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企業組織發展週期與結構,在戰略上保持企業的統一

企業組織經過多次的變革和調整, 會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日益發展而規模日趨增大, 應付競爭的能力也會日益增強, 從而不斷得到發展。 一般而言, 如果企業面對內外環境的挑戰, 總是有足夠的自我更新能力去生存、去發展, 那麼組織結構就會趨於龐大, 複雜, 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並表現為若干的階段性, 如下圖所示:

第一階段是以企業的創業者個人管理為特徵, 烙上了其個人性格的特性, 往往具有一種專斷性。 組織結構往往是非正式的, 其重點是為了去生產產品、去開拓市場。 隨著企業的發展,

企業的所有者會發現它的管理職責會變得越來越不堪重負, 這就會導致一種危機。 因為企業所有者不可能勝任日益複雜的、繁重的經營責任, 由此而需要一些各方面的專家來參與企業管理。

企業組織發展的第二階段則是以管理的集權、統一指導為特徵的, 經營的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然而當組織變得越來越龐大、複雜時, 較低層的管理人員就會發現:他們缺乏權力來貫徹他們自己的經營思想。 他們認為在企業的經營方面, 他們可能比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懂得更多, 所以他們會要求有更多的決策的權力。 以實現其價值。 由此高層管理人員就要面對一個適當分權的問題, 以求發揮中下層管理人員的創造性。

企業組織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以分權體制的成功運用為特徵的。 經營管理的重要責任被授予哪些以地域、產品來劃分的事業部的首長, 由此也就意味著企業開始進入多樣化或者跨地區發展的新階段。 於是對於這樣一個新的組織結構形式,

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會逐步感到, 隨著經營的日益複雜、分散、他們對企業的整個經營會越來越缺乏控制, 他們試圖在戰略上保持企業的統一, 並且有權調配企業的重要資源。

企業組織發展到第四階段是以採用戰略事業單位為特徵的組織結構。 戰略事業單位能夠保證某一個領域的經理能夠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它能夠與組織的其他系統在計畫, 資金, 技術, 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保持有效的協調關係, 否則他就不能有效的去控制、運行他自己的事業。 這種組織結構形式不會導致員工數量的大幅度增加, 但是卻能夠帶來企業效益與效率的提高。 戰略事業單位使企業的組織結構既能夠保持分散決策的優勢,

又能夠在一個很高的層次上進行集中控制。

第五階段是以參與式的矩陣管理為特徵的組織結構形式。 隨著技術革新迅速發展, 民主管理的要求日益增長, 內外環境的變化, 使企業必須不斷的增強其適應這種迅速變化的能力, 以求取生存。 企業的組織變得越來越需要具有適應性, 而且富有彈性, 必須更多的建設一些解決問題的技術和手段, 也就是說必須擁有可供不同領域的經營人員和專家匯合在一起來共同解決關係到企業生存與發展問題的途徑。

企業組織的發展還可以變得更加複雜, 他可以是上述各階段的混合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 企業組織的發展階段往往難以確定, 其發展的各階段也並不是按部就班的,

其秩序可以是變化的;在某個時期企業的組織結構可能會同時具有幾個階段的組織特徵。 相反,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其組織體制會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 則組織也會變得日益衰落, 那也就意味著企業將走向衰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