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澳洲嚴控天然氣出口 中國企業嗅商機

ACB News《澳華財經線上》5月11日訊 過去兩年, 對日本和韓國等國的出口使澳大利亞批發天然氣現貨價格上升了兩倍, 對這種情況的擔憂日益加劇。 有鑑於此, 澳大利亞政府4月27日宣佈將出臺天然氣出口限制政策, 保護國內天然氣供應, 以達到優先滿足國內市場天然氣需求的目的。

天然氣價格“倒懸”

澳政府將嚴控天然氣出口

澳總理特恩布林表示, 要將澳大利亞國內需求、澳大利亞商業、澳大利亞工作和澳大利亞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 這是保護國家利益需要採取的基本行動。

在特恩布林看來, 澳洲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態天然氣出口國,

然而國內供應短缺, 澳大利亞企業、家庭和工業的天然氣需求得不到滿足, 這不能接受也不可理解, 這顯得“荒謬”。

澳資源部長Matt Canavan用類比來說明天然氣的無可替代:超市供應的雞肉短缺, 可換之以牛肉;但澳洲工業所需的天然氣短缺, 其他資源就無法取代。 天然氣對澳洲工業來說就像麵包和牛奶, 它的發展需要充足的、價格不算昂貴的天然氣。

澳工業部最新一期的資源與能源季報中指出, 2015-16財年澳洲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增長近50%, 且隨著更多產能上線, 未來三年預計會翻番。 受價格上漲支撐, 到2017-18年LNG會頂替冶金煤成為第二大出口項。 而與此同時, 如果不加控制, 澳洲國內天然氣價格也將大幅上揚。

【點擊放大】

目前情況恰恰相反, 市場不平衡顯而易見。 若供應充足, 市場平衡, 天然氣批發價和出口價就不應差距懸殊, 國內批發價也沒有理由過高。

為此, 政府推出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 該機制授權政府在國內市場天然氣供應不足時對相關企業實施出口管制, 確保國內市場的潛在需求得到優先滿足。 故意減少國內供應的液態天然氣出口企業, 將會被勒令限制出口。 “澳洲政府仍然會鼓勵液態天然氣出口, 但絕不以犧牲澳洲整體利益為代價。 ”

調節價格差

平衡居民與工業用戶利益

特恩布林指出, 供應國內的天然氣短缺, 造成天然氣的國內價格顯著高於出口價格。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指出, 對國內市場天然氣供應量不足的預期,

導致天然氣批發客戶和工業客戶宣告將啟動工程與設計研究, 將昆州的Tipton煤層氣田的產能提高一倍, 此舉有望加大澳國內供應, 緩解澳大利亞東海岸能源危機。

公司總裁Qian Mingyang說, 項目涉及升級現有設施, 目標是將產能提高到80 TJ/天。 “該專案將促進Arrow資源基礎進一步開發, 增加市場中的天然氣供應”。 業內猜測這項投資成本或在5億澳元, 而埃克森美孚上週末也示意在巴斯海峽展開新投資。

有媒體分析稱, Tipton擴產計畫將依賴於是否能夠獲得臨近的天然氣出口企業支持, 他們控制著關鍵的基礎設施。 Tipton專案周圍的天然氣公司包括殼牌持有的 QGC及Origin和康菲澳洲合資的APLNG, 都是澳洲目前主要的天然氣出口企業。

Qian表示, 將公司大量天然氣存儲推向東海岸市場有重要意義。 “我們期待能夠達成協議, 在今年晚些時候將我們持有的大部分天然氣送入市場”。

Santos期待國內供應側變革

中資股東戰略增持受歡迎

桑托斯Santos(ASX:STO)對政府提出的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作出回應, 其表示, 作為一家澳洲企業, Santos一貫支援以合理價格來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Santos將為國內市場提供更多天然氣, 並承諾數量超過液態天然氣出口銷售量。 它還表示將與政府和合資公司緊密合作, 並確保為股東贏取最大的利益。

當然, 股東中定然要包括近來兩位相當高調的中國投資方——弘毅投資與新奧集團。 兩家中國企業最近大舉溢價買入持股, 于上周將在STO的股權提高到了15.1%。

作為澳洲領先能源集團的桑托斯處於困境當中, 受此前原油價格崩塌——由2014年底的100美元每桶中到2016年初的30美元——影響, 業績大滑坡。 兩家中國大股東對桑托斯發展方向存有異議;自2016年底弘毅投資持續買入公司股票, 當時新奧集團曾發函尋求取得董事會席位。

上周, Santos董事會主席 Peter Coates在年會上表示, 董事會很樂意向中國股東給出董事會席位, 並稱他們對公司“並無任何惡意”。

Santos在巴布幾內亞、達爾文與格萊斯通有液化天然氣項目, 其GLNG項目是全澳三大已投產液化天然氣項目之一。 經過近幾年的臥薪嚐膽, 公司已構建起低成本結構, 平均保本價降到了每桶34美元。 在油價上浮的今天, 前景可謂光明。 去年底公司從市場籌集到了12.4億澳元, 未來發展資金獲保障。

Peter Coates談到東海岸氣荒時表示,澳大利亞並不缺少天然氣,而是需要政府支援企業對儲藏的有序開發,增加供應,以滿足東海岸市場需求。

他強調,出口訂單是支撐現有LNG專案存活的支柱,完全制止出口並不現實。企業和政府需要做的是協商解決問題,尋找補救辦法。

Santos對於中國股東態度的轉變,以及弘毅和新奧集團對其加大注資似乎昭示著澳洲能源領域新一輪投資熱潮的開啟。根據澳外資委最新披露資料,2015-16年度,澳大業製造/電力/天然氣領域合計吸引100億澳元的外國投資,僅次於房地產。

【點擊放大】

澳政府預測,中國天然氣消費預計會有巨大增長,2016-2022年間,中國將占到全球天然氣新增需求的三分之一,消費量將增長65%,達到 3300億立方米。“中國將成為驅動LNG需求增長的單一最大貢獻者”,澳工業部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路庫利如是說。

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再加上東海岸的所謂氣荒,澳洲天然氣行業對於戰略投資者的吸引力變得無以復加。

澳華財經線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未來發展資金獲保障。

Peter Coates談到東海岸氣荒時表示,澳大利亞並不缺少天然氣,而是需要政府支援企業對儲藏的有序開發,增加供應,以滿足東海岸市場需求。

他強調,出口訂單是支撐現有LNG專案存活的支柱,完全制止出口並不現實。企業和政府需要做的是協商解決問題,尋找補救辦法。

Santos對於中國股東態度的轉變,以及弘毅和新奧集團對其加大注資似乎昭示著澳洲能源領域新一輪投資熱潮的開啟。根據澳外資委最新披露資料,2015-16年度,澳大業製造/電力/天然氣領域合計吸引100億澳元的外國投資,僅次於房地產。

【點擊放大】

澳政府預測,中國天然氣消費預計會有巨大增長,2016-2022年間,中國將占到全球天然氣新增需求的三分之一,消費量將增長65%,達到 3300億立方米。“中國將成為驅動LNG需求增長的單一最大貢獻者”,澳工業部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路庫利如是說。

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再加上東海岸的所謂氣荒,澳洲天然氣行業對於戰略投資者的吸引力變得無以復加。

澳華財經線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