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湘菜大師是這樣煉成的

刀工精細、翻鍋自如、出鍋及時、裝盤精美……如今, 做菜對何洪鋒來講, 更像是藝術創作。 在這個從業24年的湘菜大師看來, 要想成為湘菜“匠人”, 秉承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發揚吃苦耐勞的毅力是必不可少的。

和很多同行一樣, 在大廚還只是小廚的時候, 何洪鋒也有過一段辛苦的學徒經歷。 何洪鋒從小就喜歡研究做菜。 1993年, 17歲的何洪鋒開始學廚, 一開始學的是白案。 “剛開始, 經常淩晨2點多起來學到晚上10點多, 因為喜歡, 也不覺得累。 ”何洪鋒通過學習, 更加堅定自己要成為一名優秀廚師的志向。

為了使技藝全面得以提高,

一年後何洪鋒拜商業技術學校李知非為師學習油案。 學徒的頭兩年裡, 洗菜、切菜、破魚、殺雞這些基本工作何洪鋒一樣也沒少做。 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取得進步, 別人每天只學7小時, 何洪鋒每天都會花10小時以上。 “其實我學得比別人慢, 那我就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迎頭趕上。 ”他還經常到書店買些烹飪書籍, 然後買來原材料, 一一演練, 反復琢磨, 最後還要端著菜上門請老師傅“打分”提意見。

“第一次雕刻是用土豆雕了一朵玫瑰花, 花了兩個多小時, 看到成品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 ”1997年, 何洪鋒開始自學雕刻, 玫瑰花是他的第一個作品。 為了學習雕龍, 何洪鋒整整用了150公斤南瓜。 “看到這些不起眼的蔬菜在我手中變成一件件藝術品,

這種成就感是旁人不能體會的。 ”何洪鋒說, 基本功的練習是最重要也最枯燥的環節, 不少廚師就是在這個階段半途而廢。

多年起早貪黑、摸爬滾打的學徒生活, 煉就了他日臻完善的烹飪技藝, 同時也歷練了他的毅力。

“要想留住食客的心, 就必須時時創新, 讓食客一而再地回頭‘嘗新’。 ”何洪鋒是一個非常講究當地飲食文化與新菜品融合的廚師。 2005年, 為了鑽研新菜品“何氏口味蛇”, 何洪鋒多次前往長沙學習取經, 並結合邵陽本土口味不斷進行創新, 力求精益求精。 最終, 何洪鋒的招牌菜“何氏口味蛇”在邵陽紅極一時。

24年來, 何洪鋒通過自己的百倍努力和刻苦學習, 先後在新皇宮、多福海鮮樓擔任廚師長工作,

現在邵陽學院教工餐廳任行政總廚。 為使自己的專業水準不斷提高, 他多次向中國湘菜大師朱炳森請教, 並積極參加國家、省、市多項烹飪大賽, 進行技藝交流, 在2016年“邵陽工匠”烹飪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2017年榮獲湖南省“湘菜大師”稱號。

“廚政、廚德、廚藝, 三者缺一不可。 我一直把它作為自己的從業信條。 ”如今, 何洪鋒正在學習摸索餐飲“吃文化”, 希望通過文化包裝來提高餐飲附加值。 在何洪鋒出品的菜肴裡, 隨處都能看到飲食文化與菜品的融合、創新的嘗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