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每日一講: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 Wáng Xī Zhī

王羲之, 字逸少,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 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 字逸少,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 有“書聖”之稱。 琅琊臨沂人, 居會稽山陰人,

官至右軍將軍, 所以人稱“王右軍”。 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 廣采眾長, 自成一家, 影響深遠。

作 品

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小故事

王羲之是世上難得的才子, 七歲就擅長書法。 有一天,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

讓當時只有十二歲的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 再派工匠雕刻。 刻字者把範本削了一層又一層, 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蹟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 削進三分深度時才見底, 木工驚歎王羲之的筆力雄勁, 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遒勁, 也比喻見解深刻。

豎版蘭亭序行書書法作品 字畫客廳臥室書房書法裝飾絲綢卷軸掛畫 ¥45 購買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時候, 練字十分刻苦。 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 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 人們叫它“筆山”。 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 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 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 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 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 還是堅持每天練字。

有一天, 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 連吃飯都忘了。 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 催著他吃, 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 丫環沒有辦法, 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 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 弄得滿嘴烏黑。 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

原來, 王羲之邊吃邊練字, 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 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 為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 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 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 我要有自己的寫法, 自成一體, 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 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 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 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 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捨得書法客廳字畫書法作品真跡公司辦公室書房手寫書畫字畫已裝裱 ¥49 購買


王羲之練書法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練書法的故事

王羲之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 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 叔父王導為司徒, 伯父王敦為揚州刺史, 叔祖父王澄為荊州刺史。 他父親這一輩人都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 所以他有很好的學習條件。

王羲之小時候少言寡語,誰也看不出他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但他熱愛學習,喜歡鑽研,遇事機智有心計。他7歲開始臨池學書,到10歲時,字寫得已很有水準,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歡他。

王羲之到了11歲,很想學一點關於書法方面的理論著作,用來指導自己。有一天,他在父親王曠的枕頭裡發現了一本叫做《筆談》的書,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便如醉如癡地學起來。正當他興趣正濃時,被父親發現了,問他:“為什麼偷讀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著父親傻笑。母親從旁插話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吧!”父親說:“你現在年齡太小,等長大了,我自然會教給你讀。”

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學,青春年華不就白白浪費了嗎?”王曠十分驚奇兒子的這番議論,認為兒子少有大志,應該從小好好培養,於是便將《筆談》的內容認認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講解。羲之有了扎實的臨摹功夫,又有了《筆談》的理論指導,幾個月的功夫,書法便上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以後,他又拜當時的女書法家衛夫人為老師,在衛夫人的悉心指導之下,練習書法,有了更長足的進步。王羲之跟衛夫人學了一個時期,書法已十分圓轉成熟。連衛夫人也不得不驚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孩子將來一定要超過我了!”

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同他轉益多師,刻苦磨礪分不開。

業精於勤 名人名家勵志書法 手寫真跡 辦公室客廳書房字畫 已裝裱 ¥269 購買


王羲之練書法,並娶得美人歸

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練書法,並娶得美人歸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穀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

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羡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 "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 “天下第一行書”,流傳著許多故事,比如

它是王羲之在一個Party上寫的?

它只是一份草稿?

現在流傳的都只是高仿版?

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腦殘粉?

王羲之的真跡早就入土了?

要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的《蘭亭集序》裡面。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瞭解完《蘭亭集序》的故事,那麼從書法角度看,這個酒後妙筆又是妙在何處?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呢?

第一妙: “重”字不“重”

說起《蘭亭集序》裡的一絕,那就不能不提其中的重字了。比如,其文及款字中共出現21個“之”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態。短短三筆,變化無窮。

“之”字

“其”字:

“其”字

“為”字:

“為”字

“會”字:

“會”字

第二妙: 塗抹也成藝術

《蘭亭集序》是醉酒之筆,所以其中的錯字和塗抹也很多。但正是這些痕跡,讓我們看到了王羲之酒後吐納的那份掖不住的喜與藏不掉的愁。

蘭亭集序

“歲在癸醜”:為什麼“癸”字筆劃寫得很細?後人分析猜測,王羲之一定是只記得當年“地支”是醜牛年,而忘了“天干”排序。而“癸”字一定是後續填上的,但是地方又留得不夠,所以“癸”字寫的很扁。

“修稧事也 群賢畢至”:“稧”應改“禾木”旁為“示補”旁,以“禊”為正確寫法。

“有崇山峻領”:“崇山”是漏掉了後補的,沒有地方,不得不寫在旁邊。王羲之喝多了老白乾,寫“嶺”字,誤將上邊的“山”丟了。

第三妙: 酒後真言情意濃

在《蘭亭集序》開篇,我們讀到的盡是美好愉悅。天也清朗,風也和暢,這份舒暢的心情是在喪亂年代長大的王羲之,很少能擁有的,所以倍感珍惜的。

蘭亭集序

而到了後半段,王羲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那抹憂愁。時至今日,我們在他的行筆中,依舊能夠聞到那遙遠的時代裡,飄出的三分喜悅一分哀愁的酒香,看到附著在行雲流水中的暢快與凝重之情。

