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毒。誡》劉青雲對江一燕“下狠手”

江一燕、林家棟、劉青雲、古天樂、張晉, 真實經歷如同小說:闖蕩江湖多年的他1973年因社團械鬥受重傷, 1974年接受戒毒, 開始從事福音戒毒等社會工作, 更於1987年榮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也是唯一一個“改邪歸正”的“傑青”。 香港不少與毒品有關的江湖題材電影, 如《跛豪》、《雷洛傳》等, 都由陳慎芝擔綱故事顧問。 戲外, 每當劇組拍戲遭到黑社會騷擾發難, 陳慎芝還能出頭擺平。 以劉國昌的話來說, “陳慎芝的經歷太傳奇了, 一部電影根本拍不完, 它該拍成電視劇, 100集都講不完。 ”

拍攝機緣

“雙劉”一拍即合

上世紀80年代, 劉國昌因工作關係與陳慎芝相識,

多年來一直維持著友好的朋友關係, 每當他拍攝與毒品、黑幫有關的電影就會找陳慎芝“取材”。 電影圈中, 陳慎芝的名號響噹噹, 與不少電影公司亦來往密切, 面對眼前這個“行走的素材”, 將陳慎芝的經歷搬上銀幕成了劉國昌多年的願望。 一次, 他與劉青雲聊天時提到了陳慎芝, 劉青雲雖然並未見過陳慎芝, 但對飾演此人饒有興趣。 兩人一拍即合。 劉國昌說:“陳慎芝知道我一直都想拍他, 我來執導、劉青雲來演, 他很放心, 起碼我們不會亂拍, ”他還透露陳慎芝私下極為幽默, 完全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黑幫老大, “他愛講笑話, 和青雲見面時氛圍很好。 ”

集結陣容

“青天”合作次數創新高

一般來說, 兩個演員合作兩三次或許就讓觀眾覺得膩味,

但近16年幾乎每年都合作一次的劉青雲與古天樂成為了港產片的固定搭配。 據記者統計, 《毒。 誡》已經是二人的第14次合作。 本片中兩人立場不同又相互救贖。 在九龍城寨時, “緝毒黑警”哈雷(古天樂飾)數次以命相助吸毒的茅躉華(劉青雲飾)脫身。 而茅躉華戒毒後, 又試圖拯救在毒海墮落的哈雷。 劉國昌把選角歸功於劉青雲, “一聽到青雲要演, 不少人就對這戲有信心。 ”古天樂則表示和劉青雲合作不在乎次數多少, “只要角色不同, 必定會有不一樣的火花。 ”

角色驚喜

四戲骨首次同台

除劉青雲古天樂外, 張晉與林家棟也參與出演本片, 他們四人彼此間都有過合作, 劉青雲與林家棟在《消失的兇手》《竊聽風雲3》中精彩對峙;古天樂與林家棟在《毒戰》、《反貪風暴》中都有過交集;古天樂與張晉也因《殺破狼2》結過緣……這四個演員同時在一部影片中“飆演技”則是第一次。

除了主演, 群演也有驚喜, 影片中的經典一幕是還原陳慎芝獲得“香港傑出青年”的慶功宴, 這一幕不僅由陳慎芝本人客串黑幫大哥, 還由陳慎芝請來多位香港江湖大佬到場做“群演”, 連同樣獲得“傑青”稱號的香港茶藝界名人葉惠民都現身支援, 演員劉青雲、林家棟穿梭其中, 可謂真實與虛構相互交錯。

拍攝制景

時間充裕搭景會更好

《毒。 誡》從2015年11月開機, 去年年初完成拍攝後, 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後制。 擅長以“紀實手法”拍攝的劉國昌決意將觀眾帶回當年魚龍混雜的九龍城寨中,

