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濤丨在男人面前很軟,在男人背後很硬

在男人面前, 你永遠是一個小女人。 但在男人背後, 你得是個大女人, 撐起一片天。 男人回家需要的, 正是這片你撐起的天。

劉濤生於1978年7月12日, 中國大陸女演員,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15歲時加入南京軍區文工團, 隨後移居廣州, 在廣州對外經貿大學學習法律, 2000年她出演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臺灣海峽》等劇。 2002年, 劉濤從海選中脫穎而出, 出演瓊瑤劇《還珠格格3—天上人間》, 隨後出演張紀中版《天龍八部》而走紅;2008年, 劉濤和王珂結婚, 並育有一子一女。 2013年12月31日, 劉濤獲得國劇盛典2013觀眾最喜愛女主角獎。 2014年出演《琅琊榜》霓凰郡主一角,

同年4月, 參加湖南衛視的節目《花兒與少年》。 2014年10月12日, 劉濤憑藉《老有所依》“江木蘭”一角在第27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獎上獲封雙料視後。 12月27日, 斬獲“中國電視好演員獎”。 飾演弓箭手職業。 劉濤確認參加央視猴年春晚, 與林心如、梁詠琪將表演春晚非物質生態文化遺產節目《山水中國美》。 2016年4月, 主演的電視劇《歡樂頌》播出。 同年6月, 憑電視劇《羋月傳》獲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

2016年, 一部《歡樂頌》讓劉濤再度火了起來。 電視劇中, 劉濤扮演一個海歸金融博士安迪, 知性美麗, 做事雷厲風行, 感情上一張白紙, 害怕與人親密。

年紀輕輕, 已是商界精英、投資公司的高管, 管理公司一圈人, 丁點數據出錯都會被她發覺。

生活中, 追求她的魏巍都被她嚴格的時間管理折服, 每早定點跑步、吃早餐, 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情、分秒不誤、情人不能干擾。 工作和生活, 一切都在她的管理之中, 理性、完美得令人難以相信。

看完《歡樂頌》, 很多人直呼想快點看到第二部, 更多人被安迪近乎完美的形象征服。 而劉濤曾說, 演安迪很有難度, 因為自己不像安迪, 對數字和經濟沒那麼敏感, 並沒有親密恐懼症。 但在我看來, 劉濤比安迪更加迷人, 她不僅在情緒管理上勝於安迪, 管理、生活、工作上很出色。

《歡樂頌》劇照

娛樂圈女星嫁入豪門, 不是稀奇事, 卻是大家的茶餘飯後獵奇的談資。

2008年初, 劉濤與僅僅相識20天的王珂結婚, 宣佈退出娛樂圈, 安心相夫教子。

婚禮花了400萬, 豪華車隊列隊酒店門口, 媒體大肆宣揚, 一時間熱搜都是劉濤夫婦。

大家都很好奇劉濤為何突然嫁入豪門。 有次《非常靜距離》採訪劉濤, 劉濤談起跟老公王珂初相識:“我出了一個電梯, 偶遇了他, 我沒看見他, 他看見了我, 就去看我的資料和節目, 半年後偶遇了,

他追我, 後來就在一起了。 ”

說到為什麼閃婚, 她說“遇到一個很欣賞、很愛自己的人很不容易, 他讓我好像回到高中、大學時代, 有少女的悸動, 看到他就緊張, 他跟我說話也不敢正眼看我, 很美好, 不想錯過。 ”

說時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但劉濤依舊眉飛色揚:“那時我告訴好朋友我要結婚, 她說你跟誰結婚?我說是一個很好的人, 很愛我的人。 她又說他是做什麼的?他父母是做什麼的?我說我不知道, 要不我幫你問問。 ”

其實劉濤很純粹, 她並不期待王珂是白馬王子, 也沒想嫁入豪門, 只是憑著女人的直覺迅猛抓住電光石火的感情。

劉濤與王珂

可是, 劉濤也沒有想到婚後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2008年6月, 劉濤與王珂的女兒出生。 那時候, 金融危機也席捲全球。 2008、2009年, 王珂的生意一敗塗地, 縱然原來是“京城四少”之一, 也是無濟於事。

