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母親節將至 貴州三線博物館“母子遊”炙手可熱

貴州六盤水被稱作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三線建設”是指從1964年開始因國家戰略需要在我國“三線”地區展開規模巨大的建設,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次重大經濟戰略調整。 在歷時17年的大三線建設中, 數百萬建設者齊心協力、艱苦奮鬥, 取得了巨大成就, 初步建成我國的戰略後方基地。 在三線建設過程中, 形成了獨特的“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大力協同, 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和價值追求。

“好人好馬上三線, 備戰備荒為人民”“革命友誼深過海, 五湖四海奔攏來”正是當時“三線建設”豪情萬丈的真實寫照, 意義深遠的三線建設, 對中國西部, 乃至全中國都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六盤水是“三線建設”西南地區的主戰場, 重要的煤炭基地、鋼鐵基地, 是“三線建設”滾滾浪潮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 既有著深厚而豐富的三線文化底蘊, 更是“三線精神”的傳承者、傳播者、弘揚者。

當年的那一群群投身“三線建設”的熱血青年男女, 早已為人父母和祖父母, 有不少還在六盤水安家, 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這座他們奉獻了青春的熱土。 今年的“母親節”在5月14日,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 許多人都會在這天給母親禮物,

而更多的“三線兒女”選擇了帶父母親、祖父母出遊, 到三線博物館飲水思源, 追憶他們當年的似水年華。 老三線人張桂芳老人表示, “三線人”也是“三獻人”:獻了青春獻終身, 獻了終身獻子孫。 ”三線兒女”代表趙子明表示, 每年母親節都會和妻兒陪父母親來三線博物館看一看, 飲水思源以便更好地傳承“艱苦奮鬥, 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 感恩並銘記他們曾為這個國家、這個城市灑下的熱血青春和無數汗水。 一些遊客走進三線博物館, 看見三線建設時期的照片, 那些已經鏽跡斑斑的勞動工具無聲地躺在那裡, 聽著講解員講述著三線時期的故事, 都會忍不住灑下感動的淚水。 有遊客表示, “母親節就想帶父母參觀一下三線博物館,
回望那段艱苦的歲月, 或許能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 ”

據瞭解, 在母親節之際已成為“三線人”和“三線兒女”炙手可熱旅遊景點的貴州六盤水三線建設博物館是國內首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 分有室內場館和室外文化廣場兩個區域, 文化廣場包括了當年彭德懷指揮三線建設的辦公遺址、三線建設指揮部、縣委樓、陸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機車、機械設備等歷史文物;館內收藏了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歷史文獻、圖片等, 並通過微縮場景再現了當時的生產生活場景。 由於在三線建設時期共有1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幹部、知識份子、解放軍官兵和民工走進這個深山中的城鎮,

支援建設, 所以六盤水也被許多人說是“一座用火車拉進來的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