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廣州國資PK均瑤集團!萬科之後最強的股權之爭就要上演

舉牌方來勢洶洶, 操盤手正是前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顧頡, 曾經分管研究所和資管公司, 這是他於2015年9月辭職之後在資本市場首次公開亮相, 可謂驚豔開場。 他毫不掩飾對愛建集團控股權的欲望, 並宣稱將改組這家老牌公司。 為爭奪愛建集團的控制權, 均瑤集團與舉牌方華豚、廣州基金一方你來我往, 對這家老牌金融集團的頭把交椅互不相讓。

均瑤集團公告了增持計畫後,

沉寂近一月的舉牌方也拿出了自己反擊術, 將原本的爬行增持強勢變更為要約收購。 在5月10日的公告中, 華豚企業作為舉牌方一致行動人的母公司, 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基金”)擬要約收購愛建集團30%的股份, 相關方案日前已獲廣州市國資委批復。 按照廣州基金的計畫, 若收購完成, 舉牌方對愛建集團的持股將達到35%。

上海華豚強勢舉牌

愛建集團, 1979年9月創建的大陸首家民營企業, 作為上海老牌金融企業, 隸屬于上海國資委, 包袱重重, 卻因為手握信託等多張金融牌照而頗具價值, 引來各方資本向來“巧取豪奪”控制權。 更令愛建集團現有股東們不安的是, 顧頡此次舉牌的主體上海華豚企業管理公司很不簡單,

其註冊資本高達27億元, 顧頡個人持股達到三成!背後更有大金主廣州國資委。 這麼一個橫空出世的公司忽然要來上海國資的地盤搞事情, 更給這次公司控股權的爭奪增添了複雜的色彩。

早前, 4月中旬, 上海華豚及其一致行動人廣州基金國際合計持有愛建集團7185.7萬股, 占比總股本5%, 並強調將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定轉讓等形式繼續增持不低於2.1%, 這樣其持股比例就將達到7.1%, 並超越此前持股7.08%的均瑤集團, 以實控人身份改組董事會、主導上市公司, 來一場“狸貓換太子”。

但是, 愛建集團的定增方案已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第一大股東愛建特種基金會也已公開申明支持均瑤集團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地位。

定增計畫中, 愛建集團向均瑤集團、王均金、王均豪非公開發行非公開發行1.85億股, 募資17億元。 定增完成後, 均瑤集團對愛建集團的持股將上升至17.67%。 若與愛建基金會形成一致行動人, 雙方對公司的控制權可達28.57%。 更重要的是, 4月17晚間, 愛建集團公告均瑤集團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低於3%股份”的計畫。 也就是說, 均瑤集團對愛建集團的持股可超過30%紅線, 達到31.57%。

舉牌方華豚企業及其一直行動人廣州國際才乖乖作罷“暫時”放棄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本以為上市公司必是其囊中之物的均瑤集團, 以為事情已經解決了。 其實, 事情才剛開始…

野蠻人再襲A股市場

5月9日晚間, 愛建集團披露了華豚企業針對上交所的問詢函的回復,

其中透露了廣州市國資委已同意華豚企業的一致行動人廣州基金國際的母公司廣州基金要約收購愛建集團30%股份的方案。 若廣州基金要約收購成功, 將成為愛建集團的控股股東, 並從上海國資委手上取得了實際控制權。

對於要約收購愛建集團, 廣州基金所需付出的籌碼不菲。 僅以愛建集團目前215億元的市值計算, 若完成30%股份的要約收購, 所需資金至少64.5億元。 愛建集團則回復稱:公司將按照規定進行後續公告, 一切也以公告為准, 公司不便多做評價。

如果要突破30%的持股, 那就要全面要約收購, 或者向證監會提出申請豁免要約收購, 繼續增持, 都需要走程式。 如果雙方均大概率觸及30%紅線的情況下, 有券商人士認為, 愛建的股權之爭或升級觸發——競爭要約。

演變成罕見的競爭要約?

難道真的要演變成競爭要約?對於突發於公司身上的股權之爭,愛建集團也表示十分“意外”。其實早在之前,愛建基金會便與均瑤集團結為盟友,後者借定增之舉,原本距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只有“半步之遙”,可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就愛建手上握有的牌照而言,確實是不錯的標的,作為老牌金融集團,愛建的信託牌照更加具有吸引力。但是競爭要約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上策,需要爭取更多股東手裡的籌碼,就看誰出價高。但是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A股歷史上罕有兩家公司競爭要約的事件出現,距離上一次A股或上演競爭要約的情況,已經過去了近3年。2014年10月,豫商集團和銀星集團持有東方銀星股份都達到29.99%,即將觸及30%的要約紅線,可是在最後一刻,兩大股東卻偃旗息鼓,沒有了下文。這一次,感覺廣州國資委勢在必得,均瑤集團也毫不示弱,一場“世紀之爭”即將拉開序幕!

愛建的股權之爭或升級觸發——競爭要約。

演變成罕見的競爭要約?

難道真的要演變成競爭要約?對於突發於公司身上的股權之爭,愛建集團也表示十分“意外”。其實早在之前,愛建基金會便與均瑤集團結為盟友,後者借定增之舉,原本距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只有“半步之遙”,可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就愛建手上握有的牌照而言,確實是不錯的標的,作為老牌金融集團,愛建的信託牌照更加具有吸引力。但是競爭要約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上策,需要爭取更多股東手裡的籌碼,就看誰出價高。但是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A股歷史上罕有兩家公司競爭要約的事件出現,距離上一次A股或上演競爭要約的情況,已經過去了近3年。2014年10月,豫商集團和銀星集團持有東方銀星股份都達到29.99%,即將觸及30%的要約紅線,可是在最後一刻,兩大股東卻偃旗息鼓,沒有了下文。這一次,感覺廣州國資委勢在必得,均瑤集團也毫不示弱,一場“世紀之爭”即將拉開序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