更讓劉濤奔潰的是, 老公的舊病偏頭痛常常發作, 每天都靠吞藥維生。 王珂精神崩潰到極致, 每天吃了藥就睡, 醒來吃了藥, 又睡。

王珂不讓劉濤知道他遇到了多大的困難, 也常常會以“難道我在外面跟人解釋了一遍,回來又得給你們解釋?”來搪塞劉濤和家人的關心。

而劉濤每早醒來看到的必須是一封離婚協議書。他不能給劉濤幸福,並不想拖累她。

在這樣的情境下,劉濤沒有離開,沒有倒下,她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要做一名賢妻,底線是什麼?不是挺老公,哄婆婆,鬥小三,而是保住妻子這職稱。男人沒了,便做不成妻子,再賢也頂多是賢女,良母。”

在那段最艱難的時光裡,劉濤每天帶不足一歲的女兒,要保證自己身心健康,供養肚子裡的寶寶,還要關心身邊半死不活的老公還有沒有呼吸,該怎麼幫助他戒掉一堆安眠藥和鎮定藥的藥癮。

困難當前,她不僅有肩膀,還有一如既往的露齒笑。

王珂後來說:“劉濤身上有所有理想伴侶的元素,很堅強、很樂觀。她有一種笑,讓你覺得沒有什麼更重要的事。”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劉濤與王珂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劉濤生兒子時,是去美國剖腹產,在計畫之內。結果,淩晨小公子來報到。產床隔壁,老爹王珂卻倒下了。剛手術完的劉濤嚇壞了,但她馬上安排月嫂去照顧老公。

就在那個緊張慌亂的時刻,遠在異鄉的劉濤並沒有告訴婆婆,也沒有跟爸媽傾訴,而是立刻打電話請王珂的秘書幫忙翻譯他常年服用的藥物,跟醫生溝通王珂的病情,以便馬上治療。

剖腹產第二天,劉濤剛能下床,就借輪椅請護士推她到王珂病房,要看看老公究竟如何才放心。好在王珂只是因為突然中斷服藥產生了戒斷反應,並無大礙。

劉濤曾經說:“在男人面前,你永遠是一個小女人。但在男人背後,你得是個大女人,撐起一片天。男人回家需要的,正是這片你撐起的天。”

那段日子,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再陪王珂散步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慢慢陪他戒藥、恢復身心健康,不求助任何親友。家裡那片天就是她撐起來的。女人的韌性與毅力有多強,一個家幸福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後來,恢復健康的王珂無不感慨:“有你,我才得以重複返人間。”

劉濤婚前曾出演《白娘傳》的白娘子,後來王珂借此劇對她抒情告白:“有時候我覺得我才是白蛇附體,而你才是那個許仙……花期過後你搖身一變從許仙變成小青,愛人變戰友,沒有怨言沒有害怕,反而身體力行的告訴我,什麼叫生活,什麼叫愛,什麼叫智慧和勇氣,我們並肩鬥法海,破寶塔,你無畏的從我口中一點點的吸出本來可以奪取我性命的雄黃酒,扶著我一步步走出了幽暗深谷,讓我再次看到了日出。”

最好的愛,應該是風雨同舟、福禍與共,還有你的付出,我全記在心底。

劉濤的女兒與兒子

2010年,劉濤為了家庭複出拍戲,曾一度非常焦慮,請以前的經紀人幫她拍戲,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工作排得越滿越好。

結果,她經紀人很心疼她,問她:家裡是不是很困難?需要拍多久的戲才可以度過危機?

