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月亮已不是那個月亮——蘇軾看到的月亮,有什麼不一樣

夜晚與白晝, 共同構成了詩人的日子, 詩歌的世界。 而在眾星閃耀的夜空, 明月是當然的明星。 在詩人的眼中, 明月高高在上, 總是隨人千里。 月亮的升落圓缺, 與詩人的悲歡離合總能感應。 所以, 李白有家喻戶曉的《靜夜思》, 杜甫也有著名的《月夜》, 人們無論是想念家鄉還是想念親人, 都是對月抒發自己的想念。

蘇軾詞作中的月, 是蘇軾的朋友、老師、知己。 她在東坡寂寞時陪伴著東坡, 在東坡迷惘時啟迪著東坡, 在東坡思鄉時追隨著東坡。 總之, 東坡對於月亮是喜愛的、依賴的, 月亮對於東坡則是獨特的。

在《行香子·述懷》中,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中, 東坡總結了這麼多年的風雨兼程, 寫出了“浮名浮利, 虛苦勞神”的體會, 在美麗的月光下, 他思考著也追問著自己“幾時歸去, 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這種脫離浮名浮利的生活才是他一直想要的。

蘇軾一生正直, 不會隨朝野而動, 但也因此受到了“一生凡九遷”的命運, 在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官場生活中, 他早已經厭倦了, 嚮往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 獲得精神上高度的自由, 在大自然中享受自己追求的真正樂趣。

我們最熟悉的那首《水調歌頭》是蘇軾對人生進行探問的最集中的答案。 先看全詞:

中秋, 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而蘇軾已經六年沒有與弟弟子由見面了, 他們曾經在懷遠驛中有過盟約, 等日後功成名遂, 完成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時, 一定及早退隱, 一起回故鄉, 縱情山水, 共敘手足之情, 閒居之歡。 那以後他們無數次地在相互贈答的詩篇中提起這個舊夢, 念念不忘這個約定。 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 你我又要相隔千里,

不能共同度過這個中秋了。 朗月清輝之下, 詩人舉杯望月, 心中生起無限遐思。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初唐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所發出的癡情追問, 此時又在蘇軾的心中回想。 這一輪皎潔的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懸掛在天際?那晶瑩剔透的月宮仙境今夜是個什麼日子?如此的光明澄澈, 如此的超塵出俗, 詩人不禁心馳神往, 多麼希望能乘風而上, 像羽化的仙人歸附其中。 然而,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那瓊樓玉宇之中, 該是怎樣的寂寞孤寒啊。 仙界固然美好, 人間又何嘗遜色?月光之下迎風起舞, 清影徘徊, 不也像神仙之境一樣飄然自得嗎?

上片從問青天開始, 對天上人間進行對比,

描寫了天上和人間的不同。 詩人對現實的複雜和無情感到迷茫, 希望能有一個美好的桃花源等待他的入內。 可是, 桃花源畢竟只是人們虛構的理想世界, 是不存在的。 如果能進入月宮, 也許月宮也不是盡善盡美的, 同樣只是一種有缺陷的美好, 或許在我們視線的盡頭, 在令人欣羡的瑤池仙境, 同樣有人正懷著無比神往的心情注視著這個在我們看來如此凡庸的人世間呢。 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大悖論, 擁有的永遠不覺得美好, 美好的又似乎總在無法企及的地方。 詩人通過這一番矛盾和思索, 表示仍然要回到現實, 珍惜人生。 下片則抒發了人生的哲理, 與現實生活的酸甜苦辣相對應, 也承認了生活的必然性。 夜已深,
月光悄悄轉移, 照在朱紅的閣樓上, 又射進窗戶, 照著床下不眠的人。 詩人不禁癡問:月亮啊月亮, 你怎麼不會像人類一樣為情所苦, 為什麼偏偏在人們遠別的時候才變圓、挑動離人們的滿腹愁思呢?

