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 我很抱歉。 ”這句話是松子的第一個愛人, 作家八女川留給她的遺言。

這句話似乎自帶了音效、燈光、氛圍、背景音樂, 簡短的一句話能夠讓我感受到對方內心所有的悲涼絕望,

無需過多的營造和鋪墊。

也似乎有魔力, 嘴裡念一遍, 有萬念俱灰的感受, 彷佛生活失去了支點。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Only在上個月看的電影, 一直很想下筆去寫它, 但我有個壞習慣, 越好的電影在我這裡越難下筆, 我總覺得自己看不透它, 需要反復琢磨。

16年時, 我看了兩遍《霸王別姬》(豆瓣9.5分), 內心給我帶來極大地震撼, 至今不能提筆去寫它, 太好至於不敢肆意點評。

前些日子我寫了《告白》的影評, 其實是先看完了松子後才看的《告白》, 因為這兩部電影皆是出自于同一導演中島哲也之手。 兩部電影有相似卻也有大不同, 電影很沉重, 都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 很滑稽卻讓你看的想哭, 甚至懷疑人生。

電影畫面一直維持著顏色亮麗的童話色調, 有鮮花和和輕快的歌舞, 這是松子想要的公主夢, 卻與她的一生成功地起到了反面效果。

我前幾天寫的《她ELLE》跟松子的故事截然不同, 一個是獨立女性最美的詮釋, 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似乎描述了男權主義下女性對男性的最深依賴——哪怕被愛人毆打也好過孤身一人。

松子的一生是炙熱的, 她一生只為愛奔赴, 飛蛾撲火。

這部電影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有人讚頌松子從不放棄的追愛精神, 沒有人有資格評判她;

有人認為松子面對愛情的態度應該作為反面教材, 21世紀女性早已獨立自強, 愛情不該是如此這般委屈求全。

更有人說, 中島哲也的鏡頭下, 都是媽媽害的《告白》, 都是爸爸害的《松子》——論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小時候的松子一直渴望得到爸爸的關注, 可惜爸爸把所有的愛與溫柔都給了病弱的妹妹, 哪怕是多擠出來的一點兒關注, 也不能給松子了。

松子說, “我總是一個人”,

她想盡一切辦法去討爸爸的歡心, 做鬼臉博取爸爸的一笑, 為此還落下了一緊張就自動做鬼臉的毛病。

松子一直很努力成為爸爸心目中的好女兒, 然而, 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爸爸對她的關愛始終很少, 松子一直是那個為了討好而生存, 渴望溫柔與愛的松子。

松子大學畢業後當了教師, 為了維護學生阿龍被開除了, 本是內心善良, 想去幫助阿龍, 卻被反過來詆毀自己才是小偷, 就這樣失去了工作。

這樣的設定很滑稽, 聰明的她顯得很笨拙。

松子說, “在那一瞬間, 我覺得我的一生都毀了”。

20多歲的松子, 憤怒離家。跟一個作家同居,那個作家的寫作生涯鬱鬱不得志,把所有怒氣發洩在松子身上,與家裡人斷絕了關係的松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作家,哪怕這個男人把松子打得遍體鱗傷,哪怕只懂得問她要錢,松子都無所謂,松子用一切換愛。

後來作家死了,死之前,留了句話:“生而為人,對不起”。

松子之後成了那作家的敵對的情婦,松子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比他妻子好多了,結果男人還是拋棄了松子,他說,我一點也不愛你,不過你是性感的。

哦,這個男人說她是性感的,松子開始用她的性感賺錢,她開始了浴女生涯,這一次她又跟了一個渣男,她說,“只要不是一個人,只要離家遠一點,什麼也無所謂”。

她被渣男騙光了所有的錢,最後她殺了那個男人。

松子想到自殺,卻因為陌生人溫柔地一句話,就跟他回家了。

那是個理髮師,他看松子的時候,眼神裡是溫柔的,他為松子剪頭髮,他說,“我不知道你有著什麼樣的過去,我只想永遠跟你在一起”。

因為他的溫柔,松子又開始了義無反顧的愛。只是,好景不長,松子被員警找到,被判了入獄8年。

她在監獄裡,努力地學理髮,她有一美夢,等她出獄,她要跟著那個理髮師一起生活。

可是,松子的世界裡,盡是殘酷,待她出獄,那個男人已經成家了。

越過山丘,原來沒人等候,悲涼透徹心扉。

30多歲的松子,遇到了阿龍,當年的那個禍害她的學生。

阿龍說,我喜歡你。

對於渴望愛的松子來說,

一句我愛你就足以讓松子義無反顧地淪陷,哪怕此時的阿龍是個什麼壞事都做的黑社會。

她選擇做了黑社會的女人。

松子說,“一個人是地獄,跟他也是地獄,反正都是地獄,為什麼不找個人一起下地獄”?

