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鵬華基金:從100萬美元的世紀賭注說起

2008年, 傳說中的“股神”巴菲特與美國著名對沖基金Protégé Partners立下了一個長達10年的賭約, 看這家對沖基金挑選的基金組合能否勝過標普500指數的收益:

Protégé與巴菲特約定, 以100萬美元為賭注, 兩方分別代表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 在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期限內, 看Protégé選擇的一組對沖基金組合能否擊敗巴菲特選擇的一隻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收益。

如今距離結束還有不到1年時間, 已經進行了大半程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8年的時間裡, 標普500指數比對沖基金組合的收益高出2倍還多!

假如A股也有“十年賭局”

放在滬深市場, 這個十年賭局結果又如何呢?

首先直觀感受上, 最近幾年國內的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似乎還是比較給力的。 以風風火火的2015年為例, 經歷了好一場大起大落, 幾大主要市場指數中, 以創業板指數最為強勢, 年內漲幅高達84.41%。 但指數的表現分化也很明顯, 如上證指數同期漲幅就僅有9.41%,

最能反映市場整體情況的滬深300指數則上漲了5.58%。 主動投資這邊, 681只2015年前成立的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平均漲幅45.83%, 年內漲幅超過了100%的基金也有十幾隻, 收益最高的基金漲幅更是高達171.78%。 如果以滬深300指數來做對比, 2015年國內主動投資完勝。

這8年間, A股經歷了大牛市, 又從高位回歸平淡, 走上漫漫震盪市場路。 要想在這8年間穿越牛熊, 獲得可觀的收益, 對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而言的確是不小的挑戰。

目前, 國內已有的上千隻公募基金中, 在2008年之前成立的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主要投資股票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174只。 它們跑贏市場了嗎?下面揭曉結果。

被動投資VS主動投資

同樣是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對決, 美國的被動指數基金勝了主動管理的對沖基金組合, A股的174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卻比滬深300指數高出一大截。 結合這兩場“十年賭局”, 雖然結果截然不同, 我們還是能總結出一些規律:

第一, 比較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

與所屬市場的整體情況是密切相關的。 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 美國股市一度跌至穀底, 但從那之後, 也開啟了一場持續數年的慢牛市。 而同一時期的滬深股市, 卻呈現出反復的震盪。 兩個市場不同的整體走勢自然也影響著其中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業績。

事實上, 在過去的幾年間, 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在全球市場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這樣一來勝過美國的對沖基金也就無可厚非了。

第二,大牛市中指數更有優勢,而在熊市和震盪市獲利還要靠主動型基金。瞭解了中美市場的整體差異,再來看8年間基金的表現也就一目了然了。在指數表現強勢的美國市場,主動投資僅在指數表現欠佳的2年勝過指數;而在震盪反復的A股市場,主動投資的平均收益有6年勝過指數。主動投資在充滿變數的震盪市中,依靠管理者的擇時選股與風險控制,還是具有相當的優勢。

震盪市兩大投資利器:主動型基金與定投

瞭解了主動型基金在震盪市中的優勢,我們不妨再把震盪市的另一利器——定投結合起來。擇時選股的靈活性增大了主動型基金在震盪市中跑贏指數的可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定投進一步攤平成本,收益是否更加可觀?

我們來模擬對比一下一次性投資主動型基金與定投主動型基金的收益情況。同樣將日期設定在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這一區間,為方便比較,我們從2008年前成立的174只主動型偏股基金中選擇這區間資產規模最大的10檔基金為定投標的,採用月定投的方式,每月定投1000元,分紅再投資,分別對比其一次性投資與月定投的收益情況。結果果然沒有令我們失望:10檔基金中,有9檔基金的月定投收益大大超過了一次性投資,僅有一檔基金的月定投收益以1個百分點的劣勢略顯遜色。值得注意的是,8.5年期間,原本收益為負的兩檔基金通過定投的方式,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顯然,從海外市場到我國A股市場,各位應該看到了定投能夠產生的爆發力了吧!

(注:本文節選自“每日經濟新聞·理財不二牛”系列叢書《基金定投的奧秘》,原文較長略有刪減。)

第二,大牛市中指數更有優勢,而在熊市和震盪市獲利還要靠主動型基金。瞭解了中美市場的整體差異,再來看8年間基金的表現也就一目了然了。在指數表現強勢的美國市場,主動投資僅在指數表現欠佳的2年勝過指數;而在震盪反復的A股市場,主動投資的平均收益有6年勝過指數。主動投資在充滿變數的震盪市中,依靠管理者的擇時選股與風險控制,還是具有相當的優勢。

震盪市兩大投資利器:主動型基金與定投

瞭解了主動型基金在震盪市中的優勢,我們不妨再把震盪市的另一利器——定投結合起來。擇時選股的靈活性增大了主動型基金在震盪市中跑贏指數的可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定投進一步攤平成本,收益是否更加可觀?

我們來模擬對比一下一次性投資主動型基金與定投主動型基金的收益情況。同樣將日期設定在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這一區間,為方便比較,我們從2008年前成立的174只主動型偏股基金中選擇這區間資產規模最大的10檔基金為定投標的,採用月定投的方式,每月定投1000元,分紅再投資,分別對比其一次性投資與月定投的收益情況。結果果然沒有令我們失望:10檔基金中,有9檔基金的月定投收益大大超過了一次性投資,僅有一檔基金的月定投收益以1個百分點的劣勢略顯遜色。值得注意的是,8.5年期間,原本收益為負的兩檔基金通過定投的方式,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顯然,從海外市場到我國A股市場,各位應該看到了定投能夠產生的爆發力了吧!

(注:本文節選自“每日經濟新聞·理財不二牛”系列叢書《基金定投的奧秘》,原文較長略有刪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