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昆明有家不起眼的書店 藏著一位“掃地僧”老闆

2017年一開年, 出版社就發了一篇《關於瓦當的那些事》, 流覽一下摸不著頭腦。 兩天后又發一篇《關於瓦當的那些事(二)》, 也是不明所以。

倒是從插圖中發現一本叫《雲南瓦當》的書, 這個題材以前沒有見過。

琢磨著什麼時候上網買一本, 可時間經不起拖延, 轉眼三月就到了。 無意中在一個本地論壇看到一篇《〈雲南瓦當〉為歷史填補空白的專著》, 上面留下購書地址, 是昆明一家書店, 為三月中旬最終買到這本書創造了緣分。

那天臨近中午, 正好在附近辦完事, 看到“雲南霖昌書社”字樣, 覺得有點眼熟。 一核對網上的帖子, 果然就是它!門前《重返老昆明》的大海報讓我驚喜又意外——這本書我喜歡, 對胃口, 可印象中十年前買過, 難道是再版?

剛在門口隨意翻看兩三本書, 有位女士就熱情招呼。 我也不再磨蹭, 就問有沒有《雲南瓦當》這本書。 聽到“有”的答案後, 我拿了兩本,

然後繼續翻看別的書。 女士繼續熱情的給我推介書籍, 就是海報上的《重返老昆明》。

十年來, 陸續買了一些關於雲南、昆明的鄉土書籍, 在“好評”不多的幾本中, 《重返老昆明》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跟女士聊了一下對這本書的看法, 突然她告訴我, 作者就在店裡。 我說, 買書能請作者簽名嗎?得到肯定答覆後, 我選了兩套。

後來, 我又挑了幾本書, 可結帳的時候, 櫃檯上少了一個人——之前遠遠的看, 看到櫃檯上有三個人, 其中一個應該是作者。 一邊嘀咕一邊問老闆, 能簽名嗎?老闆說沒有問題, 兩本都可以簽。

我想, 難道簽好了下次來取?可老闆直接就問我, 簽名寫誰的名字?我愣了一下, 說不用留名字。 只見老闆打開《雲南瓦當》開始簽字——原來作者就是老闆,

老闆就是作者!

可簽完兩本《雲南瓦當》, 老闆又打開《重返老昆明》開始簽字。 沒等我開口, 他介紹道, 兩本書的作者都是他一個人, 一個用真名、一個用筆名署名。

厲害!真厲害!《重返老昆明》言簡意賅、圖文俱佳, 堪稱這類書中的佼佼者。 《雲南瓦當》選題獨特既是優勢, 但也意味著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是無法下筆的。 而作者居然就是眼前這位略顯瘦弱的老闆, 而他還在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的今天繼續經營!

2002年出版的《重返老昆明》共上下兩冊、34萬字, 老闆現在還是按照原價39.8元打折出售——不少書店賣有點年頭的經典書籍的時候, 常常調高一點價格, 屬於可以接受的情況。 這兩本書的厚度, 隨便一本在今天標價40都略顯親民,

可“老闆作者”沒有這麼幹。 作為一個“順應”網路時代潮流, 一大半閱讀已經電子化的我, 有時也會不安, 覺得對不起真誠的書店老闆和寫書人, 但常常在經濟賬的招牌下又變得理直氣壯。 而殘存的買書經歷中, 又有一大半已經變成書店選書、網上買高折扣書——還是經濟賬的緣故。

面對眼前的“老闆作者”, 讓我既坦然又難以自然。 特別是得知他的身份後, 看到他耐心的、熱情的為我簽字, 不辭辛苦的在每一本書上——連《重返老昆明》都不論上冊、下冊逐一完成後, 對他的好感與自我的“害羞感”更加強烈。

興許是緣分, 今晚落筆之時, 翻開《雲南瓦當》的作者簡介後, 我找到“臺階”下來。 他說自己“深深愛著生我養我的家鄉, 深深敬畏著先人的奉獻和執著”,

一語道破很多“家鄉寶”心中的“執念”。 更絕的是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生與書結緣, 讀書、教書、賣書、寫書”, 這“四書”是我少時的願望。 如今逐漸成為夢想, 越來越不清晰, 越來越難以實現——很多人也是這樣吧。

朋友們, 趕緊過來“圍觀”這位“四書”老闆、作者吧, 品味一下他的情深似海與淡定如雲吧。 到了店裡, 別忘了找找“自處超然, 處人藹然, 有事斬然, 無事澄然,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的條幅看看。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下關風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