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忠與義——漫談令狐沖與林平之性格的演變歷程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命運造就性格。

古人的話很精闢, 因為在笑傲中, 上述兩句話均可得到很好的體現。 而作為描寫最多的人物, 主角的性格特點及其演變歷程是最清楚也是最精彩的。 但是笑傲卻有兩個(貌似)主角, 於是這兩個人性格的相同與不同自然是我們關注的物件。 按書中的說, 令狐沖與林平之都有“俠氣”和“傲氣”, 也都曾經被嶽不群坑蒙拐騙過好一陣子, 照這麼說兩人命運的截然相反是運氣了?經過我的仔細推算, 終於發現了其中的不同。

先說林平之拜入華山前兩人的性格。

嶽靈珊說兩人同有“俠氣”和“傲氣”時是令狐沖剛上思過崖的時候。 那時林平之跟嶽不群接觸時間不長, 性格基本還是以前的, 又有他前面在福威鏢局時救嶽靈珊的先例, 我們基本可以肯定林平之在以前是很有俠義之心的。 但他的俠義與令狐沖的有本質的不同。

他以前是福威鏢局的大少爺, 處處作威作福。 雖然林震南是個隨和的人, 但那些僕人, 下人對林平之還是敬畏有加的。

再加上他拜入華山後的隻言片語推算出他以前屬於井底之蛙的類型, 得出結論:林平之的傲氣是孤傲, 而他的俠氣也是孤俠,

其中甚至會有對被救之人的憐憫之情。 所以他拜入華山後面對每個人都比他強的現狀, 在刺激的他發奮圖強同時也會消磨掉他的俠氣和傲氣:我林平之算什麼?憑什麼救人家?他在瞎眼後對嶽靈珊的這番話表露了他的心跡。 雖有幾分氣話, 但是十分真實。

但令狐沖不同。 首先除了“五嶽劍派, 同氣連枝”之類的廢話套話, 全書中我沒發現嶽不群教導門下弟子要有俠義之心(原因後面會講)。 而令狐沖也不是什麼“生而知之, 安而行之”的聖人, 一出生就滿腔俠義之心。 所以他的俠義是有人教導他的。 不是嶽不群, 是誰呢?是江湖。 令狐沖是一個狐朋狗友很多的人, 而他結交的人是誰呢?

近的如田伯光, 老頭子一類, 遠的雖不知名字, 但從嶽不群懷疑送令狐沖貴重禮物的人是他“江湖上的朋友”一點看來, 都是俠義之士。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令狐沖, 自然是一個俠義之人, 但是他的俠義是平等的。 因為他的朋友三教九流的都有, 其中不乏身份低微或身份高貴的人, 所以令狐沖就比林平之多學會了一點:尊重別人。

所以他的俠義是廣泛的, 不分人物地位的。 而傲氣呢?由於交際圈廣泛, 所以其中不會沒有比令狐沖更有本事的人(如向問天), 所以令狐沖的傲氣是對於社會的傲氣, 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 所以令狐沖與林平之看似相同的“俠氣”和“傲氣”其實是有本質上的分別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兩人的性格會產生如此大的分歧。

好了, 前面的都分析完了, 嶽不群上馬, 好戲開場。

不管本質如何分歧, 至少“俠氣”和“傲氣”在表現形式上是有很多相同點的——它們使兩個人的思想一開始都很單純, 以至於被老狐狸岳不群耍的團團轉。 而自此, 俠氣和傲氣便可以一個更寬泛的字來概括:義。 與之相匹配的還有一個一開始不可能有的概念——忠。 岳不群是個偽君子。但做一個偽君子也是不容易的——他必須裝的像一個真君子。而整天裝真君子的後果就是,單純的令狐沖和林平之都信以為真,開始模仿了。

但是兩人性格上的差異決定了他們模仿的對象不同:令狐沖與嶽不群的個性完全不同,所以他學不到本質,模仿的是外表。所以他成了一個真君子,也就是所謂的“狼堆裡出來的牧羊犬”。而林平之就沒這麼幸運了。他與嶽不群沉鬱內向的性格很相像,所以他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模仿嶽不群的一切,從外表到內心。林平之就成了嶽不群的翻版。但至少現在在他們的心中,嶽不群的形象還是高大威猛的,他們對華山也是忠的——只不過一個忠的是內心,一個忠的是外表。然後,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發生了。

一夜之間,他們發現嶽不群是個偽君子,甚至對自己都一直存著戒心,當自己成了絆腳石後,他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挪掉,還會補上一腳。這對於令狐沖和林平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他們曾那麼相信著這個人,而這個人現在想要除自己而後快。這個打擊把支撐著他們精神的“忠”和“義”生生毀了一半,只剩一個“義”,搖搖欲墜。

