 頗有當年楚王項羽的風範。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 依仗著從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馬, 橫掃江東, 勢如破竹。 軍閥袁術就經常感歎“使術有子如孫郎, 死複何恨”。

奸雄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江南, 也曾經說過“獅兒難與爭鋒”的喪膽之語。 西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僵持不下的時候, 孫策很有遠見的點選精銳兵馬準備渡江北上攻取許都,

包抄曹操的後方, 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 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運啊。 如果孫策不是英年早逝, 歷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寫。 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鎮江東的“小霸王”不是沙場染血、馬革裹屍, 卻是死在幾個匹夫刺客的手裡, 實在是身為一個武將的悲哀。 他在臨死之前為了江東的基業, 沒有把位置傳給自己尚年幼的兒子, 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弟弟孫權, 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也為江東能夠延續80多年的基業打下了基礎。

其三, 江東周郎。 他和孫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摯友, 20歲不到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半壁江山, 可謂是少年俊才, 英姿勃發。 然後在西元198年和孫策一起娶了著名的大小喬姐妹。 西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戰,

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曹操, 更加確立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 他和孫策一起都是東吳最具有進取心的將領, 並且赤壁之戰後乘勝又打下了荊州, 還準備再進攻益州, 可惜是英年早逝。 此後的魯肅、呂蒙、陸遜等先後擔當主帥, 雖然這些將領也都不是泛泛之輩, 但東吳方面就再也沒有進取中原之心了。 劉備曾經不懷好意的向孫權進言要提防周瑜獨大的局面, 但孫權是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給予了周瑜極大的信任。

其四, 曹沖。 人稱神童, 是曹操小妾環夫人所生。 從小聰明仁愛, 與眾不同, 深受曹操喜愛。 可惜曹操最喜歡的這個孩子卻在13歲時就不幸夭折了。 他如果還正常的活著的話,

曹丕和曹植恐怕都很難接班即位了。 在這裡講幾個曹沖去世之後的小插曲, 曹丕在當上皇帝後曾發出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沖在, 我很難說是否有今天這樣, 可以支配天下”。 曹沖去世的時候曹操對其它假裝哀傷的兒子們發出了“此我之不幸, 而汝曹之幸也”的一聲悲號。 三國期間有個僅次於曹沖的神童叫周不疑, 他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尋常的寵愛, 本來想用他未來輔佐曹沖的。 曹沖夭折之後曹操就殺了周不疑, 曹丕不以為然, 還跑去勸諫曹操。 結果曹操把他訓斥了一通:“如果是曹沖還活著倒還罷了, 此人不是你所能駕禦的。 ”

其五, 曹睿。 此人是魏文帝曹丕的兒子:曹睿幾歲的時候就顯得特別聰明, 曹操就十分喜愛他, 曾言:“我要讓你作我的三世繼承人”,經常讓他跟在左右。他比司馬懿小26歲,但他當時的政治能力還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其實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並且錯誤的選擇了一個年僅8歲的曹芳接班和政治能力低下的曹爽輔政,司馬懿也是很難獨大的。在他去世10年後的西元249年,司馬懿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發動了政變,除掉了輔政的曹爽,西元254年他的兒子曹芳也被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廢了。所以說司馬懿的長壽(終年72歲)絕對是後來魏國的一大災難啊。

其六,孫登。這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兒子。字子高,孫權長子(庶出)。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赤烏四年五月卒,年僅三十三歲。臨終前,孫登上書給孫權,提出了幾項令國家安定和富強的建議,又推薦陸遜、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多位優秀的臣子,希望孫權能多加親近任用他們以令吳國昌盛。孫權在得悉孫登亡故後才看到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傷,談到他都不禁傷心流涕。諡宣太子。

其七,陳登,陳元龍。年二十五,舉孝廉,除東陽長。後徐州牧陶謙表為典農校尉。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呂布那麼大的英雄,被陳登玩於股掌之上。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又遷東城太守。207年因寄生蟲病英年早逝,陳登受到曹操、劉備高度讚賞。

其八,曹昂,字子修,沛國譙縣人曹操的長子,劉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大。聰明且性情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建安二年(197年)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然襲擊,曹昂為救曹操負責斷後,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曹操在臨終前說過:我一生所作所為,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也不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媽媽,我該怎麼回答。曹操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以至於讓正氏丁夫人繼養他,提高曹昂在家中的地位,為立他為儲做下準備。而後來曹操疼愛曹彰也可能是因為彰喜歡武功與昂相似。

當然這些人物裡面,曹沖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很聰明,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至於周郎孫策才是狠角色。如果歷史允許假設,可能真的會改變。當然劉備手下的法正龐統也很厲害,也算是英年早逝而影響三國進程的人。

曾言:“我要讓你作我的三世繼承人”,經常讓他跟在左右。他比司馬懿小26歲,但他當時的政治能力還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其實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並且錯誤的選擇了一個年僅8歲的曹芳接班和政治能力低下的曹爽輔政,司馬懿也是很難獨大的。在他去世10年後的西元249年,司馬懿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發動了政變,除掉了輔政的曹爽,西元254年他的兒子曹芳也被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廢了。所以說司馬懿的長壽(終年72歲)絕對是後來魏國的一大災難啊。

其六,孫登。這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兒子。字子高,孫權長子(庶出)。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赤烏四年五月卒,年僅三十三歲。臨終前,孫登上書給孫權,提出了幾項令國家安定和富強的建議,又推薦陸遜、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多位優秀的臣子,希望孫權能多加親近任用他們以令吳國昌盛。孫權在得悉孫登亡故後才看到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傷,談到他都不禁傷心流涕。諡宣太子。

其七,陳登,陳元龍。年二十五,舉孝廉,除東陽長。後徐州牧陶謙表為典農校尉。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呂布那麼大的英雄,被陳登玩於股掌之上。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又遷東城太守。207年因寄生蟲病英年早逝,陳登受到曹操、劉備高度讚賞。

其八,曹昂,字子修,沛國譙縣人曹操的長子,劉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大。聰明且性情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建安二年(197年)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然襲擊,曹昂為救曹操負責斷後,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曹操在臨終前說過:我一生所作所為,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也不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媽媽,我該怎麼回答。曹操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以至於讓正氏丁夫人繼養他,提高曹昂在家中的地位,為立他為儲做下準備。而後來曹操疼愛曹彰也可能是因為彰喜歡武功與昂相似。

當然這些人物裡面,曹沖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很聰明,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至於周郎孫策才是狠角色。如果歷史允許假設,可能真的會改變。當然劉備手下的法正龐統也很厲害,也算是英年早逝而影響三國進程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