劉濤其實並不知道,因為她家王先生並不想她來分擔這一些。但根據她自己的猜測,也許需要個十年二十年。

她經紀人開導她:“我和我家先生在北京買了房子,要供二十年。你就當自己供樓好了。”

這宛若甘霖,一下子平復了劉濤焦灼的內心。她後來在採訪中對李靜說:不著急,只要家保住了,十年二十年,辛苦一點沒關心。

不著急,這是劉濤管理生活和工作的秘訣。拍戲很重要,顧家更重要。

近幾年,劉濤拍戲很多,《琅琊榜》、《羋月傳》、《歡樂頌》,幾乎一拍就火。很多劇本找上劉濤,很多人好奇劉濤選擇的標準,她說除了看內容,更重要的是看拍攝地點。如果在北京就會優先考慮。

因為這樣,早上可以送完孩子上學再去拍戲,晚上不管多晚收工一想到能回家就很安心。

劉濤在《琅琊榜》中飾演雲南王郡主

有次採訪,主持人問劉濤:“孩子跟你親,還是跟姐夫親。”

她笑著說:“那還是跟我親。”滿足的甜蜜狀。但轉而又說:“我是慈母,但也是比較理性的媽媽。”她說的理性,正是不過度寵溺,從小引導孩子做計畫、學會管理生活。

劉濤15歲到18歲時曾是文藝兵,青春期的軍事化訓練給她的人生留下深刻烙印,時時做計畫,是她做人做事的法寶。

她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每天哪個時間要幹什麼,早上畫畫,下午先看書,可以玩一會兒,接著做運動,等等。

她的女兒在這樣的薰陶下,長成了非常勤奮又多才多藝的小才女。據說,女兒一大早起來,就會主動掃地、擦玻璃、擦桌子、擺鞋子,自覺到驚人。學習上也勤奮,小小年紀,書法作品已經寫得了得,又愛看書、畫畫,全面發展。

而兒子也在這樣的教育下,變成一個勤快的小紳士。劉濤談到,有一次提前去幼稚園接兒子,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到所有小朋友自顧自地玩耍,只有兒子默默地把大家剛剛坐過的椅子,一個一個疊好放在一旁。

自己的事情先做好,自覺把集體的事情做好。他的勤快和心裡有別人,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給的。

劉濤平時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這樣的教育和管理下,兩個孩子對劉濤又愛又敬。有個節目採訪問劉濤家兩個孩子,採訪時姐弟倆正安靜地畫畫,十分乖巧。工作人員問:最好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姐弟倆不約而同地說:“劉濤”。姐姐說:“她漂亮”。弟弟補充道:“聰明”。弟弟說:“她演媽祖。”姐姐嘚瑟地說:“她還有魔法。”說完兩個人樂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天真自豪的樣子。

2014年,劉濤拿了湖南衛視的金鷹獎,身著一身灰色長裙,舉著獎盃,感慨萬分。那場面,被女兒看在眼睛,隨後便穿起媽媽的裙子,操起獎盃,來個個對比秀。那眼神、姿勢,是對劉濤的無限崇拜。

管好自己,平衡生活和工作。把這種管理思維和能力傳遞給孩子,將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從前常聽人說,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的福氣。聽時懵懂,現在想來,這話用來形容劉濤,恰如其分。

如今的劉濤,年近四十,比少女時代更加拼命拍戲。她和秦海璐一起創辦北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當老闆,也當演員;參加《花兒與少年》,體驗真人秀的感覺;參加《跨界歌手》,開發自己的唱歌特長;玩賽車,成為國內第一位女冠軍,玩拳擊、愛運動;跟宋丹丹學小品,成為嫡傳弟子……

很忙碌,卻比從前更加活力飽滿、從容知足。這是一種後方安穩、為愛打拼的幸福感。

現在很多女人會感慨自己的黃金期太短,要拼事業就顧不了家,難以兩全。但像劉濤,她的黃金時期在哪裡呢?比起上一刻,這一刻更是。可正當這一刻,我感覺她下一刻會更飽滿、更有魅力。

劉濤說,她是一個很知足的小女人,並沒有大野心。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別人的妻子、別人的母親。但她卻努力迎接命運給她的禮物和磨難,遇山開路、逢水搭橋。

