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物篇 · 張維禮:固原馬鈴薯澱粉業發展的親歷者、推動者

從家庭小作坊到旋流式自動化生產, 從一天生產幾百斤到每小時生產幾千斤, 近20年來, 寧夏固原市的馬鈴薯澱粉產業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一日千里。 現在, 當地馬鈴薯澱粉生產的工藝技術和產品品質幾乎可媲美國際同行。 由家庭作坊式加工向現代化生產邁進的過程中, 有一個人是親歷者, 也是產業發展的推動者, 他就是固原利華澱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維禮先生。

寧夏固原地區氣候冷涼, 雨熱同期, 無霜期長, 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種植。 多年來, 固原每年種植馬鈴薯200多萬畝。 馬鈴薯的大面積種植催生了澱粉生產和粉條加工業, 上世紀90年代, 固原擁有粉條加工作坊300多家。 1994年, 張維禮中學畢業後也加入了粉條生產大軍。 “當時的工藝非常落後, 用粉草機破碎土豆, 用手撥籮進行漿渣分離, 再用大木梢進行沉澱, 用瓦缸漂洗, 手工漏粉。 一家人一天也就生產三四百斤粉條。

”對當時的生產場景, 張維禮至今記憶猶新。

有產業專家曾說, 我國的馬鈴薯澱粉加工業用短短的20年, 走過了歐美上百年的加工史。 誠然如此, 澱粉加工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張維禮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1999年, 張維禮和親戚合辦了固原首家帶乾燥的土澱粉廠, 將澱粉生產帶入了工廠化生產的軌道;2001年, 他在清水河工業園區創建了固原市原州區利華澱粉廠, 每天可生產澱粉5-8噸, 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2005年, 張維禮又在原州區中河鄉新建了固原利華澱粉有限公司, 安裝了日產50噸較成熟的旋流器澱粉生產線。

安裝旋流器生產線利華澱粉公司並不是最早的, 但在技術的成熟應用上利華是公認的執牛耳者。 因此, 對生產技術的革新和改進, 張維禮這樣說:“什麼是專利技術?經過多次失敗和實踐檢驗得出的成果就是專利技術”。

得薯源者得天下。 張維禮深知, 馬鈴薯澱粉加工企業和薯農之間是親密的魚水關係, 只有薯農增產增收, 馬鈴薯澱粉加工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2011年, 固原馬鈴薯大豐收, 但市場銷售價格疲軟, 一度出現薯賤傷農的現象。 在解決這一問題上, 張維禮積極回應固原市政府號召, 不壓低價格, 不傷害薯農, 以保護價收購馬鈴薯, 並與農戶簽訂了保護價收購合同。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一份擔當一份情懷。 在固原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路上, 張維禮先後被原州區委、政府評為“工業強區先進個人”, 被自治區評為“感動寧夏十大創業青年”;利華澱粉公司先後榮獲寧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寧夏中小企業50強、自治區品質百強企業、寧夏最具影響力行業品牌企業等榮譽;生產的“紅星張”澱粉品牌先後被評為自治區名牌產品、寧夏工業名優產品、自治區著名商標等。

企業自身的突破和創新往往不自覺的推動著整個行業革命性的發展。在固原馬鈴薯澱粉界,張維禮素來就是敢為天下先的弄潮兒。2012年,張維禮推倒、鏟平了原來的廠區,購置了當時全國最先進的年產2萬噸馬鈴薯精澱粉自動化全旋流生產線。其先進的生產水準,過硬的產品品質,成為了寧夏自治區首屈一指的馬鈴薯澱粉龍頭企業,使產業發展邁向了新臺階。

