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個姓氏被稱為熊貓姓氏,卻有許多韓國人組團來我國尋根

在新出版的《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23813個漢字姓氏中, 既有“趙錢孫李”等耳熟能詳的姓氏, 也有“一二三四”等一些你可能沒聽過“熊貓姓氏”。 什麼是“熊貓姓氏”呢?就是像大熊貓一樣稀有的姓氏, 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小姓。 說起小姓涉及的範圍, 用一句話來概括來說, 那就是“沒有什麼字或詞是不能做姓氏的”!一些不太討人喜歡的字, 比如操、雞、死、毒等, 也能當做姓氏。

我國目前使用的姓氏將近4千個, 按照人口數排名, 前500個姓氏的人口占了總人口數的99.6%以上, 前200個姓氏的人口占了總人口數的95.5%, 前100個姓氏的人口占了總人口數的85%人。 除了這些人口較多的姓氏, 就剩下了小姓, 這些姓氏人數最多的有幾萬, 而大多都只有幾千人口。

最新人口普查統計統計資料表明, “難”姓(作姓氏時讀“nìng”)是當今中國倒數第一小姓。 “難”姓如今分佈在河南省洛陽市和焦作市武陟縣的四個小村莊裡。 “難”姓源於鮮卑族, 出自古鮮卑族吐難氏部族, 並以部族名稱“吐難”為氏。 “吐難”在古鮮卑語中, 是對鴕鳥的稱呼。 鴕鳥是古鮮卑族人的瑞鳥, 部族圖騰也是鴕鳥, 因此部族以“吐難”為名, 後來便成為了姓氏。

北魏政權入主中原並遷都洛陽後,

在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中, 分改為漢字單姓難氏、山氏。 1997年, 河南省武陟縣出土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 碑文中記載了一個鮮卑族官員“難樓”的事蹟。

武陟縣嘉應觀

“難”有災難、困難之意, 不討人喜歡, 但在不少韓國人看來, 這就是他們的祖根。

難氏一族後來跟隨鮮卑族北遷到東北地區, 其居住的松花江當時也曾改名為“難江”。 隨後, 這些難氏的鮮卑族繼續向北遷徙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

韓國人來華尋根

由於“難”姓十分稀有, 在多次人口普查中都被認為是戶政管理部門認為是因筆誤所造成的,

不具有姓氏和人口統計意義, “難”姓被劃歸到其他姓。 韓國文化署知道這個消息後, 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 “難”姓, 在一些源出鮮卑民族的韓國人看來, 就是他們的血緣姓氏根源。 而如今, 生活在我國洛陽和焦作的難氏族人, 都被今韓國人認為是他們的先祖一脈, 河南省武陟縣就是他們的根源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