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月入10萬,難嗎?

月入10萬, 難嗎?

文:馬金同, 著名商業評論人, 伊視可驗光車創始人

以下音訊為作者親聲朗讀全文。 如您不方便閱讀文字, 可點擊收聽。

某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個短小精悍的問題:月入10萬, 難嗎?關注者達到118548人, 被流覽次數達到11567103次。 這個數字相當於每121個中國人中, 就有1個人流覽過這個問題。 其中也包括我。

轉念一想:關注和流覽這個問題的大多數人一定都和我一樣, 月入不到10萬。 因為只有在沒達到這個數位目標前才會夢想或企圖找到一些方法、捷徑來達到這個目標。

是的!雖然我創業做伊視可“驗光車上門配眼鏡”7年, 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30多個城市, 每年公司的營收也算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是我並沒有“月入10萬”。 甚至月收入還不如我們公司在全國各地的“城市合夥人”們。

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吹牛或以為我害怕稅務局找我麻煩, 相信大多數如我般創業的人,

也都心照不宣的正經歷著和我同樣的經歷。

所以, 如果真的要問我:月入10萬, 難嗎?在目前這個階段, 我的回答一定是“難”!但是, 如果放在我創業前, 我一定會回答“不難”。 或者把我放在我們伊視可驗光車各地城市合夥人的位置來回答, 同樣是“不難”!

為什麼會不難呢?因為那是事實!而且發生過或正在發生!好了, 我們步入正題, 你一定很想知道為什麼“不難”?實現月入10萬的方法到底是什麼?

月入10萬, 難嗎?

首先來說我創業前吧, 也就是我打工那會兒!

沒創業前當然是打工, 並不是自己做小買賣來掙錢。 而你認為能月入10萬的, 肯定我擁有碩士、博士學位, 有高大上的學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可能是80後受到“戶口制度”傷害最大的人之一。

父親從部隊復員後, 離開老家, 到南方某小城打工。 媽媽、姐姐和我一起像拖油瓶似的跟著。 也就意味著背井離鄉的我們在這個南方小城屬於“外地人”, 因為沒有本地戶口。 那時候我5歲。 雖然平時調皮搗蛋, 但是成績還算不錯的我, 念到了初二就被學校通知要回戶口所在地中考。

父母再三糾結和商量後, 為了一勞永逸, 早日跳出“農門”, 不再忍受戶口的傷害, 於是安排我和姐姐一樣, 回戶口所在地考取了一所中專。

大家終於可以長籲一口氣了, 我的學歷沒有你們大多數人高, 我就是一個小中專, 相當於高中畢業。 雖然後來也通過自己的努力, 自學考試得了廣告學的大專文憑, 也曾自己花錢在北京最最著名的高校上了一陣子不被國家承認的“人脈社交”式的“假MBA”, 但終究都是不夠“硬”和不被承認的東西。 所以, 我一直都毫不避諱自己的中專學歷, 畢竟那是國家真正承認的一頁紙。

這個橋段不能展開太多, 否則本文篇幅一定超標。 我們直接說怎麼月入10萬吧。

中專畢業後,

憑著自己在學校廣播台做過播音員、主持人的經歷, 就在外面瞎混, 做點路演主持、電臺播音之類的活兒。 因為從小喜歡寫作文, 所以編輯、記者之類的工作去做過。 再後來進了廣告公司, 靠寫文案、策劃行銷方案, 忽悠了許多大公司的大老闆。 偶爾我也會冒充大尾巴狼, 給企業上上課什麼的 。

別急!這樣的日子一直讓我混到25歲, 但是並沒有“月入10萬”, 有時甚至還會有食不果腹的日子。 不過, 這些日子讓我認識了很多人, 漲了很多見識, 自己的“忽悠本領”也漸強起來!

經歷了當時看來的“大起大伏”後, 我終於來到上海。 憑著之前見過的那些世面以及學來的吹牛B本事, 終於在一家不問學歷的“偽外企”落了戶(老闆是福建籍的新加坡人, 說中國話,而且普通話不比我這位前播音員差)。嗯,我當上了部門只有我一個人的“中國區市場總監”,一個月薪水是4000大洋!

