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眾汽車要在電動汽車領域碾壓特斯拉,法寶就是中國市場?

老虎不發威, Hello Kitty們才能暫時領先, 是這個道理麼?

文 ▍砂糖兔

成功碾壓特斯拉, 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一哥, 在大眾汽車眼中這可能就算是個“小目標”。

上周的大眾品牌年度發佈會上, CEO赫伯特·迪斯表示, 到2025年公司一定可以實現電動汽車年銷量100萬輛的目標, 而且I.D.電動汽車家族的產品不但可以做到特斯拉能做的一切, 某些方面還會比它更強, 所以超越特斯拉絕對不是夢。

是誰給了大眾汽車如此自信?當然是中國。

迪斯認為, 因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他們在中國又有這麼牛的合資夥伴, 所以很快就能實現電動汽車的規模效應, 價格也就能迅速下探, 秒殺特斯拉。

特斯拉的目標是2020年前達到100萬輛銷量, 而法寶就是即將推出市場的3.5萬美元左右的Model 3。 迪斯認為, 特斯拉的最初定位就是高價格豪華車, 但是現在改走平價路線了, 不過大眾汽車這方面有優勢啊, 我們一出手, 立馬讓他們亂了陣腳。

大眾汽車要靠售價不到3萬歐元或美元的電動車型進入這個市場, 同時也會推出更高端的車型, 各個細分市場都有佈局, 目標就是沖著一哥地位去的。

大眾將在MEB平臺上推出三款電動車型, 2020年上市, 分別是一款高爾夫尺寸的轎車、一款跨界SUV和一款大型SUV, 這也是I.D.家族的首批車型。

為了保持較低的價位, 大眾也不會像寶馬那樣使用碳纖維車身。 研發負責人Frank Welsch認為, 在電動汽車上, 碳纖維帶來的性能效果不像燃油車那樣明顯, 所以沒必要多增加這部分成本。

除了規模效應、成本更低, 大眾的信心還來源於背後強大的德國汽車工業背景。 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馬斯克和自己的一個高管吵翻了, 這個人是德國工程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創始人, 這家企業原來是特斯拉供應商, 去年被特斯拉1.5億美元收購了, 變成了特斯拉高級自動化德國公司總部。

倆人為啥鬧翻, 因為Grohmann的客戶名單上還有寶馬、大眾和戴姆勒, 而馬斯克讓它專心為Model 3上市做準備, 不再服務這些德國客戶。 馬斯克曾經表態Model 3生產線可以媲美“全球最好的大規模量產車生產線”, 就是因為背後有Grohmann這樣的成熟企業。

其實除了Grohmann,特斯拉供應商的名單上還有很多德國企業的身影,轉向柱和減震器是蒂森克虜伯的,轉向系統是博世的,晶片和感測器是英飛淩的,音響系統是S1nn的,座椅是Recaro的,塑膠和塗漆技術是巴斯夫的,高壓接線是科絡普的,裝配用的機器人是庫卡的,電池生產用的是Manz的機器人……

所以迪斯所謂的“特斯拉能做的,我們都可以做而且還能超越它”並不是逞強的說法,畢竟德國汽車工業的強盛擺在那裡,即便車企之間是競爭關係,可是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代表著德國工業,所以這就像一種彼此依存的生態系統。

當德國老牌車企說,我們要碾壓特斯拉的時候,他們絕對是心中有數的。他們知道,特斯拉賴以生存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是如何運轉的,是誰在為特斯拉生產零部件,而且他們與這些零部件企業的關係甚至更深,畢竟比起來特斯拉不是什麼“大客戶”。

德國巨頭們不是不會發力,也不是不懂發力,而是還沒到他們出手的時候。其實類似的情形也在中國市場出現,為什麼合資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沒有自主品牌積極?是他們不重視嗎?還是他們沒能力?當然不是,用上汽榮威設計總監邵景峰的話說,他們是想把肉養肥了再吃!自主品牌把市場和用戶培育起來了,外資品牌再一哄而上。

大眾汽車也是在等這樣一個機會,等到特斯拉們把用戶習慣培養起來了,這個市場份額不再只是區區1%了,他們就可以發起進攻了。

如果特斯拉成功擴大了產能,那麼在競賽中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能不能繼續領先依然不好說。畢竟當這些大型貓科動物動起來之後,跑得再快、再機靈、再靈活的豹子,也是豹子而已。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生態依然和諧,大家共生共存,不過指望稱王就算了。

其實除了Grohmann,特斯拉供應商的名單上還有很多德國企業的身影,轉向柱和減震器是蒂森克虜伯的,轉向系統是博世的,晶片和感測器是英飛淩的,音響系統是S1nn的,座椅是Recaro的,塑膠和塗漆技術是巴斯夫的,高壓接線是科絡普的,裝配用的機器人是庫卡的,電池生產用的是Manz的機器人……

所以迪斯所謂的“特斯拉能做的,我們都可以做而且還能超越它”並不是逞強的說法,畢竟德國汽車工業的強盛擺在那裡,即便車企之間是競爭關係,可是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代表著德國工業,所以這就像一種彼此依存的生態系統。

當德國老牌車企說,我們要碾壓特斯拉的時候,他們絕對是心中有數的。他們知道,特斯拉賴以生存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是如何運轉的,是誰在為特斯拉生產零部件,而且他們與這些零部件企業的關係甚至更深,畢竟比起來特斯拉不是什麼“大客戶”。

德國巨頭們不是不會發力,也不是不懂發力,而是還沒到他們出手的時候。其實類似的情形也在中國市場出現,為什麼合資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沒有自主品牌積極?是他們不重視嗎?還是他們沒能力?當然不是,用上汽榮威設計總監邵景峰的話說,他們是想把肉養肥了再吃!自主品牌把市場和用戶培育起來了,外資品牌再一哄而上。

大眾汽車也是在等這樣一個機會,等到特斯拉們把用戶習慣培養起來了,這個市場份額不再只是區區1%了,他們就可以發起進攻了。

如果特斯拉成功擴大了產能,那麼在競賽中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能不能繼續領先依然不好說。畢竟當這些大型貓科動物動起來之後,跑得再快、再機靈、再靈活的豹子,也是豹子而已。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生態依然和諧,大家共生共存,不過指望稱王就算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