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盛瑞傳動董事長劉祥伍:探索總結創新模式比產品成功更重要

包敘定部長、李慶文院長與劉祥伍親切交談

開獎嘉賓:原國家機械部部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董事長、重慶市市長包敘定

頒獎嘉賓:中國十佳變速器評選顧問、中國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

在2017中國十佳變速器評選頒獎典禮現場, 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祥伍從李慶文社長和包敘定部長的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獎盃。 評委會將這個獎項頒給盛瑞, 不僅在於8AT產品本身得到認可, 更重要的是, 肯定了8AT專案從無技術、無人才、無產品的狀況起步, 歷經十年摸索, 創造的獨特的自主創新模式。 劉總認為, 除了實現技術突破, 能與行業同仁一起總結、分享這其中的經驗, 才是盛瑞對行業真正的貢獻。 在現場700餘人及直播平臺數萬名網友的見證下,

劉總跟我們分享了盛瑞8AT成功的創新模式。

“一個創新項目的開始, 往往源自企業生存的壓力、發展的動力。 十年前, 盛瑞僅是一家柴油發動機零部件供應商, 急於尋找轉型路徑, 從何處入手、向何處轉型是壓在全體員工心頭的一座大山。

此時, 恰逢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坦伯格教授來中國演講, 他提出的8AT概念和理論讓徐向陽教授和我眼前一亮。 僅僅經過幾個小時的諮詢、商討, 我們便與坦伯格教授簽訂了初步的合作協定。 這對2006年的盛瑞來說, 是相當冒險的重大決策。 我們當時對於自動變速器的理解仍處在初級階段, 無技術、人才、產品, 當時很多自主企業這剛開始引進成熟的4AT、5AT, 我們要上馬8AT項目, 風險不小。 但我認為, 既然要做, 就要搶佔行業制高點, 掌握核心競爭力, 否則只能跟在別人後面跑。 向8AT技術轉型, 關係到企業股東乃至整個企業的命運, 但這個風險值得冒!

在行業中, 資源始終存在, 誰能整合好資源, 誰就能後來居上。 而對於處於“三無”狀況的盛瑞,

也只有以創新的方式整合資源求發展這條路可走。 本著“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 2007年5月, 盛瑞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簽署合作協定, 正式邁上轉型升級和8AT項目研發的歷程。 與坦伯格教授聯合完成圖紙設計, 與英國裡卡多公司達成合作, 盛瑞參與了8AT專案的整個開發過程。 德國的概念設計、英國的工程技術、中國的研發團隊, 這些資源只有整合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盛瑞作為整合者也是它們的載體, 讓這種創新性的資源整合模式落地生根, 將一個概念變成了產品, 建立起了一條完整的研發體系和產業化體系。

8AT起初只是坦伯格教授的一個概念, 要將它變成樣機, 再到產業化成為量產商品, 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盛瑞將資源‘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以兩大國家級研發平臺為核心,先後建立了德國、英國、北京、青島幾個分中心,形成了‘三國五地’的全球研發佈局,搭建起從概念設計到模擬分析、硬體設計、軟體發展及匹配標定,再到產業化的完整創新鏈條,具備了國際前沿自動變速器技術的持續創新能力,極大整合了國際、國內的資源。

