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當前製造業的採購商和供應商經常覺得彼此不靠譜?

製造業是我國一大行業, 需求量和生產量都是非常大的, 可是經常聽到採購商和供應商經常相互在抱怨, 採購商覺得供應商價格高, 配合不積極;供應商覺得採購商太強勢, 沒理由亂壓價。 採購商和供應商都覺得難做, 這是為什麼?

採購商和供應商都難做

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許多人的工作方式, 對製造業也是一樣。 一方面採購商找工廠詢價選擇性更大了, 另一方面工廠接到的詢價訂單越來越多了, 但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雙方經常感覺彼此不靠譜。 沒通過網路聯繫之前, 雙方根本不認識, 可能僅僅通過郵件, QQ或電話交流過, 缺乏信任感。 於是問題來了, 採購商為了尋求最好的性價比, 會同時找多個工廠詢價。 其實絕大多數的採購員對採購的產品根本不瞭解, 材料, 工藝, 工序等等知之甚少, 特別是貿易公司的採購, 對產品基本上是一竅不通,

所以採購員才會盡可能的多找幾家工廠詢價, 價格成為繼續談判的唯一條件。 採購商在不懂產品的情況下, 哪怕找再多的工廠報價, 價格高低其實沒有實際意義, 每個工廠的成本大相徑庭。 採購商依據價格判斷與哪個工廠合作, 事實上這個工廠可能並不是最適合做這產品的或者說性價比不是最好的供應商。 這種情況下的簽約, 後期就經常會發生品質問題, 交貨問題等等。

採購商要對採購產品基本瞭解

另一方面工廠每天接到大量的報價訂單, 往往有心無力。 工廠也清楚其實99%的報價都是有始無終的。 這時候工廠報價就會篩選, 首先報價產品的資訊一定要完整, 缺少某項影響到報價的資訊, 工廠是不予理會的。 其次, 工廠一般仔細瞭解產品的其它資訊, 如用途, 需求量, 是直接用戶還是轉單等。 很多外貿單, 工廠一般不重視, 因為外貿單成交的概率很低。 如果是國內實體採購商, 工廠瞭解基本情況後, 會給予報價。 採購商這時候不要急於還價, 別自以為手上有幾份報價就可以壓低工廠價格。

工廠會根據你對產品的瞭解 的程度及採購的意願是否強烈來判斷該訂單成交的可能性, 如果工廠認為採購商是很有誠意的, 指出價格虛高部分是合理的情況下, 會適當調整價格。 另外, 製造業還是傳統行業, 許多工廠更相信面對面的洽談, 對網路中滿天飛的訂單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這也會造成通過網路方式詢價的採購商不會被工廠重視。

靠譜的訂單供應商才會重視

總體來說, 採購商和供應商相互覺得不靠譜, 還是因為缺乏基本的信任。 作為採購商, 拿到訂單應該自行先判斷下單的可能性, 而不是趕緊花大量時間去找工廠詢價, 這樣只會浪費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而供應商當然希望每次詢價都能成交, 只不過太多的無效詢價導致其報價更謹慎。 只有合作過, 彼此相互瞭解, 雙方才會拿出更多的誠意。

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