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壓全唐”,只因詩中月,更兼有心中之月

古詩當中, 最美的是唐詩, 這一點幾無爭議。 但唐詩當中最美的是哪一首?你可能會說出很多, 比如“二月春風似剪刀”, 又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又比如“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等等, 這些詩歌都是出自唐詩。

它們很美, 但他們只是描寫一時之美景, 寫的是春風、夏蓮、秋日的山林。

唐朝詩人眾多, 代表性的詩人你能說出幾個?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不可少的。

但是, 如果說哪一首詩能代表盛唐?

只有一首, 那就是《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即便李白成為了唐詩當中的符號, 但是, 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卻另有其人。

張若虛傳世只有兩篇古詩, 但是卻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無他, 只是因為, 唯有盛唐才有這樣的古詩, 唯有這首古詩才體現出真正的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從主題上來說, 這是一首描寫離情別意的離別詩, 抒發的是春日美景下遊子思婦的哀哀怨怨。 詩篇很美, 從開篇的“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就能看出, 詩篇的意境有如此之美!如此春江夜, 白雲、月光、海潮, 好一幅盛唐氣象!

月中美景:詩中的盛唐氣象

題目是《春江花月夜》, 然而在詩篇當中, “春、江、花、月、夜”五個字,

概括了五種景色, 可謂構思巧妙, 其中美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溫柔的春天, 流淌的江水, 一年年似曾相識的花開花落, 一代代人看到的卻是同樣的月光……正可謂夜色溫柔, 心潮難平。 古人說良辰美景, 也不過如此了。

這樣的景象, 在古代中國並不少間。 但卻只有盛唐才留下如此的詩篇。 原因為何?不是因為張若虛在江邊“多看了一眼”, 而是因為, 盛唐的時代背景下, 生活的富足使得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憧憬, 去探索人生的真諦。

由此也能看出, 唐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朝代。 不是因為其唐詩宋詞做的好, 而是因為只有唐宋時期, 這個詩歌的整體面貌是積極向上的, 而不是像明清的那些代表性的小說作品一樣,

處處充滿憤世嫉俗之戾氣。

心中圓月:詩篇裡的哲理思索

後人對於這首詩進行了多重層次的解讀, 真理越辯越明, 也才有了這首古詩“孤篇壓全唐”的說法。

在後人的研究當中, 人們除了分析其所描繪的美景之外, 還分析出了其蘊含的哲理。

詩篇都是有生命的, 而其中蘊含的哲理就是詩篇生命的血脈。

在後人那裡得到共鳴, 就是穿越千年的文化血脈的融匯。

胡曉明評論曾經把這首詩比喻為兩個月亮。 前半段寫景, 寫的是“宇宙中的月亮”, 後半段抒發情感, 寫的是“人心中的月亮”。

“人心中的月亮”, 就是指的這首詩的哲理思維, 拷問人生的思辨。

前半段有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後半段有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都是描寫的一個主題:思婦和遊子。

思婦在古代有, 在今日也有;遊子在古代有, 在今日也有, 不過改名了, 是為“北漂”。

遊子思婦, 人生離別, 不變的主題。 縱然有跨越時空的愛戀, 卻無奈只能是物是人非, 今非昔比。

難能可貴的是, 這首古詩超越個體意義上的離別愁恨情感的抒發, 進而從更高層次詩意的觀照人生, 也使得其內涵更為豐富。

所以這首詩不單單是描寫美景的翹楚, 更是詩意人生關懷的頂峰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