作為汽車核心部件自主創新企業,能夠獲得上下游的支援,理順上下游資源,尤為重要。

可以說,只有有了整車企業的支持合作,才有自主創新生根發芽的機會。在此,我要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江鈴陸風。2009年,江鈴控股轉型為聚焦SUV,前置前驅自動變速器是最適合江鈴SUV的傳動系統,而盛瑞8AT的結構容易在整車上佈置。打破國外變速器對我國的技術封鎖,中國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發展、自主品牌整車技術進步做貢獻的共同願望,讓江鈴與盛瑞走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盛瑞與江鈴陸風汽車簽訂了搭載盛瑞8AT的戰略合作協定,江鈴陸風為盛瑞8AT樣機進行整車匹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雙方的合作極其深入,江鈴直接派駐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入駐盛瑞研發生產一線,並向盛瑞提供整車匹配標定以及一系列相關試驗開發過程中的核心資料。在雙方合作的7年中,解決了換擋頓挫、離合器滑摩、低溫啟動等諸多技術難題。雙方不斷驗證、完善、提高,8AT在一款款陸風車型上的匹配水準也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正是雙方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合作,盛瑞8AT專案才有了從樣機到產業化的穩步發展,雙方今後將達成更深入的合作。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高標準打造供應鏈體系,才能使樣機成為批量生產的可靠產品。當年,批量生產也是8AT項目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拿變速器殼體來說,在英國研發中心測試中未出現任何問題,但回到國內找到供應商時,卻因加工品質導致殼體氣密性出現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數不勝數。盛瑞深知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仍不算掌握8AT項目的核心技術,8AT仍是紙上談兵。為了確保批量生產的產品品質、可靠性和一致性,盛瑞高標準打造供應鏈體系,逐步解決了批量生產遇到的問題。

人才是所有事業成功的根本。盛瑞8AT項目取得如今的成績,要特別感謝研發團隊的貢獻,盛瑞在人才使用上,也做到了充分的信任與放權。項目開始時,只有8個人的技術團隊,幾乎從零開始,現在已經有150多人。盛瑞在8AT項目的10億元投入中,有幾個億是花在了人才培養上。我們充分信任這些年輕的研發人員,放手他們探索、試錯,並給予充分的授權。為留住核心人才,公司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並把股份拿出來獎勵給他們。我們鍛煉、凝聚、培養了一批高水準的研發隊伍,這些人才既能解決當前的研發難題,還具有全新產品開發能力、集機電液控的創新能力,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還要感謝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在專案進行中強有力的肯定和支持,沒有他們也不可能有盛瑞8AT專案的發展與成功。濰坊市的自主創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市里一直把自主創新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高新技術產業趕超戰略,先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1月,盛瑞8AT研發及產業化專案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中國汽車工業誕生60多年、國家科技進步獎28年來,汽車零部件企業首次獲獎。這是國家相關部門對於盛瑞8AT專案的肯定與支持,對於盛瑞在自動變速器領域創新的肯定。

包括社會資本、行業組織、媒體在內的各界社會力量的支持,也在在盛瑞8AT的創新模式中發揮了必要作用。社會資本提供了資金支援,行業組織提供了大量的行業資源和引導,媒體為自主零部件企業發展提供了信心和正能量。在此,一併感謝!

成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摸索出成功的路徑;一個企業成功與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總結分享經驗教訓,以期讓民族產業整體進步。盛瑞一直在探索專案發展的創新模式,並在持續進步,現在我們已與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達成了合作協定。2016年,盛瑞8AT銷售了6.5萬台,2017年計畫銷售13~15萬台,到2020年將實現銷售100萬台的目標。作為零部件企業在高端核心技術上自主創新的先行者,我們很榮幸能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創新貢獻力量,也同樣希望這些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有記者問劉祥伍“現在自主品牌變速器和國外變速器相比差距有多少”的時候,他這樣回答:“技術和空間什麼都不差,就差在時間!技術,我有好的團隊;空間,我有很大的市場。就是時間,因為我們永遠在路上。國外變速器發展時間有100年,而中國變速器的發展只有十年。但我相信有空間、有技術,時間上的差距會很快縮短。我相信五年之後我們會跟他們在一個平臺上。”

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盛瑞將資源‘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以兩大國家級研發平臺為核心,先後建立了德國、英國、北京、青島幾個分中心,形成了‘三國五地’的全球研發佈局,搭建起從概念設計到模擬分析、硬體設計、軟體發展及匹配標定,再到產業化的完整創新鏈條,具備了國際前沿自動變速器技術的持續創新能力,極大整合了國際、國內的資源。

