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逵為何連輸兩陣?這遊戲規則是什麼?

《水滸傳》裡面描寫了一種賭博類的遊戲, 就是李逵在賭場上平生第一次耍無賴的那一回玩的:

且不說兩個再飲酒, 只說李逵得了這個銀子, 尋思道:“難得宋江哥哥, 又不曾和我深交, 便借我十兩銀子, 果然仗義疏財, 名不虛傳。 如今來到這裡, 卻恨我這幾日賭輸了, 沒一文做好漢請他。 如今得他這十兩銀子, 且將去賭一賭, 倘或贏得幾貫錢來, 請他一請也好看。 ”

當時李逵慌忙跑出城外小張乙賭房裡來, 便去場上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 叫道:“把頭錢過來我博。 ”那小張乙得知李逵從來賭直, 便道:“大哥且歇這一博, 下來便是你博。 ”李逵道:“我要先賭這一博。 ”小張乙道:“你便傍猜也好。 ”李逵道:“我不傍猜, 只要博這一博, 五兩銀子做一注。 ”有那一般賭的, 卻待要博, 被李逵擗手奪過頭錢來, 便叫道:“我博兀誰?”小張乙道:“便博我五兩銀子。 ”李逵叫一聲, 肐嗒地博一個叉。 小張乙便拿了銀子過來,

李逵叫道:“我的銀子是十兩。 ”小張乙道:“你再博我五兩, 便還了你這錠銀子。 ”李逵又拿起頭錢, 叫聲:“快!”肐嗒地又博個叉。 小張乙笑道:“我叫你休搶頭錢, 且歇一博, 不聽我口, 如今一連博上兩個叉。 ”

作者沒有詳細交代賭博的規則, 只說李逵博了兩個叉, 便輸掉了十兩銀子。 這就讓我們讀者一頭霧水了, 這李逵玩的到底是哪一種賭博遊戲?遊戲規則是怎樣的呢?

北宋時期, 民間流行直接用錢幣作為賭具, 也叫“頭錢”。 玩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攤錢, 又稱意錢, 隨手取錢幣若干, 放入器皿中搖動, 然後數錢幣, 錢幣數除以四, 算出所得餘數, 押對者獲勝。 《容齋五筆》記載:“今人意錢賭博, 皆以四數之, 為之攤。 ”

另一種玩法叫撚錢, 又稱擲錢。 “今人擲錢為博者, 戲以錢文面背分勝負, 曰字、曰幕。 ” 字、幕就是錢幣的正面和反面。 這種賭博方式簡單快捷, 流行於中下層社會。

賭博時, 將六枚錢幣同時扔在地上, 地上的錢幣全為字者、全為幕者為勝。 錢幣在滾動時, 參與賭博之人或者口呼“字兒”, 或者口呼“幕兒”, 十分熱鬧。 所有的錢幣都呈現“幕”, 即所有的錢幣都呈現反面, 則稱之為“快”;所有的錢幣都呈現“字”, 即所有的錢幣都呈現正面, 則稱之為“叉”。 李逵擲錢時, 口裡喊著“快”, 卻連博了兩個“叉”, 輸了十兩銀子, 可見當時遊戲規則是博“快”為勝, 也就是頭錢全是反面為贏。

李逵在江州玩的應該是後面這種擲錢博字幕的遊戲, 流行於中下層社會, 這也很符合李逵的身份。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