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務院:鋼煤去產能已完成全年任務的63%和46%

會議提出, 要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 扎實有效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 堅決查處違法違規生產建設及不符合環保、品質、安全等標準的企業, 對工作不力的地方要嚴肅問責。

鋼鐵煤炭去產能將繼續加大力度

5月10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去產能工作進展和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督查情況彙報, 推動經濟結構優化。

會議指出, 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 對列入年度去產能的煤礦要在11月底全部退出, 堅決控制劣質煤進口, 加強債務處置指導, 鼓勵兼併重組。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 近期鋼鐵價格下跌, 說明鋼鐵市場形勢並不是那麼好, 中國鋼鐵生產能力過剩仍嚴重, 所以仍需加大去產能力度。

堅決查處違法違規生產企業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

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 是轉變發展方式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繼續狠抓工作落實, 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又取得積極成效, 全國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煤炭產能6897萬噸,

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

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 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 同時, 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

會議指出, 督查發現供求關係階段性變化導致去產能動力減弱, 一些地方淘汰落後產能進度滯後, 職工安置、債務處置、兼併重組難度較大等問題。

為此, 下一步, 要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 扎實有效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 堅決查處違法違規生產建設及不符合環保、品質、安全等標準的企業, 對工作不力的地方要嚴肅問責。

各地要限時將前期排查中發現的“地條鋼”產能徹底取締、拆除設備, 嚴防死灰復燃。 對列入年度去產能任務的煤礦要在11月底全部退出。

淘汰、停建、緩建煤電專案的任務要儘快明確時限、責任到人。

同時, 要強化督查督辦, 各地要及時公佈去產能相關資訊, 健全舉報制度, 防止淘汰落後產能弄虛作假, 同時堅決控制劣質煤進口。

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 在去年全國實施去產能時, 很多停產企業反而恢復了生產, 原因是價格上升快, 企業有利可圖。 比如去年一季度全國鋼鐵價格漲幅在30%左右。

李新創認為, 近期鋼鐵價格下跌, 此輪去產能或不會導致價格大幅波動。 “如果國內鋼材不足, 我們也可以少出口, 進而滿足國內生產的需要。 ”他說。

海關數字顯示, 1-4月中國出口鋼材2721萬噸, 同比下降25.8%。 此前2016年中國出口鋼材約1億噸左右。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海民認為,

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 是很好的導向, 單純通過行政手段很難去產能。 “去產能要給地方積極性, 讓地方自願去產能, 另外要讓社會參與進來, 比如對於污染企業查處。 ”

做好職工安置和“雙創”

5月10日的會議指出, 去產能要把做好轉崗職工分流安置放在突出位置。 支持鋼城煤城打造“雙創”平臺,加快培育新動能,強化就業困難職工托底幫扶。

今年4月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曾在一季度新聞發佈上透露,今年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需要安置職工50萬人左右,任務依然十分繁重。

在2016年,根據國務院部署,財政部印發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支援化解過剩產能,主要用於職工的安置。

此次會議提出,要及時撥付和用好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地方和企業要落實相關資金與措施,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會議還提出,加強債務處置指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兼併重組。

此前有公開報導稱,全國鋼鐵業的負債總額約3萬億元,負債率近70%。 由於鋼鐵企業負債重,導致部分銀行和地方部門不積極去產能、處置僵屍企業,因為涉及到就業和債務損失。

為此有專家認為,這需要綜合考慮,將職工安置、新產業發展、土地增值、債務重組等方面納入,實現整體企業和經濟盤活。

李新創認為,去產能的目的是要實現更好的發展, 而不是簡單的“去”,“如果去產能不能使得企業發展更好,且不能解決環保問題,則不能簡單說去產能已經任務完成”。

支持鋼城煤城打造“雙創”平臺,加快培育新動能,強化就業困難職工托底幫扶。

今年4月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曾在一季度新聞發佈上透露,今年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需要安置職工50萬人左右,任務依然十分繁重。

在2016年,根據國務院部署,財政部印發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支援化解過剩產能,主要用於職工的安置。

此次會議提出,要及時撥付和用好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地方和企業要落實相關資金與措施,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會議還提出,加強債務處置指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兼併重組。

此前有公開報導稱,全國鋼鐵業的負債總額約3萬億元,負債率近70%。 由於鋼鐵企業負債重,導致部分銀行和地方部門不積極去產能、處置僵屍企業,因為涉及到就業和債務損失。

為此有專家認為,這需要綜合考慮,將職工安置、新產業發展、土地增值、債務重組等方面納入,實現整體企業和經濟盤活。

李新創認為,去產能的目的是要實現更好的發展, 而不是簡單的“去”,“如果去產能不能使得企業發展更好,且不能解決環保問題,則不能簡單說去產能已經任務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