松子需要的就是,陪伴。

松子一遍遍要阿龍跟她保證,永遠在一起。一遍一遍要聽:我愛你。

那個男人開始煩了。

他開始打她,一次次地打,打了又道歉。

松子在男人面前沒有了自我,沒有了自尊。

松子說,“被打也沒有關係,好過一個人孤單啊,

沒有關係,打我殺我都沒有關係,好過一個人孤單啊,

被侮辱被侵犯也沒有關係”。

只要他不離開自己,松子做什麼也可以,為了他成了一個混混女,在不知名的店裡做女郎,跟不認識的人上床,做不合法的勾當…

“他是我生命的全部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幸福的了”,松子說。

阿龍後來最後入獄了。不管傷得有多深, 為了他,松子一直在等待他出獄。

松子40歲了,等來的卻是阿龍的一頓打。

面對松子的愛,他承受不起了。阿龍走了。松子趴在雪地裡,悲痛得不能自已。

51歲的松子,成了一個活廢人,她再也不愛了,與各種垃圾生活在一起。

在牆上她寫: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就在她再一次鼓起求生的欲望,想繼續做剪髮的工作時,卻被一群中學生用棒球棍打死,多麼諷刺,她曾經就是一名教師啊!

長達2個多小時的電影裡,我一次次地看著松子不厭其煩地重複著相同的人生道路,不顧一切的付出愛,被愛,被虐待,被拋棄。

看完後我剩下的是憤怒與害怕,我害怕自己成為這麼不堪的松子,她的人生是一副好牌卻被她打成了爛局。

我氣憤她在愛情裡的卑微,無法忍受她的卑躬屈膝,委屈求全,她的盲目付出。

她本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她是一位教師,年輕貌美,也很容易就能學會一技之長(剪髮),她擁有常人沒有的堅韌,堅持不懈,對事物能百分百付出,她的求生欲望比任何人都要強,暴雨夜裡跳下陽臺卻因求生欲一手抓住欄杆。

有人說松子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她坎坷的一生的,她的愛是極致的,她就是為愛而生。

也許導演就是要用這樣的極致去反襯現實社會中的我們,遇到愛被背叛就不再相信愛情,終其一生我們深愛過的人寥寥無幾,比起害怕愛受到傷害,松子更寧願付出一切的愛。

影片最後五分鐘,鮮花滿屏,她幸福快樂地走向了天堂,父親和妹妹笑著迎接她。

我想,松子最終原諒了自己“生而為人,對不起”,無論生活多少挫折,她從未放棄對愛的希望,對求生的意志,只是編劇給了她註定要死的結局。

一部電影是成功之處是給觀眾留下夠深的餘味和思考。

寫在最後:

影片給我了三個思考:1.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嗎?2.頻遇家暴,為何還是難以離開那個人渣?(秋葉老師寫過的文章)3.女性獨立堅強生活的重要性。

作為21世紀的女性,不想重複松子的一生,我們最起碼要想清楚這三個問題。

在Only看來,原生家庭固然會給我們的行為、言語、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後天的教育長達十幾年甚至一輩子,在此過程中足以重新形成自己對事物獨立的判斷與認知。

知識火爆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不斷的學習,更新反覆運算自己的思想,並不難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桎梏,最怕的是一個人早早認“命”,只會怨天尤人,恨自己先天沒有什麼什麼。

關於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做一個獨立的女性其實更有魅力。每個人幸福感來源和價值觀不同,但我更願做一個思想獨立的女性:有主見、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上進心。你呢?

憤怒離家。跟一個作家同居,那個作家的寫作生涯鬱鬱不得志,把所有怒氣發洩在松子身上,與家裡人斷絕了關係的松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作家,哪怕這個男人把松子打得遍體鱗傷,哪怕只懂得問她要錢,松子都無所謂,松子用一切換愛。

後來作家死了,死之前,留了句話:“生而為人,對不起”。

松子之後成了那作家的敵對的情婦,松子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比他妻子好多了,結果男人還是拋棄了松子,他說,我一點也不愛你,不過你是性感的。