作為汽車核心部件自主創新企業,能夠獲得上下游的支援,理順上下游資源,尤為重要。

可以說,只有有了整車企業的支持合作,才有自主創新生根發芽的機會。在此,我要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江鈴陸風。2009年,江鈴控股轉型為聚焦SUV,前置前驅自動變速器是最適合江鈴SUV的傳動系統,而盛瑞8AT的結構容易在整車上佈置。打破國外變速器對我國的技術封鎖,中國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發展、自主品牌整車技術進步做貢獻的共同願望,讓江鈴與盛瑞走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盛瑞與江鈴陸風汽車簽訂了搭載盛瑞8AT的戰略合作協定,江鈴陸風為盛瑞8AT樣機進行整車匹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雙方的合作極其深入,江鈴直接派駐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入駐盛瑞研發生產一線,並向盛瑞提供整車匹配標定以及一系列相關試驗開發過程中的核心資料。在雙方合作的7年中,解決了換擋頓挫、離合器滑摩、低溫啟動等諸多技術難題。雙方不斷驗證、完善、提高,8AT在一款款陸風車型上的匹配水準也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正是雙方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合作,盛瑞8AT專案才有了從樣機到產業化的穩步發展,雙方今後將達成更深入的合作。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高標準打造供應鏈體系,才能使樣機成為批量生產的可靠產品。當年,批量生產也是8AT項目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拿變速器殼體來說,在英國研發中心測試中未出現任何問題,但回到國內找到供應商時,卻因加工品質導致殼體氣密性出現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數不勝數。盛瑞深知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仍不算掌握8AT項目的核心技術,8AT仍是紙上談兵。為了確保批量生產的產品品質、可靠性和一致性,盛瑞高標準打造供應鏈體系,逐步解決了批量生產遇到的問題。

人才是所有事業成功的根本。盛瑞8AT項目取得如今的成績,要特別感謝研發團隊的貢獻,盛瑞在人才使用上,也做到了充分的信任與放權。項目開始時,只有8個人的技術團隊,幾乎從零開始,現在已經有150多人。盛瑞在8AT項目的10億元投入中,有幾個億是花在了人才培養上。我們充分信任這些年輕的研發人員,放手他們探索、試錯,並給予充分的授權。為留住核心人才,公司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並把股份拿出來獎勵給他們。我們鍛煉、凝聚、培養了一批高水準的研發隊伍,這些人才既能解決當前的研發難題,還具有全新產品開發能力、集機電液控的創新能力,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還要感謝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在專案進行中強有力的肯定和支持,沒有他們也不可能有盛瑞8AT專案的發展與成功。濰坊市的自主創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市里一直把自主創新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高新技術產業趕超戰略,先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1月,盛瑞8AT研發及產業化專案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中國汽車工業誕生60多年、國家科技進步獎28年來,汽車零部件企業首次獲獎。這是國家相關部門對於盛瑞8AT專案的肯定與支持,對於盛瑞在自動變速器領域創新的肯定。

包括社會資本、行業組織、媒體在內的各界社會力量的支持,也在在盛瑞8AT的創新模式中發揮了必要作用。社會資本提供了資金支援,行業組織提供了大量的行業資源和引導,媒體為自主零部件企業發展提供了信心和正能量。在此,一併感謝!

成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摸索出成功的路徑;一個企業成功與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總結分享經驗教訓,以期讓民族產業整體進步。盛瑞一直在探索專案發展的創新模式,並在持續進步,現在我們已與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達成了合作協定。2016年,盛瑞8AT銷售了6.5萬台,2017年計畫銷售13~15萬台,到2020年將實現銷售100萬台的目標。作為零部件企業在高端核心技術上自主創新的先行者,我們很榮幸能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創新貢獻力量,也同樣希望這些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有記者問劉祥伍“現在自主品牌變速器和國外變速器相比差距有多少”的時候,他這樣回答:“技術和空間什麼都不差,就差在時間!技術,我有好的團隊;空間,我有很大的市場。就是時間,因為我們永遠在路上。國外變速器發展時間有100年,而中國變速器的發展只有十年。但我相信有空間、有技術,時間上的差距會很快縮短。我相信五年之後我們會跟他們在一個平臺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