不幸的是,入職沒多久,正在我鋪墊好所有準備工作,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公司實際控制人,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由於身體狀況,準備收山了。於是我失業了。

好在這家公司的品牌在我的忽悠下,在央視短暫的打了一陣廣告,也算是“知名品牌” 了。於是,我這邊剛失業,那邊就有獵頭來找我喝咖啡。終於在輾轉、潦倒了一段時間後,我出乎意料的進入了另一家正兒八經的全球知名外企,並意外的當上了中國區COO的職位。底薪被我的獵頭顧問抬高到原來的6倍。與此同時,因為這個職位是要抗整個公司在中國區的業績,每月只要完成或超額完成銷售業績,就會有高於底薪5倍以上的各種提成、獎金......而這對於一個“沒文化,人膽大”的我來說,在公司成熟、穩健的平臺上,只要稍微動動小腦筋,超額完成任務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迄今想起,這家公司在中國存活了14年,單日、單月、單季的最高業績的記錄保持者竟然就是我這個小中專生。說到這裡,你也應該算出了一筆賬,當時我的月收入早已不止10萬。

那麼通過上文,我們不難總結出月入10萬的一些必要條件:

第一,沒文化是優勢。因為沒文化你才膽夠大,才敢闖!

第二,《史記》有載: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乘著年輕,多拼體力,多接觸些行業、職業、人,積累經驗,漲見識,見世面。為後面的人生做鋪墊,打基礎。

第三,尋找時機,進入“知名企業”,比如當下的BAT。只要夠拼,哪怕最後自己沒有變成純金,也有機會變成鍍金。如此一來,接下來的機遇口徑就會變大。

做到這些,或許你還不能月入10萬,但是也一定離之不遠了!

月入10萬,難嗎?

再說說另一個月入10萬的方法:選擇一個賺錢的平臺,成為合夥人!

說之前我要聲明一下,這裡並不是在為我的伊視可驗光車打廣告,只是拿伊視可驗光車這個我親手締造而且最熟悉的平臺來舉例子而已。與此類比的平臺還有很多,比如Uber、滴滴、餓了麼、美團、摩拜單車、OfO等等。伊視可驗光車這麼一個小平臺,與那些大平臺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但是就連這麼一個小平臺都能讓你輕鬆月入10萬,更何況其它大平臺呢?只是有個前提,入夥兒須乘早,晚了通道就會關閉,你連湯都喝不到,別說月入10萬了!就好比現在全國有很多人想成為伊視可驗光車的城市合夥人,只是苦於多數通道已經被關閉,只能排隊等候新的通道開啟!

那麼類似伊視可驗光車這樣的城市合夥人是如何月入10萬的呢?

目前來說,我們各地城市合夥人有一部分都是之前開眼鏡店的。他們深刻的知道自己此前眼鏡店每天的顧客少之又少,除了週末,其餘時候業績掛蛋是常有的事情。而作為典型的互聯網+的伊視可驗光車,每天沒有一台車是閑著的,非但不閑著,每日從早八點到深夜幾乎都是不停的在接單,全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營!

就沖著不用自己找顧客、等顧客這一點,驗光車上門配眼鏡的效率就遠遠高於大多數的實體眼鏡門店。有訂單的情況下,只要認真服務顧客,自然不愁業績。

我們再說驗光車的成本。我們做過一項非常仔細的調查。在目前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開家普通的眼鏡店,成本也要三四十萬,如果要在省會城市或北上廣深這種特級城市。沒有百八十萬根本下不來。這還不包含房租、物業、人工等運營成本哦!

而驗光車呢?伊視可獨家設計、開發並申請發改委審批、工信部備案的專業特種車的底盤車成本不超過10萬。全套視光設備、車輛保險等費用全部加起來也就幾萬塊錢,從置備成本上就已經完勝多數的傳統門店了。而運營成本更是低廉,因為每天每輛車跑多少單,每單多少公里,油耗多少都是死數字,開過車的人都能算的出來。

從深圳某剛剛上市的眼鏡連鎖店的財報,大家對眼鏡的成本、利潤已經完全知曉了。賬呢我就不給大家仔細算了,以免有自吹自擂之嫌。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保證的,和大多數新興的互聯網平臺一樣,只要你足夠努力,月入10萬真的只是起步而已,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除了以上兩類方法以外還有其它月入10萬的方法嗎?當然有!但是礙於篇幅關係,今天的節目就只能到這裡了。我是伊視可驗光車的創始人,馬金同。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說中國話,而且普通話不比我這位前播音員差)。嗯,我當上了部門只有我一個人的“中國區市場總監”,一個月薪水是4000大洋!

