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胡塞爾思想的四個階段

曾幾何時, 閱讀了胡塞爾先生的相關書籍, 進一步深入瞭解他的些許觀點。 實際上許多老師在課堂上也曾經提點過他的部分學說, 但大多是蜻蜓點水。 夫莽先生的“哲學與藝術”是我十分喜愛的一個平臺, 不定期更新文章, 每一篇幾乎都是經典。 感謝司達老師的推薦, 感謝夫莽先生。

此次閱讀到胡塞爾先生的思想梳理, 這絕對是一位深入研究過胡塞爾思想的學者寫出的乾貨。 小編的這篇文章只是閱讀之後自己的思悟, 如有不當之處, 敬請讀者朋友批評指點。

胡塞爾

第一階段:對數學和邏輯基礎的研究

對數學和邏輯基礎的研究。 胡塞爾是數學博士, 1853年隨布倫坦諾學哲學, 受其經驗主義影響。 胡塞爾1891年發表《算術哲學:心理和邏輯研究》, 探討數學、邏輯與心理學的關係, 弗雷格對之嚴加批判, 認為胡塞爾的觀點受流行的心理主義思潮影響。 胡塞爾本人也自覺有不妥之處,

遂重新研究邏輯基礎問題。

第二階段:創立現象學

創立現象學。 以《邏輯研究》(1900-1901)為標誌, 第一卷是對心理主義的批判, 第二卷建立了"描述心理學方法", 實際上是現象學方法。

第三階段:把現象學發展為先驗唯心論

把現象學發展為先驗唯心論。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1910)已包含了方法論向本體論的過渡, 《關於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於1913年出版, 後兩卷死後出版)、《形式的與先驗的邏輯》(1929)、《笛卡爾的沉思》(1931)等書提出"現象學還原"和"先驗自我"對世界的構造。

第四階段:向生活世界的轉變

向生活世界的轉變。 在《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前兩部分於1936年出版)一書中, 對自己的唯理智主義傾向做了自我批評, 把現象歸結為"生活世界", 而不是自我的創造物。

胡塞爾、薩特、海德格爾

我承認 我接受和信奉胡塞爾的先驗主觀性 純主觀性的“我自體”很久了。 我喜歡胡塞爾的徹底性, 不喜歡他的徒弟海德格爾對胡塞爾的區別和批評;在胡塞爾、康得這一條先驗唯心主義的軌道上, 我因為喜歡他們的徹底性, 清晰知識論基礎, 而跟隨他們把一切人類文明成果, 和人類關於整個自然, 宇宙的知識, 觀念, 思考, 世界觀都看做意向行為, 意向作用的結果。 其實這個和叔本華的水準本質上看不出區別。

胡塞爾的路數堅持到底, 自然、必然會開出主體間性,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這樣看出, 『自然會』與『必然會』離得很近, 難怪學哲學的人大多自信滿滿, 因為他們自認為掌握了自然律, 他們自認為“自然”這個無規格的神應許了他們確定性、可靠性、真理性、安全性。

這樣的性格, 極其容易開出對原則絲毫不放手的鐵一樣的專制氣質。 喜歡哲學上宗師級別的人, 要小心, 小心以求真理的高大上名義掩蓋了自己就想要做大宗師的自義之心。 (江甯先生觀點)

胡塞爾

小編覺得西方哲學恒宇意思的一點就是對於存在的解讀和證明。部分私下寧家一味地證明存在、證明所謂的真理、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而最後大多是得出了更多未知的領域。

讀者朋友們同樣以上觀點麼?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批評和指導。

胡塞爾

小編覺得西方哲學恒宇意思的一點就是對於存在的解讀和證明。部分私下寧家一味地證明存在、證明所謂的真理、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而最後大多是得出了更多未知的領域。

讀者朋友們同樣以上觀點麼?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批評和指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