其實, 正如歐陽修所說“人生自是有情癡, 此恨不關風與月”。 人生的悲歡離合與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是從古至今都不能改變的。但是蘇軾並沒有一直陷在這種永恆的悲哀中,而是轉換思維,安慰弟弟,深情地說:只要你我同在,縱然千里相隔,也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不是也是值得我們安慰的麼。

這是蘇軾在密州時期所經歷的思想的苦悶與超越的詩意總結,由於仕途上的進退失據、親人的長相別離以及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的永恆悲感等等,使他開始深刻思考,而最終歸於一種更高遠、更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在雋永哲理的關照下,詞人內心的激浪怒濤俱收眼底,空靈迷惘,但境界闊大明朗,具有非同一般的藝術魅力。

胡仔在他的著作《苕溪漁隱叢話》指出:“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套用了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如果把兩個人寫的月亮對比一下,就更能看出蘇軾的詞的特點了。

先看一下李白的全詩:

李白的月亮,關鍵點在於“看”、“望”,他細緻地描繪月亮:“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綠煙滅盡;想像月亮中的故事:白兔搗藥、嫦娥孤棲;最後發出歲月易逝、人生幾何的感慨。月亮在李白的筆下是生動的,這首詠月詩也寫得清澈俊秀、流轉回蕩,是歷代詠月詩中的佳作,可是他的月亮著眼點還是在“看”,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看”明月。

再看李白的另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仍然是“望”明月,在“望”中,他思念起了家鄉。

還有他的《夜泊牛渚懷古》:

清人王士禎評論此詩說:“詩至於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在蒼茫的環境中,李白對秋月仍然是“望”。

杜甫詩中的月亮仍然是“望”的: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在他被囚禁在長安的時候,他望月而懷思,是他自己思念自己的妻兒,卻說是自己的妻子在思念他。月亮,是他們互相思念的見證,也是他寫詩的觸媒。

而蘇軾詞中的月亮,卻不僅僅是“望”了,當然有一部分也是望月懷思的,但那些優秀的詞篇都是在“望”中去體驗月宮中的生活。“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瓊樓玉宇”、這“寒”,是想像自己在月中的日子仍然是寒冷的。又和在人間作了一下對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而且最後是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對應人生的悲歡離合,使詞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

如果再看一下蘇軾的另一首詞《念奴嬌·中秋》,就更能看出這個特點了: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上片寫天國景象,“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下一句不用月亮,而說“桂魄”,增強了作品的神話色彩,極言月光到來之快,富有動感。“玉宇瓊樓,乘鸞來去,說月宮建築華美,仙人很自由。而且表現出在天宮清晰所見,並非恍惚縹緲。

下片寫歸天意願,說自己只要乘風,不用騎鯤鵬就可以到月宮。“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蘇軾最後想像自己飛到月宮中逍遙自娛的情景。在這首詞裡我們也可以清晰看出,蘇軾對於月亮是在望中去體驗月宮中的生活,而不僅僅是觀望了。

而在李白的《月下獨酌》中:

蘇軾的這一句“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正是取自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看一下李白的全詩,則是對月亮和我有著清晰分辨,月亮不懂得我飲酒的原因,影子也是白白地隨著我移動。但詩人並沒有融入月亮中去體會,而只是寫我喝酒的感受,月亮只是一個外物。蘇軾對於月亮的這種體驗,正是他寫月寫得好的原因,也正是他的詞的特別之處。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入獄,在朝野上下的大力營救下始得出獄。這段獄中生活經歷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次年中秋,詞人對月獨酌,回首往事,瞻望前程,百感交集,寫下了《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開篇兩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便以悲切的氣氛籠罩全篇。獄中不堪回首的屈辱生活,種種的努力奮鬥化為烏有的沉痛現實,以及對逝水年華的惋惜與悲歎,都概括在這兩句詞中。三四兩句從眼前之景寫出自己的悲涼。當此中秋之際,西風颯颯,落葉滿地,秋聲充斥著回廊,詞人眉頭緊皺,鬢髮斑白,憂愁滿腹,壯志未酬之感油然而生。下片“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兩句,又回到眼前之景,借景寓意。“月明”象徵人格力量,詞人自從被貶逐以來,親朋好友逐漸疏遠,勢利小人更是避之猶恐不及。蘇軾滿腔悲憤無從發洩,只得傾吐於詞中,因此結語發出了“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的悲憤感慨。中秋之夜,別人都在歡度佳節,闔家團圓,自己卻成了一個“天涯淪落人”,有家難歸,有友難投,充滿了孤獨寂寞和苦痛淒涼。蘇軾以月自比,表達了自己這一時期的痛苦和無奈,月亮使他看到了自己,也思索著自己的人生。