力求營造紀實感, “影片投資金額我沒有準確的數字, 但在美術上一定要有精准的要求, 九龍城寨作為黑幫的溫床, 搭實景能讓觀眾重回當年。 遺憾的是演員檔期有限, 也要趕拍攝進度, 如果有更多時間會把實景搭得更好。 ”基於展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味的實景地點有限, 劇組前往深水埗、九龍城等地取景, 劉國昌表示為尋真實感後期製作壓力也不小, “因為街道雜亂, 有很多雜景需要處理, 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現在才能面世的原因。 ”

動作演繹

真實街頭群架不套招

《門徒》、《掃毒》、《毒戰》後, 古天樂的新作再次“涉毒”, 他表示《毒。 誡》與以往他出演的同類影片完全不同, “這次拍戲特別危險, 打戲都是沒有套路的真實街頭群架,

十分考驗演員的反應與身手。 ”同樣“虐”的還有茅躉華與女主角可柔的感情, 這也是繼《消失的子彈》、《消失的兇手》後劉青雲與江一燕的再次合作。 提到戲裡兩人互扇耳光的一幕, 江一燕透露是“真打”, “特別真, 都留下手印了(笑), 拍之前我不確定青雲會真的打我, 我覺得他下不了狠手, 結果他一上來情緒到位就真打, 當時我就傻站在那兒, 但表演特別真實。 ”

■ 主創談

新京報:對角色扮演與劇本經常有自己想法的你, 這次拍攝有無改戲或是提意見?

劉青雲:基本沒改過劇本, 在人物處理上我堅持抓准他為人處世的精髓。 陳慎芝的前半生可以歸納為“毒”, 後半生他開始了“誡”, 從混幫派到吸毒、打劫、坐牢到改過自新, 每一步都是有血有肉的。我聽陳慎芝講了很多故事以及他對兄弟的情誼,至於沒法親身體驗的毒癮部分就由陳慎芝口述,例如怎麼打針、吸毒的過程是怎樣、毒癮發作的狀態,再進行想像與模仿。

新京報:近幾年市場上充斥著不少“唱衰港產片”的聲音,國產電影也存在票房表現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毒。誡》作為黑幫片“新”在哪裡?

劉國昌:內地與香港有文化差異,但港產片始終會有其存在的位置。不是說每部港片都能輕易大賣,如果一窩蜂都去拍一個類型,那個類型就會死得很快。《毒。誡》不同的點在於除了打打殺殺它更注重江湖情誼與人性關係,我不敢輕易用創新二字來形容它對黑幫片的詮釋,但它能突出很多舊香港的特質與縮影,注重改過自新重獲救贖的正能量。

劉青雲:整個影片都是說香港70年代的黑幫真人真事,香港現在沒有很多像這樣的類型片,足具老港片的味道,不止是販毒、掃毒、打殺,而是將一個人一生的經歷,《毒。誡》會讓人知道,人做了那麼多錯事,也可以重新出發。

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更多詳細新聞請流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每一步都是有血有肉的。我聽陳慎芝講了很多故事以及他對兄弟的情誼,至於沒法親身體驗的毒癮部分就由陳慎芝口述,例如怎麼打針、吸毒的過程是怎樣、毒癮發作的狀態,再進行想像與模仿。

新京報:近幾年市場上充斥著不少“唱衰港產片”的聲音,國產電影也存在票房表現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毒。誡》作為黑幫片“新”在哪裡?

劉國昌:內地與香港有文化差異,但港產片始終會有其存在的位置。不是說每部港片都能輕易大賣,如果一窩蜂都去拍一個類型,那個類型就會死得很快。《毒。誡》不同的點在於除了打打殺殺它更注重江湖情誼與人性關係,我不敢輕易用創新二字來形容它對黑幫片的詮釋,但它能突出很多舊香港的特質與縮影,注重改過自新重獲救贖的正能量。

劉青雲:整個影片都是說香港70年代的黑幫真人真事,香港現在沒有很多像這樣的類型片,足具老港片的味道,不止是販毒、掃毒、打殺,而是將一個人一生的經歷,《毒。誡》會讓人知道,人做了那麼多錯事,也可以重新出發。

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更多詳細新聞請流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