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全、徐熙、宋徽宗、戴進、項聖謨、朗世甯等名家的蝴蝶畫法探討

對於蝴蝶的表現自古有之, 尤以唐朝後期較為興盛、作品眾多, 史稱“蝶派”。

南唐時派滕王李嬰到江洲(今江西)住蕃, 相傳整日閑瑕無事、歌舞昇平、聚眾于贛江之邊, 觀舞縱歌, 贛江兩岸水草茂勝、蘆花勝開, 引得蝴蝶飛舞, 美不勝收, 滕王愛蝶, 每每命畫師描摹、記錄於絹帛之上, 供其觀賞。 賞蝶之餘, 命歌舞妓眾席地而跳, 於是, 歌妓們的膝蓋關節處多有傷痛, 另由於滕王喜歡登高觀景, 故建台閣于江邊, 供觀賞妓樂、景致之用, 開始僅為戲臺, 後經修建層層加高, 後世便以滕王命名為“滕王閣”。 此也作為由於觀賞蝴蝶而建的閣樓。

由於蝴蝶乃為贛江一景, 又多為宮廷畫師記之, 故作品多為王宮貴族所賞閱, 不為民間所傳, 保存于宮中, 只到宋代, 由於表現方法的不斷完善, 湧現出一批大家, 如黃全、徐熙都有蝴蝶作品傳世。 尤以徐熙直以寫生入畫, 惟妙惟肖, 美不勝收。 另有廣漢(今屬四川省)人趙昌, 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 兼工草蟲, 重視寫生, 號“寫生趙昌”。 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聲譽最隆。 所作寫生蛺蝶圖(縱27.2CM橫91CM)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面在晴空處畫有三支美麗的彩蝶正在翩翩飛舞, 用筆十分精確, 微染出不同質感, 畫面有一種純淨、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調。

宋徽宗的所作《芙蓉錦雞圖》, 寫實技巧相當高超, 兩隻翻飛蝴蝶直將錦雞視線吸引過來, 刻畫的傳神逼真。

宋末元初畫家錢選擅長描繪草蟲題材, 不僅準確、真實而且各具姿態, 自然生動。

戴進, 明宣德間(西元1426-1435)官直仁殿侍詔。 繪畫以臨摹精博, 得唐宋諸家之妙, 畫有《葵石蛺蝶圖》, 以工細圓潤的線條勾勒輪廓, 用淡墨暈染, 再罩上明淨的色彩, 屬於勾勒與沒骨相結合的手法, 精細略似宋人, 工拙又近錢選。

項聖謨(1597-1658), 收藏家項元汴孫, 初學文徵明, 遠法宋人, 而取韻于元代諸家, 畫有《蒲蝶圖》, 細筆濃墨, 勾染相合, 菖蒲與蝴蝶一粗一細, 一淡一濃, 對比之下別有情趣。

直至清初畫蝶高手倍出, 八大山人祖父朱多楨、紅樂山至晚清江西文人范金庸都為畫蝶高手。

女畫家中也有畫蝶之魁首, 清馬荃, 江蘇常熟人, 工花草妙得家法(元馭之女), 又作(元馭孫女, 龔充如妻), 其設色妍雅, 姿態靜逸, 自謂寫生得陸治、沈周遺意, 論者謂其超縱處有陸氏風概, 而老健處遠遜石田。 傳世作品有《牡丹桃花圖》、《花卉圖》、《紫薇鸚鵡圖》、《鬥雞圖》。

更有義大利米蘭人朗世寧所繪《荷花蝴蝶》二頁,畫中或多或少仍帶有西方繪畫中的明暗變化,造型寫實生動,給中國蝴蝶畫在描繪物件的角度上,注入了新的內容。

民間工藝品尤其是陶瓷藝術品中表現蝴蝶的作品也很多,如乾隆宮窯“蝴蝶賞瓶”等等。清晚期喻意蝴蝶為“無敵”之意,遍於瓷器之上,如粉彩一品鍋,所畫蝴蝶精美絕倫,豔麗大方,施以細緻的花草,古樸大方。粉彩碟盒,色釉講究,瓷質潤滑,畫功考究。

更有義大利米蘭人朗世寧所繪《荷花蝴蝶》二頁,畫中或多或少仍帶有西方繪畫中的明暗變化,造型寫實生動,給中國蝴蝶畫在描繪物件的角度上,注入了新的內容。

民間工藝品尤其是陶瓷藝術品中表現蝴蝶的作品也很多,如乾隆宮窯“蝴蝶賞瓶”等等。清晚期喻意蝴蝶為“無敵”之意,遍於瓷器之上,如粉彩一品鍋,所畫蝴蝶精美絕倫,豔麗大方,施以細緻的花草,古樸大方。粉彩碟盒,色釉講究,瓷質潤滑,畫功考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