哦,這個男人說她是性感的,松子開始用她的性感賺錢,她開始了浴女生涯,這一次她又跟了一個渣男,她說,“只要不是一個人,只要離家遠一點,什麼也無所謂”。

她被渣男騙光了所有的錢,最後她殺了那個男人。

松子想到自殺,卻因為陌生人溫柔地一句話,就跟他回家了。

那是個理髮師,他看松子的時候,眼神裡是溫柔的,他為松子剪頭髮,他說,“我不知道你有著什麼樣的過去,我只想永遠跟你在一起”。

因為他的溫柔,松子又開始了義無反顧的愛。只是,好景不長,松子被員警找到,被判了入獄8年。

她在監獄裡,努力地學理髮,她有一美夢,等她出獄,她要跟著那個理髮師一起生活。

可是,松子的世界裡,盡是殘酷,待她出獄,那個男人已經成家了。

越過山丘,原來沒人等候,悲涼透徹心扉。

30多歲的松子,遇到了阿龍,當年的那個禍害她的學生。

阿龍說,我喜歡你。

對於渴望愛的松子來說,

一句我愛你就足以讓松子義無反顧地淪陷,哪怕此時的阿龍是個什麼壞事都做的黑社會。

她選擇做了黑社會的女人。

松子說,“一個人是地獄,跟他也是地獄,反正都是地獄,為什麼不找個人一起下地獄”?

松子需要的就是,陪伴。

松子一遍遍要阿龍跟她保證,永遠在一起。一遍一遍要聽:我愛你。

那個男人開始煩了。

他開始打她,一次次地打,打了又道歉。

松子在男人面前沒有了自我,沒有了自尊。

松子說,“被打也沒有關係,好過一個人孤單啊,

沒有關係,打我殺我都沒有關係,好過一個人孤單啊,

被侮辱被侵犯也沒有關係”。

只要他不離開自己,松子做什麼也可以,為了他成了一個混混女,在不知名的店裡做女郎,跟不認識的人上床,做不合法的勾當…

“他是我生命的全部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幸福的了”,松子說。

阿龍後來最後入獄了。不管傷得有多深, 為了他,松子一直在等待他出獄。

松子40歲了,等來的卻是阿龍的一頓打。

面對松子的愛,他承受不起了。阿龍走了。松子趴在雪地裡,悲痛得不能自已。

51歲的松子,成了一個活廢人,她再也不愛了,與各種垃圾生活在一起。

在牆上她寫: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就在她再一次鼓起求生的欲望,想繼續做剪髮的工作時,卻被一群中學生用棒球棍打死,多麼諷刺,她曾經就是一名教師啊!

長達2個多小時的電影裡,我一次次地看著松子不厭其煩地重複著相同的人生道路,不顧一切的付出愛,被愛,被虐待,被拋棄。

看完後我剩下的是憤怒與害怕,我害怕自己成為這麼不堪的松子,她的人生是一副好牌卻被她打成了爛局。

我氣憤她在愛情裡的卑微,無法忍受她的卑躬屈膝,委屈求全,她的盲目付出。

她本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她是一位教師,年輕貌美,也很容易就能學會一技之長(剪髮),她擁有常人沒有的堅韌,堅持不懈,對事物能百分百付出,她的求生欲望比任何人都要強,暴雨夜裡跳下陽臺卻因求生欲一手抓住欄杆。

有人說松子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她坎坷的一生的,她的愛是極致的,她就是為愛而生。

也許導演就是要用這樣的極致去反襯現實社會中的我們,遇到愛被背叛就不再相信愛情,終其一生我們深愛過的人寥寥無幾,比起害怕愛受到傷害,松子更寧願付出一切的愛。

影片最後五分鐘,鮮花滿屏,她幸福快樂地走向了天堂,父親和妹妹笑著迎接她。

我想,松子最終原諒了自己“生而為人,對不起”,無論生活多少挫折,她從未放棄對愛的希望,對求生的意志,只是編劇給了她註定要死的結局。

一部電影是成功之處是給觀眾留下夠深的餘味和思考。

寫在最後:

影片給我了三個思考:1.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嗎?2.頻遇家暴,為何還是難以離開那個人渣?(秋葉老師寫過的文章)3.女性獨立堅強生活的重要性。

作為21世紀的女性,不想重複松子的一生,我們最起碼要想清楚這三個問題。

在Only看來,原生家庭固然會給我們的行為、言語、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後天的教育長達十幾年甚至一輩子,在此過程中足以重新形成自己對事物獨立的判斷與認知。

知識火爆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不斷的學習,更新反覆運算自己的思想,並不難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桎梏,最怕的是一個人早早認“命”,只會怨天尤人,恨自己先天沒有什麼什麼。

關於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做一個獨立的女性其實更有魅力。每個人幸福感來源和價值觀不同,但我更願做一個思想獨立的女性:有主見、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上進心。你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