馬鈴薯澱粉發展的路上,張維禮的腳步從未停歇,他不僅關心產品品質,也非常關心和關注綠色生產、環保生產。馬鈴薯澱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工藝汁水和薯渣,用好了就是資源,不科學處理就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對經濟產業的發展,國家宣導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戰略之路。張維禮思索,對工藝汁水和薯渣進行綜合治理,做到零排放是馬鈴薯澱粉企業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出路。為此,他從國內到國外進行了全面考察、學習、瞭解了馬鈴薯澱粉廢棄物的治理工藝和技術。2015年初,經試驗成功後,張維禮投資開始建設“馬鈴薯全進全出零排放回收利用項目”,該項目屬於國內馬鈴薯澱粉行業汙水處理的先行者。目前,蛋白提取生產線已建成投入使用,後期的廠房、鍋爐等配套設施已到位,投用後有效降低了澱粉工藝水的COD含量。張維禮介紹,全部專案建成後,馬鈴薯澱粉生產中的工藝水將被生產為植物成品蛋白、飼料、液態肥和迴圈用水,這對嚴重缺水的西海固地區的馬鈴薯澱粉產業發展是革命性的貢獻。同時,張維禮坦言,該項目的投入所需資金可以重建一家現代化的大型澱粉企業。但為了產業的長足發展,再大的投入也值。

張維禮常說:“是馬鈴薯產業養育了我,我也要給這個產業回報愛和希望。”質樸、堅毅,不畏艱辛、敢闖敢幹,他特有的品質在創業中彰顯無遺,從一個小作坊到一家現代化的澱粉生產企業,不管期間有多坎坷,但他從未放棄做強做大馬鈴薯產業的夢想。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又在推動時代發展。透過張維禮的創業歷程,利華澱粉公司的成長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了固原地區馬鈴薯澱粉產業的發展歷史,更看到了我國馬鈴薯澱粉產業的發展希望。

文/張 煜

作者簡介:張煜,資深媒體人,自媒體大咖,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薯界風雲人物》等作品。

企業自身的突破和創新往往不自覺的推動著整個行業革命性的發展。在固原馬鈴薯澱粉界,張維禮素來就是敢為天下先的弄潮兒。2012年,張維禮推倒、鏟平了原來的廠區,購置了當時全國最先進的年產2萬噸馬鈴薯精澱粉自動化全旋流生產線。其先進的生產水準,過硬的產品品質,成為了寧夏自治區首屈一指的馬鈴薯澱粉龍頭企業,使產業發展邁向了新臺階。

馬鈴薯澱粉發展的路上,張維禮的腳步從未停歇,他不僅關心產品品質,也非常關心和關注綠色生產、環保生產。馬鈴薯澱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工藝汁水和薯渣,用好了就是資源,不科學處理就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對經濟產業的發展,國家宣導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戰略之路。張維禮思索,對工藝汁水和薯渣進行綜合治理,做到零排放是馬鈴薯澱粉企業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出路。為此,他從國內到國外進行了全面考察、學習、瞭解了馬鈴薯澱粉廢棄物的治理工藝和技術。2015年初,經試驗成功後,張維禮投資開始建設“馬鈴薯全進全出零排放回收利用項目”,該項目屬於國內馬鈴薯澱粉行業汙水處理的先行者。目前,蛋白提取生產線已建成投入使用,後期的廠房、鍋爐等配套設施已到位,投用後有效降低了澱粉工藝水的COD含量。張維禮介紹,全部專案建成後,馬鈴薯澱粉生產中的工藝水將被生產為植物成品蛋白、飼料、液態肥和迴圈用水,這對嚴重缺水的西海固地區的馬鈴薯澱粉產業發展是革命性的貢獻。同時,張維禮坦言,該項目的投入所需資金可以重建一家現代化的大型澱粉企業。但為了產業的長足發展,再大的投入也值。

張維禮常說:“是馬鈴薯產業養育了我,我也要給這個產業回報愛和希望。”質樸、堅毅,不畏艱辛、敢闖敢幹,他特有的品質在創業中彰顯無遺,從一個小作坊到一家現代化的澱粉生產企業,不管期間有多坎坷,但他從未放棄做強做大馬鈴薯產業的夢想。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又在推動時代發展。透過張維禮的創業歷程,利華澱粉公司的成長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了固原地區馬鈴薯澱粉產業的發展歷史,更看到了我國馬鈴薯澱粉產業的發展希望。

文/張 煜

作者簡介:張煜,資深媒體人,自媒體大咖,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薯界風雲人物》等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