管好自己的情緒,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把這種管理生活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生活和工作兩手抓,靠的不是空談焦慮,而是計畫和執行。

沒有人無緣無故一路開掛,而是把自己管好,時機成熟,掌聲自來。

也常常會以“難道我在外面跟人解釋了一遍,回來又得給你們解釋?”來搪塞劉濤和家人的關心。

而劉濤每早醒來看到的必須是一封離婚協議書。他不能給劉濤幸福,並不想拖累她。

在這樣的情境下,劉濤沒有離開,沒有倒下,她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要做一名賢妻,底線是什麼?不是挺老公,哄婆婆,鬥小三,而是保住妻子這職稱。男人沒了,便做不成妻子,再賢也頂多是賢女,良母。”

在那段最艱難的時光裡,劉濤每天帶不足一歲的女兒,要保證自己身心健康,供養肚子裡的寶寶,還要關心身邊半死不活的老公還有沒有呼吸,該怎麼幫助他戒掉一堆安眠藥和鎮定藥的藥癮。

困難當前,她不僅有肩膀,還有一如既往的露齒笑。

王珂後來說:“劉濤身上有所有理想伴侶的元素,很堅強、很樂觀。她有一種笑,讓你覺得沒有什麼更重要的事。”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劉濤與王珂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劉濤生兒子時,是去美國剖腹產,在計畫之內。結果,淩晨小公子來報到。產床隔壁,老爹王珂卻倒下了。剛手術完的劉濤嚇壞了,但她馬上安排月嫂去照顧老公。

就在那個緊張慌亂的時刻,遠在異鄉的劉濤並沒有告訴婆婆,也沒有跟爸媽傾訴,而是立刻打電話請王珂的秘書幫忙翻譯他常年服用的藥物,跟醫生溝通王珂的病情,以便馬上治療。

剖腹產第二天,劉濤剛能下床,就借輪椅請護士推她到王珂病房,要看看老公究竟如何才放心。好在王珂只是因為突然中斷服藥產生了戒斷反應,並無大礙。

劉濤曾經說:“在男人面前,你永遠是一個小女人。但在男人背後,你得是個大女人,撐起一片天。男人回家需要的,正是這片你撐起的天。”

那段日子,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再陪王珂散步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慢慢陪他戒藥、恢復身心健康,不求助任何親友。家裡那片天就是她撐起來的。女人的韌性與毅力有多強,一個家幸福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後來,恢復健康的王珂無不感慨:“有你,我才得以重複返人間。”

劉濤婚前曾出演《白娘傳》的白娘子,後來王珂借此劇對她抒情告白:“有時候我覺得我才是白蛇附體,而你才是那個許仙……花期過後你搖身一變從許仙變成小青,愛人變戰友,沒有怨言沒有害怕,反而身體力行的告訴我,什麼叫生活,什麼叫愛,什麼叫智慧和勇氣,我們並肩鬥法海,破寶塔,你無畏的從我口中一點點的吸出本來可以奪取我性命的雄黃酒,扶著我一步步走出了幽暗深谷,讓我再次看到了日出。”

最好的愛,應該是風雨同舟、福禍與共,還有你的付出,我全記在心底。

劉濤的女兒與兒子

2010年,劉濤為了家庭複出拍戲,曾一度非常焦慮,請以前的經紀人幫她拍戲,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工作排得越滿越好。

結果,她經紀人很心疼她,問她:家裡是不是很困難?需要拍多久的戲才可以度過危機?

