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央視春晚靠什麼策略把趙本山推向全國觀眾

趙本山的成敗直接關係到整個春晚品質的最終是好與壞, 春晚把他打造成了中國文藝界的一個奇跡!

從1990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後,

連續20幾年被全國觀眾認可。 作為一個普通的東北二人轉民間藝人, 之所以有著如此輝煌的成績, 除了自身過硬的功底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離不開央視的春晚節目組。 那麼, 央視春晚又是靠什麼策略把趙本山推向全國觀眾的呢?

“出了山海關,

全看趙本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著這樣一個說法。 趙本山20年前表演的春晚節目, 起初並不是被全國觀眾認可, 因為趙本山本身就是一個二人轉演員出身。

他參演的作品如《相親》《老拜年》《三鞭子》......這些小品中用了大量的二人轉的形式, 如作品中穿插《小拜年》《雙回門》等.....所以, 當時他的節目只是單純在東三省地區有著強烈的反響。

他的作品必須面向全國觀眾。 對此, 央視在打造趙本山作品的時候用了四個字“去東北化”’, 要把趙本山身上這種來自東北鄉村、土掉渣的東西, 一點一點的打磨掉, 盡可能不讓人一看這就是東北本土的二人轉表演。 只有這樣趙本山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全國範圍的觀眾共同接受。

因此, 這也使他有足夠的信心利用這樣一個舞臺有了全國觀眾都會接受, 且家喻戶曉、人人喜愛的《昨天 今天 明天》、《鐘點工》、《賣拐》、《賣車》、《心病》等......這些傑出的作品。

趙本山的喜劇小品連續多年獲得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一等獎, 被觀眾譽為“小品王”、“東方卓別林”、“紅笑星”、“中國笑星”等......

趙本山及其小品藝術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 使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