靜觀默照中,蘇軾反思“烏台詩案”這場災禍,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從自身找原因。“尋常人失意無聊中,多以聲色自遣”,以蘇軾對於自我精神境界的崇高期許,顯然不會允許自己墮落到這種粗俗的享樂主義。他瞭解生命,珍惜生命,深知官能刺激給與人的並不是真正的療救,而只能是短暫的麻醉,過後依舊是無邊的空虛。他所尋求的是一種高層次的救贖。

在寫給好友李常的信中,他袒露了自己的心聲:“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兄雖懷坎壈于時,遇事有可尊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身處貶謫放廢之中,慷慨豪壯,一如當年,他隨時準備為國為民奉獻自己。這種崇高、偉大的人生信念,早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絕不是殘酷的政治打擊所能動搖的。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千載之下仍然振聾發聵,激人奮起。

儘管自己給自己鼓氣,在荒涼的黃州讓自己不至於崩潰,可是自己空懷滿腔熱血報國之志,卻被小人打壓陷害。 元豐五年,他又在月下自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圓月變成了缺月,已經是冬天了,在黃州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來儘管有很多道士、僧人、百姓來陪伴我,可是回頭算一下自己這三年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苦悶,看看朝廷仍然無重用我的意思,沒人能理解我的苦悶。夜已經深了,我也只能對著月亮,像那只孤鴻一樣,不肯隨世浮沉的結果必定是“寂寞沙洲冷”。從這首詞裡我們能看到蘇軾的悲涼、痛苦,正是因為這種痛苦之深、之廣,蘇軾才之所以為蘇軾,一個人只有領略了痛苦,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對於痛苦,蘇軾的偉大在於體會之後的超越。

人生的悲歡離合與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是從古至今都不能改變的。但是蘇軾並沒有一直陷在這種永恆的悲哀中,而是轉換思維,安慰弟弟,深情地說:只要你我同在,縱然千里相隔,也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不是也是值得我們安慰的麼。

這是蘇軾在密州時期所經歷的思想的苦悶與超越的詩意總結,由於仕途上的進退失據、親人的長相別離以及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的永恆悲感等等,使他開始深刻思考,而最終歸於一種更高遠、更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在雋永哲理的關照下,詞人內心的激浪怒濤俱收眼底,空靈迷惘,但境界闊大明朗,具有非同一般的藝術魅力。

胡仔在他的著作《苕溪漁隱叢話》指出:“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套用了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如果把兩個人寫的月亮對比一下,就更能看出蘇軾的詞的特點了。

先看一下李白的全詩:

李白的月亮,關鍵點在於“看”、“望”,他細緻地描繪月亮:“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綠煙滅盡;想像月亮中的故事:白兔搗藥、嫦娥孤棲;最後發出歲月易逝、人生幾何的感慨。月亮在李白的筆下是生動的,這首詠月詩也寫得清澈俊秀、流轉回蕩,是歷代詠月詩中的佳作,可是他的月亮著眼點還是在“看”,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看”明月。

再看李白的另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仍然是“望”明月,在“望”中,他思念起了家鄉。

還有他的《夜泊牛渚懷古》:

清人王士禎評論此詩說:“詩至於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在蒼茫的環境中,李白對秋月仍然是“望”。

杜甫詩中的月亮仍然是“望”的: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在他被囚禁在長安的時候,他望月而懷思,是他自己思念自己的妻兒,卻說是自己的妻子在思念他。月亮,是他們互相思念的見證,也是他寫詩的觸媒。

而蘇軾詞中的月亮,卻不僅僅是“望”了,當然有一部分也是望月懷思的,但那些優秀的詞篇都是在“望”中去體驗月宮中的生活。“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瓊樓玉宇”、這“寒”,是想像自己在月中的日子仍然是寒冷的。又和在人間作了一下對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而且最後是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對應人生的悲歡離合,使詞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