王羲之

瞭解完了蘭亭集的故事,欣賞了王羲之書法的妙處,那麼再讓我們來聽聽音樂版的《蘭亭序》吧。

這首《蘭亭序》選取了《蘭亭集序》的前兩段詞,于文華演唱,濮存晰念白,感受不一樣的蘭亭序。

最後這個是《神龍本蘭亭集序》,也是公認為的最好的摹本。他是唐朝馮承素的摹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蘭亭集序

所以他有很好的學習條件。

王羲之小時候少言寡語,誰也看不出他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但他熱愛學習,喜歡鑽研,遇事機智有心計。他7歲開始臨池學書,到10歲時,字寫得已很有水準,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歡他。

王羲之到了11歲,很想學一點關於書法方面的理論著作,用來指導自己。有一天,他在父親王曠的枕頭裡發現了一本叫做《筆談》的書,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便如醉如癡地學起來。正當他興趣正濃時,被父親發現了,問他:“為什麼偷讀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著父親傻笑。母親從旁插話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吧!”父親說:“你現在年齡太小,等長大了,我自然會教給你讀。”

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學,青春年華不就白白浪費了嗎?”王曠十分驚奇兒子的這番議論,認為兒子少有大志,應該從小好好培養,於是便將《筆談》的內容認認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講解。羲之有了扎實的臨摹功夫,又有了《筆談》的理論指導,幾個月的功夫,書法便上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以後,他又拜當時的女書法家衛夫人為老師,在衛夫人的悉心指導之下,練習書法,有了更長足的進步。王羲之跟衛夫人學了一個時期,書法已十分圓轉成熟。連衛夫人也不得不驚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孩子將來一定要超過我了!”

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同他轉益多師,刻苦磨礪分不開。

業精於勤 名人名家勵志書法 手寫真跡 辦公室客廳書房字畫 已裝裱 ¥269 購買


王羲之練書法,並娶得美人歸

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練書法,並娶得美人歸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穀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

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羡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 "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 “天下第一行書”,流傳著許多故事,比如

它是王羲之在一個Party上寫的?

它只是一份草稿?

現在流傳的都只是高仿版?

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腦殘粉?

王羲之的真跡早就入土了?

要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的《蘭亭集序》裡面。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瞭解完《蘭亭集序》的故事,那麼從書法角度看,這個酒後妙筆又是妙在何處?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呢?

第一妙: “重”字不“重”

說起《蘭亭集序》裡的一絕,那就不能不提其中的重字了。比如,其文及款字中共出現21個“之”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態。短短三筆,變化無窮。

“之”字

“其”字:

“其”字

“為”字:

“為”字

“會”字:

“會”字

第二妙: 塗抹也成藝術

《蘭亭集序》是醉酒之筆,所以其中的錯字和塗抹也很多。但正是這些痕跡,讓我們看到了王羲之酒後吐納的那份掖不住的喜與藏不掉的愁。

蘭亭集序

“歲在癸醜”:為什麼“癸”字筆劃寫得很細?後人分析猜測,王羲之一定是只記得當年“地支”是醜牛年,而忘了“天干”排序。而“癸”字一定是後續填上的,但是地方又留得不夠,所以“癸”字寫的很扁。

“修稧事也 群賢畢至”:“稧”應改“禾木”旁為“示補”旁,以“禊”為正確寫法。

“有崇山峻領”:“崇山”是漏掉了後補的,沒有地方,不得不寫在旁邊。王羲之喝多了老白乾,寫“嶺”字,誤將上邊的“山”丟了。

第三妙: 酒後真言情意濃

在《蘭亭集序》開篇,我們讀到的盡是美好愉悅。天也清朗,風也和暢,這份舒暢的心情是在喪亂年代長大的王羲之,很少能擁有的,所以倍感珍惜的。

蘭亭集序

而到了後半段,王羲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那抹憂愁。時至今日,我們在他的行筆中,依舊能夠聞到那遙遠的時代裡,飄出的三分喜悅一分哀愁的酒香,看到附著在行雲流水中的暢快與凝重之情。

王羲之

瞭解完了蘭亭集的故事,欣賞了王羲之書法的妙處,那麼再讓我們來聽聽音樂版的《蘭亭序》吧。

這首《蘭亭序》選取了《蘭亭集序》的前兩段詞,于文華演唱,濮存晰念白,感受不一樣的蘭亭序。

最後這個是《神龍本蘭亭集序》,也是公認為的最好的摹本。他是唐朝馮承素的摹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蘭亭集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