不幸的是,入職沒多久,正在我鋪墊好所有準備工作,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公司實際控制人,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由於身體狀況,準備收山了。於是我失業了。

好在這家公司的品牌在我的忽悠下,在央視短暫的打了一陣廣告,也算是“知名品牌” 了。於是,我這邊剛失業,那邊就有獵頭來找我喝咖啡。終於在輾轉、潦倒了一段時間後,我出乎意料的進入了另一家正兒八經的全球知名外企,並意外的當上了中國區COO的職位。底薪被我的獵頭顧問抬高到原來的6倍。與此同時,因為這個職位是要抗整個公司在中國區的業績,每月只要完成或超額完成銷售業績,就會有高於底薪5倍以上的各種提成、獎金......而這對於一個“沒文化,人膽大”的我來說,在公司成熟、穩健的平臺上,只要稍微動動小腦筋,超額完成任務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迄今想起,這家公司在中國存活了14年,單日、單月、單季的最高業績的記錄保持者竟然就是我這個小中專生。說到這裡,你也應該算出了一筆賬,當時我的月收入早已不止10萬。

那麼通過上文,我們不難總結出月入10萬的一些必要條件:

第一,沒文化是優勢。因為沒文化你才膽夠大,才敢闖!

第二,《史記》有載: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乘著年輕,多拼體力,多接觸些行業、職業、人,積累經驗,漲見識,見世面。為後面的人生做鋪墊,打基礎。

第三,尋找時機,進入“知名企業”,比如當下的BAT。只要夠拼,哪怕最後自己沒有變成純金,也有機會變成鍍金。如此一來,接下來的機遇口徑就會變大。

做到這些,或許你還不能月入10萬,但是也一定離之不遠了!

月入10萬,難嗎?

再說說另一個月入10萬的方法:選擇一個賺錢的平臺,成為合夥人!

說之前我要聲明一下,這裡並不是在為我的伊視可驗光車打廣告,只是拿伊視可驗光車這個我親手締造而且最熟悉的平臺來舉例子而已。與此類比的平臺還有很多,比如Uber、滴滴、餓了麼、美團、摩拜單車、OfO等等。伊視可驗光車這麼一個小平臺,與那些大平臺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但是就連這麼一個小平臺都能讓你輕鬆月入10萬,更何況其它大平臺呢?只是有個前提,入夥兒須乘早,晚了通道就會關閉,你連湯都喝不到,別說月入10萬了!就好比現在全國有很多人想成為伊視可驗光車的城市合夥人,只是苦於多數通道已經被關閉,只能排隊等候新的通道開啟!

那麼類似伊視可驗光車這樣的城市合夥人是如何月入10萬的呢?

目前來說,我們各地城市合夥人有一部分都是之前開眼鏡店的。他們深刻的知道自己此前眼鏡店每天的顧客少之又少,除了週末,其餘時候業績掛蛋是常有的事情。而作為典型的互聯網+的伊視可驗光車,每天沒有一台車是閑著的,非但不閑著,每日從早八點到深夜幾乎都是不停的在接單,全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營!

就沖著不用自己找顧客、等顧客這一點,驗光車上門配眼鏡的效率就遠遠高於大多數的實體眼鏡門店。有訂單的情況下,只要認真服務顧客,自然不愁業績。

我們再說驗光車的成本。我們做過一項非常仔細的調查。在目前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開家普通的眼鏡店,成本也要三四十萬,如果要在省會城市或北上廣深這種特級城市。沒有百八十萬根本下不來。這還不包含房租、物業、人工等運營成本哦!

而驗光車呢?伊視可獨家設計、開發並申請發改委審批、工信部備案的專業特種車的底盤車成本不超過10萬。全套視光設備、車輛保險等費用全部加起來也就幾萬塊錢,從置備成本上就已經完勝多數的傳統門店了。而運營成本更是低廉,因為每天每輛車跑多少單,每單多少公里,油耗多少都是死數字,開過車的人都能算的出來。

從深圳某剛剛上市的眼鏡連鎖店的財報,大家對眼鏡的成本、利潤已經完全知曉了。賬呢我就不給大家仔細算了,以免有自吹自擂之嫌。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保證的,和大多數新興的互聯網平臺一樣,只要你足夠努力,月入10萬真的只是起步而已,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除了以上兩類方法以外還有其它月入10萬的方法嗎?當然有!但是礙於篇幅關係,今天的節目就只能到這裡了。我是伊視可驗光車的創始人,馬金同。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