劉濤其實並不知道,因為她家王先生並不想她來分擔這一些。但根據她自己的猜測,也許需要個十年二十年。

她經紀人開導她:“我和我家先生在北京買了房子,要供二十年。你就當自己供樓好了。”

這宛若甘霖,一下子平復了劉濤焦灼的內心。她後來在採訪中對李靜說:不著急,只要家保住了,十年二十年,辛苦一點沒關心。

不著急,這是劉濤管理生活和工作的秘訣。拍戲很重要,顧家更重要。

近幾年,劉濤拍戲很多,《琅琊榜》、《羋月傳》、《歡樂頌》,幾乎一拍就火。很多劇本找上劉濤,很多人好奇劉濤選擇的標準,她說除了看內容,更重要的是看拍攝地點。如果在北京就會優先考慮。

因為這樣,早上可以送完孩子上學再去拍戲,晚上不管多晚收工一想到能回家就很安心。

劉濤在《琅琊榜》中飾演雲南王郡主

有次採訪,主持人問劉濤:“孩子跟你親,還是跟姐夫親。”

她笑著說:“那還是跟我親。”滿足的甜蜜狀。但轉而又說:“我是慈母,但也是比較理性的媽媽。”她說的理性,正是不過度寵溺,從小引導孩子做計畫、學會管理生活。

劉濤15歲到18歲時曾是文藝兵,青春期的軍事化訓練給她的人生留下深刻烙印,時時做計畫,是她做人做事的法寶。

她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每天哪個時間要幹什麼,早上畫畫,下午先看書,可以玩一會兒,接著做運動,等等。

她的女兒在這樣的薰陶下,長成了非常勤奮又多才多藝的小才女。據說,女兒一大早起來,就會主動掃地、擦玻璃、擦桌子、擺鞋子,自覺到驚人。學習上也勤奮,小小年紀,書法作品已經寫得了得,又愛看書、畫畫,全面發展。

而兒子也在這樣的教育下,變成一個勤快的小紳士。劉濤談到,有一次提前去幼稚園接兒子,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到所有小朋友自顧自地玩耍,只有兒子默默地把大家剛剛坐過的椅子,一個一個疊好放在一旁。

自己的事情先做好,自覺把集體的事情做好。他的勤快和心裡有別人,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給的。

劉濤平時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這樣的教育和管理下,兩個孩子對劉濤又愛又敬。有個節目採訪問劉濤家兩個孩子,採訪時姐弟倆正安靜地畫畫,十分乖巧。工作人員問:最好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姐弟倆不約而同地說:“劉濤”。姐姐說:“她漂亮”。弟弟補充道:“聰明”。弟弟說:“她演媽祖。”姐姐嘚瑟地說:“她還有魔法。”說完兩個人樂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天真自豪的樣子。

2014年,劉濤拿了湖南衛視的金鷹獎,身著一身灰色長裙,舉著獎盃,感慨萬分。那場面,被女兒看在眼睛,隨後便穿起媽媽的裙子,操起獎盃,來個個對比秀。那眼神、姿勢,是對劉濤的無限崇拜。

管好自己,平衡生活和工作。把這種管理思維和能力傳遞給孩子,將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從前常聽人說,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的福氣。聽時懵懂,現在想來,這話用來形容劉濤,恰如其分。

如今的劉濤,年近四十,比少女時代更加拼命拍戲。她和秦海璐一起創辦北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當老闆,也當演員;參加《花兒與少年》,體驗真人秀的感覺;參加《跨界歌手》,開發自己的唱歌特長;玩賽車,成為國內第一位女冠軍,玩拳擊、愛運動;跟宋丹丹學小品,成為嫡傳弟子……

很忙碌,卻比從前更加活力飽滿、從容知足。這是一種後方安穩、為愛打拼的幸福感。

現在很多女人會感慨自己的黃金期太短,要拼事業就顧不了家,難以兩全。但像劉濤,她的黃金時期在哪裡呢?比起上一刻,這一刻更是。可正當這一刻,我感覺她下一刻會更飽滿、更有魅力。

劉濤說,她是一個很知足的小女人,並沒有大野心。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別人的妻子、別人的母親。但她卻努力迎接命運給她的禮物和磨難,遇山開路、逢水搭橋。

管好自己的情緒,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把這種管理生活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生活和工作兩手抓,靠的不是空談焦慮,而是計畫和執行。

沒有人無緣無故一路開掛,而是把自己管好,時機成熟,掌聲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