而此時,林平之的“孤俠”已被處處比他強的師兄姐尤其是看起來完美的令狐沖磨滅的差不多了,而他的性格也因被岳不群同化而變得深沉,陰險起來。於是“義”轟然倒塌,伴隨著由“義”產生的單純。單純的消失意味著林平之徹底成為嶽不群2.0版,一個原本積極向上的優秀好青年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子。於是就有了恨,第一是嶽不群,第二是令狐沖。因為嶽不群是一切的始作俑者,而令狐沖的過於優秀磨滅了他的“義”。

到這裡我們可以解答上面的問題了:為什麼岳不群不會教導門下弟子要有俠義之心?因為他自己做不到,不僅做不到,連裝也裝不像。因為他分辨不出什麼是應該俠義的地方,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這麼魯莽在極度危險的場合捨棄生命僅僅為了別人。“義”這一字,失去的人就再也得不到。

而令狐沖不一樣。憑著一個“義”字,他承受住了這一擊。所以他由義帶來的單純也沒有消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令狐沖始終對華山抱有幻想——他不明白世界上會有見死不救,毫無情義的人,正如嶽不群等人永遠無法理解他一樣。而他由義種下的善果也回報了,五霸崗,山澗旁,地牢中;朋友,愛情,神功……一步一個腳印,終於攀上頂峰。

當初本質的不同,造就了現今完全不同的結果。但是光鮮亮麗下,令狐沖還有一個問題:忠。他不願徹底背叛嶽不群,雖然只是幌子,但嶽不群當初的孜孜教誨還是深深融入了令狐沖的心中:一邊是背叛師父,一邊是助紂為虐。忠與義,兩難的抉擇。這也許就是必然吧,抉擇的另一方——嶽不群幫他做出了選擇,以他的方式。於是令狐沖只剩下了一條道路。

結局人所共知。對於這個必然的結局,我只有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命運造就性格。

岳不群是個偽君子。但做一個偽君子也是不容易的——他必須裝的像一個真君子。而整天裝真君子的後果就是,單純的令狐沖和林平之都信以為真,開始模仿了。

但是兩人性格上的差異決定了他們模仿的對象不同:令狐沖與嶽不群的個性完全不同,所以他學不到本質,模仿的是外表。所以他成了一個真君子,也就是所謂的“狼堆裡出來的牧羊犬”。而林平之就沒這麼幸運了。他與嶽不群沉鬱內向的性格很相像,所以他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模仿嶽不群的一切,從外表到內心。林平之就成了嶽不群的翻版。但至少現在在他們的心中,嶽不群的形象還是高大威猛的,他們對華山也是忠的——只不過一個忠的是內心,一個忠的是外表。然後,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發生了。

一夜之間,他們發現嶽不群是個偽君子,甚至對自己都一直存著戒心,當自己成了絆腳石後,他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挪掉,還會補上一腳。這對於令狐沖和林平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他們曾那麼相信著這個人,而這個人現在想要除自己而後快。這個打擊把支撐著他們精神的“忠”和“義”生生毀了一半,只剩一個“義”,搖搖欲墜。

而此時,林平之的“孤俠”已被處處比他強的師兄姐尤其是看起來完美的令狐沖磨滅的差不多了,而他的性格也因被岳不群同化而變得深沉,陰險起來。於是“義”轟然倒塌,伴隨著由“義”產生的單純。單純的消失意味著林平之徹底成為嶽不群2.0版,一個原本積極向上的優秀好青年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子。於是就有了恨,第一是嶽不群,第二是令狐沖。因為嶽不群是一切的始作俑者,而令狐沖的過於優秀磨滅了他的“義”。

到這裡我們可以解答上面的問題了:為什麼岳不群不會教導門下弟子要有俠義之心?因為他自己做不到,不僅做不到,連裝也裝不像。因為他分辨不出什麼是應該俠義的地方,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這麼魯莽在極度危險的場合捨棄生命僅僅為了別人。“義”這一字,失去的人就再也得不到。

而令狐沖不一樣。憑著一個“義”字,他承受住了這一擊。所以他由義帶來的單純也沒有消失,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令狐沖始終對華山抱有幻想——他不明白世界上會有見死不救,毫無情義的人,正如嶽不群等人永遠無法理解他一樣。而他由義種下的善果也回報了,五霸崗,山澗旁,地牢中;朋友,愛情,神功……一步一個腳印,終於攀上頂峰。

當初本質的不同,造就了現今完全不同的結果。但是光鮮亮麗下,令狐沖還有一個問題:忠。他不願徹底背叛嶽不群,雖然只是幌子,但嶽不群當初的孜孜教誨還是深深融入了令狐沖的心中:一邊是背叛師父,一邊是助紂為虐。忠與義,兩難的抉擇。這也許就是必然吧,抉擇的另一方——嶽不群幫他做出了選擇,以他的方式。於是令狐沖只剩下了一條道路。

結局人所共知。對於這個必然的結局,我只有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命運造就性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