如果再看一下蘇軾的另一首詞《念奴嬌·中秋》,就更能看出這個特點了: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上片寫天國景象,“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下一句不用月亮,而說“桂魄”,增強了作品的神話色彩,極言月光到來之快,富有動感。“玉宇瓊樓,乘鸞來去,說月宮建築華美,仙人很自由。而且表現出在天宮清晰所見,並非恍惚縹緲。

下片寫歸天意願,說自己只要乘風,不用騎鯤鵬就可以到月宮。“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蘇軾最後想像自己飛到月宮中逍遙自娛的情景。在這首詞裡我們也可以清晰看出,蘇軾對於月亮是在望中去體驗月宮中的生活,而不僅僅是觀望了。

而在李白的《月下獨酌》中:

蘇軾的這一句“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正是取自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看一下李白的全詩,則是對月亮和我有著清晰分辨,月亮不懂得我飲酒的原因,影子也是白白地隨著我移動。但詩人並沒有融入月亮中去體會,而只是寫我喝酒的感受,月亮只是一個外物。蘇軾對於月亮的這種體驗,正是他寫月寫得好的原因,也正是他的詞的特別之處。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入獄,在朝野上下的大力營救下始得出獄。這段獄中生活經歷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次年中秋,詞人對月獨酌,回首往事,瞻望前程,百感交集,寫下了《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開篇兩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便以悲切的氣氛籠罩全篇。獄中不堪回首的屈辱生活,種種的努力奮鬥化為烏有的沉痛現實,以及對逝水年華的惋惜與悲歎,都概括在這兩句詞中。三四兩句從眼前之景寫出自己的悲涼。當此中秋之際,西風颯颯,落葉滿地,秋聲充斥著回廊,詞人眉頭緊皺,鬢髮斑白,憂愁滿腹,壯志未酬之感油然而生。下片“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兩句,又回到眼前之景,借景寓意。“月明”象徵人格力量,詞人自從被貶逐以來,親朋好友逐漸疏遠,勢利小人更是避之猶恐不及。蘇軾滿腔悲憤無從發洩,只得傾吐於詞中,因此結語發出了“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的悲憤感慨。中秋之夜,別人都在歡度佳節,闔家團圓,自己卻成了一個“天涯淪落人”,有家難歸,有友難投,充滿了孤獨寂寞和苦痛淒涼。蘇軾以月自比,表達了自己這一時期的痛苦和無奈,月亮使他看到了自己,也思索著自己的人生。

靜觀默照中,蘇軾反思“烏台詩案”這場災禍,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從自身找原因。“尋常人失意無聊中,多以聲色自遣”,以蘇軾對於自我精神境界的崇高期許,顯然不會允許自己墮落到這種粗俗的享樂主義。他瞭解生命,珍惜生命,深知官能刺激給與人的並不是真正的療救,而只能是短暫的麻醉,過後依舊是無邊的空虛。他所尋求的是一種高層次的救贖。

在寫給好友李常的信中,他袒露了自己的心聲:“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兄雖懷坎壈于時,遇事有可尊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身處貶謫放廢之中,慷慨豪壯,一如當年,他隨時準備為國為民奉獻自己。這種崇高、偉大的人生信念,早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絕不是殘酷的政治打擊所能動搖的。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千載之下仍然振聾發聵,激人奮起。

儘管自己給自己鼓氣,在荒涼的黃州讓自己不至於崩潰,可是自己空懷滿腔熱血報國之志,卻被小人打壓陷害。 元豐五年,他又在月下自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圓月變成了缺月,已經是冬天了,在黃州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來儘管有很多道士、僧人、百姓來陪伴我,可是回頭算一下自己這三年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苦悶,看看朝廷仍然無重用我的意思,沒人能理解我的苦悶。夜已經深了,我也只能對著月亮,像那只孤鴻一樣,不肯隨世浮沉的結果必定是“寂寞沙洲冷”。從這首詞裡我們能看到蘇軾的悲涼、痛苦,正是因為這種痛苦之深、之廣,蘇軾才之所以為蘇軾,一個人只有領略了痛苦,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對於痛苦,蘇軾的偉大在於體會之後的超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