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P2P合規大限在即 通關平臺有幾何?

2016年8月24日, 銀監會等四部委發佈《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為《暫行辦法》), 其中第八章第四十四條規定:“本辦法實施前設立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 除違法犯罪行為按照本辦法第四十條處理外, 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其整改, 整改期不超過12個月。 ”

目前距離合規大限還剩不到4個月, 全國各地P2P網貸平臺的整改進度卻不容樂觀。 北上廣等主要地區雖然已發佈了具體的整改要求, 但尚未出現完全合規的平臺。

當前P2P平臺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借款限額和資金存管這“兩座大山”,

後續還將有備案登記、資訊披露等合規整改事項。

借款限額的緊箍咒

在《暫行辦法》出臺前, 幾百萬乃至上億的標的都不算稀罕事, 而如今單個平臺“個人上限20萬、機構上限100萬”的規定則像一道緊箍咒, 難住了九成以上的平臺。

限額背後牽扯到平臺整個資產業務的重整, 這也意味著平臺整改就必須“脫胎換骨”。 繞道金交所、線下私募, 部分平臺嘗試著種種介乎于“金融創新”與“踩紅線”之間的方式, 試圖為大額資產找到合規路徑, 但這與監管“小額分散”的思路並不相符。

資金存管的高門檻

《暫行辦法》中雖明確要求網貸平臺的借貸資金必須在銀行進行存管, 但由於此前P2P網貸平臺跑路事件頻發,

銀行顧慮重重, P2P網貸資金存管推進緩慢。 無論是銀行對合作平臺的種種硬性門檻要求, 還是高昂的開發維護費用, 都讓實力薄弱的小平臺束手無策。

據網貸之家統計, 截至2017年4月底, 正式上線資金存管系統的平臺為184家, 而目前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的平臺總數為2214家, 也就是說在資金存管這一項上合規的平臺僅有8.31%。

雖然目前有消息稱合規大限將延期到年底, 但據業內人士預計, 即便延期最終也將有超過50%的平臺停業退出。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我對P2P行業僅做小額貸款是灰心的, 不抱太大的期望。 也可能有個別機構會在這個行業打下一片天地, 但是幾千家機構在小額貸款裡面爭, 到最後大部分會死掉。 ”

陝西國資控股P2P網貸平臺總經理段嘉奇則表示:“金開貸目前已上線了銀行資金存管系統,

下一步將抓緊清收歷史遺留的超額項目, 未來則會開拓車貸、商票貸等優質的小額分散項目。 ”

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 P2P行業也不例外。 無論行業風雲如何變幻, 對平臺而言, 堅持合規, 不忘初心, 堅持從使用者出發, 打磨好產品, 深度發掘市場, 在千軍萬馬中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才是在當前殘酷的淘汰賽中最好的通關法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與金融界無關。 凡來源非金融界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 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金融界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 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 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