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長“白霜”,竟是得了病——小麥白粉病

請關注一下小編, 為你帶來更多農林業知識, 分享出去, 造福更多農民朋友。

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 而小麥白粉病是影響小麥產量品質最大的因素。 而當小麥白粉病一旦爆發, 造成的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因此對小麥白粉病的監測預警就很必要。 本文通過對小麥白粉病的病原特徵、發病氣候特徵作為預測基礎, 通過查找文獻綜述了氣象預測、遙感預測、孢子時空動態預測三種方法, 希望能為實際生產中監測預報提供一定的依據。

小麥白粉病是由(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所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真菌病害, 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主要為害小麥葉片、葉鞘、蓮稈、穗部。 在小麥白粉病發生的一般年份小麥減產5%~10%, 嚴重時減產高達30%。 小麥在我國是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 播種面積廣, 目前在我國有多個省市自治區發生小麥白粉病, 其中在西南地區和河南、安徽、山東、湖北,

江蘇等省份發病比較嚴重, 東北和西北等地區的發病情況日益嚴重[1]。 小麥白粉病曾在我國有過大範圍的流行。 自上世紀年代以來, 隨著小麥栽培條件的不斷改善和生產水準的不斷提高, 氮肥的使用量加大, 種植密度的提高造成田間鬱蔽環境, 加上目前在國內栽培的小麥品種中抗病的品種較少且種植面積有限;而小麥白粉病菌繁殖快, 傳播面廣, 具有爆發性, 小麥白粉病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是嚴重的威脅。 20世紀70年代以來, 我國小麥白粉病的發生流行經歷了由點片發生到局部重發, 逐步加重, 全面重發, 現已發展成為小麥生產中發病而積最大、危害損失最重的常發性病害。 而在小麥白粉病爆發後的進行防治工作,
第一、防治成本高;第二、造成的損失難以挽回。 所以對小麥白粉病的監測預警顯得尤為重要。

小麥白粉病的病害流行是由多因素造成的, 主要受氣候、土壤以及栽培的田間環境等因素影響。 病害的流行在時問和空間上是一個動態過程,

是由少到多, 由點及面, 由局部到全田的一個逐步傳播的過程。 瞭解這個過程並運用生物統計學方法對病害流行規律的探索以及對其流行爆發進行準確預測預報對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要做好小麥白粉病防治工作的第一步, 就是耍掌握小麥白粉病的流行規律及其侵染來源, 其次則是小麥白粉病的預測預報並進行針對性的防治。 所以要防治, 必須先認識, 只有對小麥白粉病的時間流行、越冬以及越夏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掌握小麥白粉病的流行規律, 才能對小麥白粉病的針對性監測和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小麥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致的病害, 其病原菌是禾谷類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 ) 的專化型。

禾谷類白粉菌屬子囊菌門白粉菌目, 無性世代學名為Oidium monilioides 。 此菌是專性寄生菌, 只能在活的寄主組織上生長發育, 並對寄主有很嚴格的專化性。 一般情況下, 小麥白粉病菌不侵染大麥, 大麥白粉病菌不侵染小麥。 引起禾小麥白粉病的病菌屬於布氏白粉菌屬, 布氏白粉屬的顯著特徵是閉囊殼埋生在菌絲內, 閉囊殼上有三層外壁且附屬絲不發達, 閉囊殼中有多個子囊, 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呈近球形, 吸器為特有的指狀深裂吸器, 只寄生單子葉植物, 特別是未本科植物。 小麥白粉菌是體表寄生, 菌絲體蔓延於寄主表面, 僅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細胞內吸取養分。 吸器橢圓形, 生有指狀分枝。 分生孢子梗直立, 從菌絲體垂直生出, 不分枝,無色,頂端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數目10~20個,自頂端向下逐次成熟脫落。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為25~30um×8~10um,病菌的閉囊殼球形,黑色,直徑135~280um,外有絲狀不分叉的附屬絲。閉囊殼內有子囊9~30個,子囊長圓形或卵形,內含子囊孢子8個,但有時為4個。子囊孢子橢圓形,單胞,單枚,無色,大小為20~23um×10~13um。

