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吳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發債主體風險篩查:貨幣資金多少是個夠?

摘要

構建衡量貨幣充足性的二維座標體系。 預留多少貨幣資金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財務決策,該決策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包括短期剛性負債規模、盈利變現能力及穩定性、外部融資能力以及是否具有較大的節省成本動機,因此不能用簡單的貨幣資金絕對數額的多少來判斷企業的貨幣資金是否充足,而需要以一個綜合的角度來看待。 我們以外部融資能力為橫軸,非受限貨幣對短債的覆蓋為縱軸,來構建衡量發債主體貨幣充足性的二維體系,以便於將不同的企業根據相關特徵進行分類;坐標軸的不同象限概括了不同的企業特徵,我們需要以差異化的角度,結合各種相關因素來看待企業的貨幣資金充足性。

以貨幣充足性的角度進行有色金屬行業發債主體篩查。 根據我們對於貨幣充足性的論述,我們以有色金屬行業的各發債主體為例來進行貨幣充足性的分析判斷。 由於有色金屬行業作為過剩產能行業,盈利能力尚處低位,現金流尚不穩定,相關企業在外部融資能力強的情況下還保留較多貨幣的可能性較低,且經過梳理我們也未發現有明顯符合這樣特徵的“雙保險”企業,因此相關案例僅涉及“貨幣資金/短債較大,外部融資能力較弱”、“貨幣資金/短債較小,外部融資能力較強”以及“貨幣資金/短債較小,外部融資能力較弱”等三類企業,其中,最後一類主體內外部現金流的風險均較大,相關債券需要謹慎投資。

排雷結果:我們篩選出了有色金屬行業貨幣不足、流動性壓力較大的9家有色金屬企業作為排雷對象,包括:巨石集團、利源精製、東陽光科、剛泰控股、格林美、祥光銅業、恒邦股份、神火股份和東方鋯業。 其中,從收益率來看,巨石集團、格林美、利源精製和祥光銅業的中債估值收益率與同行業可比期限、同評級的均值相比明顯較低,存在收益率上調的估值風險。

風險提示:

(1)金融嚴監管背景下,實體經濟再融資難度加大,信用風險上升;

(2)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劇,宏觀經濟增速下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