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曾仕強:學習易經要掌握的三大特點

對於周易, 大家總會有很多的疑問:譬如八字是不是周易呀?算命是不是周易呀?周易與傳統文化有什麼關係呀?周易與中醫有什麼關係呀?周易與管理有什麼關係呀?等等。

確實周易太博大, 天文地利人事無所不包, 理、象、數三位一體, 在這樣龐大的體系面前, 很多人思緒就混亂了, 那周易到底好學嗎?如何入門?

其實周易就是一、二、三的學問, 學周易就要把思路梳理清楚, 這樣對認識與學習周易都大有裨益。

一, 也就是天人合一

周易是一門學科, 有著系統的思維與完整邏輯, 其思維來自哪裡?天:對自然的探索。

伏羲“三觀兩取”而作八卦圖;

文王64卦從天地開始;

黃帝陰符經也從“天”開始。

人是天地的產物, 當我們認識了“天”也就是自然規律之後, 再談生命的意義, 就很容易理解。 周易、黃帝內經、傳統文化都是天人合一的產物。 這也是中醫與西醫的一些區別!

這是中國文化的“根”, 有朋友說:能證明一下吧!只能勉強的說—用5000年的文明史來證明吧。

沒有這個基礎, 中國一切文化無從談起!我們發現街頭上算命的, 或是社會上的一些人, 他們的周易觀可能是偏頗的或缺乏系統觀。

要尋找易學的本源, 根是看不到的, 但沒有它, 不可能全面認識周易。

“二”的思維

周易的思想, 你可以把它一分為二地考慮, 這個是“二”的思維, 也叫陰陽思維。

周易講“2”:易理與象數;理論與實踐;道器合一;體用結合。 一分為二地考慮也就是說, 周易這門課, 是義理與象數的結合, 它有點像我們學過的語文和數學。

那什麼是數學呢?數學它要有一個整個結構體, 要有邏輯, 要有推理方法。 周易用它的“卦象”表達這種結構與邏輯,

後者是文字來表達其對整個世界的認識, 表達思想。

沒有物件數的認識, 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是無源之水, 也不會有黃帝內經這樣的著作。 而要弄明白周易的問題, 還是要從周易的基礎入手, 從對自然的探索開始的。

周易講“3”

道理要落實, 技術也要有次第。 從天時、地利、人和角度對世界發展進行具體定量、定性分析。

如果沒有:定量、定性分析。

中國不會有理、象、數三位一體的傳統文化;

中國不會有《黃帝內經》、“曆法”、指南針等等發明創造;

也不會有薑子牙、諸葛亮、劉伯溫這樣的人物。

也正是這種有序的分析方法, 周易才能成為一種學說, 而不是一種自我的臆想。

世界先有天地, 後有各種生命與我們人類, 正是有了這樣的思考,

我們才有了中國人的世界觀, 中國的文化不是抽象的“哲學”。 對天時的研究, 形成古典的曆法、天文, 包括中醫名著《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對地利研究, 形成傳統的環境學說, 風水;對人和的研究, 形成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

所以易學是系統的學說, 有著天、地、人的層次。 科學研究它有本源研究、規律研究與應用研究。 本源如根、規律如幹、應用如枝葉。

那如何在5000年前的起源中, 找到易的思維方式?如何總結先人的智慧, 梳理易學的規律?如何把易學規律與實際結合?

這麼神的易經, 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把玩、應用呢?曾仕強教授命名的易經人生規劃筆, 將《易經》的精華寓於筆中。

易經人生規劃筆

設計理念:

(1)生動演繹《易經》中天、地、人 三才概念。

(2)圓方互補, 體現儒道相容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3)筆寓意不斷精進的求學精神, 當效法天地之道。

易經人生規劃筆 送易經人生規劃筆記 ¥580 購買

功能:

易經人生規劃筆除了獨特的造型之外, 更將《易經》要義寓於筆中, 結合配套的《易經人生規劃手冊》, 完美實現玩卦、習卦、卜卦三大功能。從六十四卦到三百八十四爻,涵蓋宇宙錯綜複雜的萬事萬物,無窮變化,盡在掌中。

完美實現玩卦、習卦、卜卦三大功能。從六十四卦到三百八十四爻,涵蓋宇宙錯綜複雜的萬事萬物,無窮變化,盡在掌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