小麥從幼苗到成株全生長期,均可被病菌侵染。小麥白粉病可能發生的溫度區間是0~25℃,其中發病的最適溫度為15~20℃,在溫度低於10℃以下時發病緩慢,在溫度高於25℃病害發生受到抑制。小麥白粉病首先會在小麥種植片區某處出現一個比較鮮明的發病中心,然後病情會從中心向周圍擴展。病菌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嚴重的時候也為害小麥的葉鞘、蓮稈以及穗部。病斑的形狀近圓形或者長橢圓形,表面覆蓋有白色的粉狀黴層。在發病重的時候病斑連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灰色的黴層。小麥葉正面的病斑一般比葉背面的要多,且下部葉片比上部病害重。發病最嚴重程度達到最高級時,整個植株從下到上均被灰白色的黴層覆蓋。病部最初出現白色黴點,以後逐漸擴大成白色黴斑。黴層的厚度可達2mm左右,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即病菌無性階段產生的分生孢子。以後,白粉狀黴層逐漸變為灰白色至淡褐色,並散出許多黃褐色至黑褐色的小圓粒,即病菌有性階段產生的閉囊殼。被害葉片黴層下的組織,在初期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發生褪綠、發黃乃至枯死。麥粒穎殼受害時,能引起枯死,使麥粒不飽滿甚至腐爛。發病嚴重的病株矮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麥植株發生小麥白粉病後,生長所需的養分會被掠奪,整體呼吸作用增強,蒸騰作用強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會很顯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積累以及輸送相應減少。在發病早而重的情況下,植株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從而降低根部的吸收能力,就會阻礙根系的發育和減少分級數、成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使產量大大降低。而在發病較晚、較輕時,則主要影響小麥籽粒的飽滿度,降低千粒重。

不分枝,無色,頂端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數目10~20個,自頂端向下逐次成熟脫落。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為25~30um×8~10um,病菌的閉囊殼球形,黑色,直徑135~280um,外有絲狀不分叉的附屬絲。閉囊殼內有子囊9~30個,子囊長圓形或卵形,內含子囊孢子8個,但有時為4個。子囊孢子橢圓形,單胞,單枚,無色,大小為20~23um×10~13um。

小麥從幼苗到成株全生長期,均可被病菌侵染。小麥白粉病可能發生的溫度區間是0~25℃,其中發病的最適溫度為15~20℃,在溫度低於10℃以下時發病緩慢,在溫度高於25℃病害發生受到抑制。小麥白粉病首先會在小麥種植片區某處出現一個比較鮮明的發病中心,然後病情會從中心向周圍擴展。病菌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嚴重的時候也為害小麥的葉鞘、蓮稈以及穗部。病斑的形狀近圓形或者長橢圓形,表面覆蓋有白色的粉狀黴層。在發病重的時候病斑連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灰色的黴層。小麥葉正面的病斑一般比葉背面的要多,且下部葉片比上部病害重。發病最嚴重程度達到最高級時,整個植株從下到上均被灰白色的黴層覆蓋。病部最初出現白色黴點,以後逐漸擴大成白色黴斑。黴層的厚度可達2mm左右,黴斑表面有一層白粉,即病菌無性階段產生的分生孢子。以後,白粉狀黴層逐漸變為灰白色至淡褐色,並散出許多黃褐色至黑褐色的小圓粒,即病菌有性階段產生的閉囊殼。被害葉片黴層下的組織,在初期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發生褪綠、發黃乃至枯死。麥粒穎殼受害時,能引起枯死,使麥粒不飽滿甚至腐爛。發病嚴重的病株矮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麥植株發生小麥白粉病後,生長所需的養分會被掠奪,整體呼吸作用增強,蒸騰作用強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會很顯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積累以及輸送相應減少。在發病早而重的情況下,植株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從而降低根部的吸收能力,就會阻礙根系的發育和減少分級數、成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使產量大大降低。而在發病較晚、較輕時,則主要影響小麥籽粒的飽滿度,降低千粒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