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基金經理:多角度篩選次新股

次新股的調整已有時日。 Wind統計資料顯示, 從3月22日的今年以來最高點至5月10日, 次新股指數跌幅為25.04%, 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3.71%。 市場人士表示, 次新股上市時間較短, 投資者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有一定難度。 目前次新股從估值角度來看仍在調整過程中, 反彈仍需時日。 但從長遠來看, 部分基本面優異的次新股正在展現吸引力, 投資者可以從行業、估值等多個角度進行篩選。

關注行業龍頭

華潤元大基金經理袁華濤表示, 雖然次新股板塊從3月底以來有較大幅的回檔, 但目前整體估值水準仍高於A股平均水準,

並不具備吸引力。 不過, 次新股內部存在分化, 部分優質標的值得關注。 事實證明, 最近兩年上市的約400家公司中, 不乏優秀標的。

袁華濤建議, 從多個角度篩選優質次新股:應當是細分行業龍頭, 最好具備一定的稀缺性;應當有較廣闊的行業成長空間, 如受益於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估值應相對合理, 目前估值接近甚至低於行業平均水準;基本面應相對穩健, 收入和業績增長相對較好, 盈利能力較強。

在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環境中, 次新股流通市值較小, 沒有歷史包袱, 容易受到資金青睞。 袁華濤表示, 次新股板塊具有彈性大、風險高的特性, 在市場風險偏好較高時的收益較好。

謹防“踩雷”

對於次新股存在的“雷區”, 上海名禹資產董事長王益聰表示,

避免“踩雷”的難度比較大, 因為次新股剛上市不久, 投資者難以深入研究, 能夠真正研究透的人不多。 部分次新股業績的穩定性相對較差。 部分次新股為了上市, 財務報表可能存在一定的粉飾, 上市後業績“變臉”的概率較大。

在季報等定期報告發佈的時間節點, 次新股的業績“變臉”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王益聰表示, 在這些時間節點, 次新股相對來說較容易出問題, 投資者更容易“踩雷”, 應謹慎對待。 在參與次新股交易的過程中,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 次新股的投資常常不是基於上市公司業績, 而是另有其他邏輯。

對於近期對次新股的操作, 王益聰表示, 其所在機構對於次新股板塊一直比較謹慎,

目前未持有次新股。 去年3月次新股火熱時, 其所在機構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減倉操作, 目前感覺還沒有到進場的時候, 仍在等待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